单以云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扉、引领学生心志不断走向成熟的情感过程。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问题;措施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本文就谈谈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变的几点措施。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偏离
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通过对学生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社会发展常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及法律观念。笔者认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运用“全面地看问题”,从而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树立更崇高的社会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是以考试为指导的,最终的目标是高分数,因此,出现了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三部曲:课堂讲题,考前背书,中考拿分。教学目标的偏离使得教师不能解答学生疑惑。不能引领学生的思想,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入社会无生存之本,无竞争之力,成为社会的负担。
2.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
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学习指导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可是,传统的政治教学往往采用单向填鸭式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记忆课本知识和观点,并以此作为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标准。这种忽略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政治学习本身成为一件极为枯燥的事情,阻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得政治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阻碍课堂内容的流畅传授。
3. 学习内容远离生活
初中政治作为一门关于政治思维的启蒙课程,其设定的学科意义在于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需要政治老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利用最平常的情境将学生思维的枷锁打开,让他们在生活中培养对政治学习的兴趣。然而,事与愿违,现实中少数老师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抽象的语言和文字进行大概的讲解,造成学生对于政治的理解更加模糊不清。因为政治语言本身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的思维逐步变得抽象,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效率几点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传统的初中政治教育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期以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效率,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上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初中政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趣味性,意识到学习初中政治的实用性,初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学习到知识。
(二)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身体验
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就失去了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让这门课程显得死板。如果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自身体验,则会让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自身的经验以及实践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来扩展自身的知识技能,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发展和形成好的道德品质。
(三)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了教学的首位,以往的运用也会由活动来取代,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将政治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实施,从而加深学生自身的理解,然后在出现新情况或者新问题的时候可以熟练的进行运用,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教学环境,这种教学情境不是随意来创设的,而是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精心去设计,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情景教学的设计是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学生在其中起到了主体的地位,由学生自己在情景教学环境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将知识进行重组,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主要是指一个人掌握事物的心理倾向,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在后续的活动中对于该事物表现出肯定态度。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值得初中政治教师们去思考,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1)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政治重要性相关的教育,逐渐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们能够从主观上自觉的重视政治的学习;(2)初中政治教师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从而达到趣中受益、趣中求知的目标。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也可以运用各种最新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