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义美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郑军里中国人物画大写意风格的形成研究
陶义美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画坛曾出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水墨画派、画家,郑军里就是在20世纪85艺术思潮后,一直活跃在中国画坛之上为数不多、屈指可数、有较大影响的当代水墨写意人物画家之一。郑军里的作品是以学院派扎实、严谨而闻名画坛的,他不平凡的艺术经历及创作历程,形成了他独特的国画艺术风格。
人物画;大写意;绘画题材;风格
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军里先生,198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取得了瞩目的艺术成就。他反映广西少数民族生活作品,形象生动,笔墨传神,风格简练,富有表现力。他的古代人物画作品奔放、豪迈、恬淡,以如诗般的人物情节为主,具有一种浑厚、大气、巍然的格调。郑军里早期的人物画大面积的水墨随机渗化,却能与造型的需求整合为一体,枯笔细线出现的不多,但多起着醒气提神以至画龙点睛的作用,肌理效果的因势利导运用,成了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现阶段的作品则融入了花鸟画、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浑厚大气、简约明快、酣畅淋漓,韵致洒脱。
绘画风格的形成,是离不开画家的勤奋用功,是一朝一夕的日积月累,一个成熟的画家,或者说一个成功的画家,其风格的形成几乎是第一要素。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包括画家的成长历程、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修养和学问。郑军里绘画风格的形成,在形式上有很多种类,比如绘画的题材早期唐人诗意系列作品、到当代的少数民族地域特征的题材,他常用的标志性符合如鞍马骆驼的画面组合、常用的色调、特有的肌理效果以及笔性的特征等等。然而,真正的高层境界还是要回归到笔性,回归到修养,回归到学问,郑军里到了这一点,全凭自身的天赋和努力。
1977年,刚恢复高考之际,20岁的郑军里,正当风华正茂,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广西的艺术最高学府——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郑军里很珍惜这个机会,在大学这四年里,他如饥似渴地、系统地学习美术专业知识,苦练绘画基本功,是他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关键所在。他的老师林令是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在文革期间下放到广西,在广西艺术学院教书,他把浙江一带的优秀画风带来广西,对广西的画坛影响较大。同时郑军里也受到了广西画家刘锡勇的影响,在这几位老师的教导下,加上他的勤学苦练,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郑军里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改革开放的努力和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又取得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发展。郑军里在正赶上这个好时候,读大学时,已经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学过油画、版画、国画,但是他选择了中国人物画作为自己的主功方向。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一为白描画法;二为工笔重彩画法;三为写意画法(简笔画法)。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之一,从人物画的题材来说,不外乎表现历史人物,宗教人物和现实人物三种,当初,郑军里是画工笔人物画的,1984年入选全国第6届美展的作品《烈马与人》就是一幅工笔人物画,这幅工笔人物画作品是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细致入微地充分表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
郑军里的人物画创作,主要来自他对现实生活、现实感情的关注。他的视线逐渐从仙佛仕女转向市井村墟间的现实人物。他的反映民族生活之作,形象生动、笔墨传神;风格简炼、富有表现力。他的历史人物、唐宋诗意题材的作品故事性强,使人观之,无不被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所感动。
郑军里的水墨人物画,有的只是简练的几笔,其实它对造型能力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真是笔笔要有“形”,很有讲究。一笔下去既要反映出对象的结构特点也要特点也要反映出转折变化、阴阳虚实,从而更好地表现形体,如果没有扎实的造型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科班出身的郑军里,有着扎扎实实的造型能力,他强调反复造型,要求造型要严谨,只有具备较强的写实、抓形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探索哪些地方应该加强,哪些地方应该减弱。有时还要用夸张的手段,用浪漫、变形甚至于抽象的手法而达到更强烈更理性地表现对象。
在人物画题材上,郑军里以画广西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的生活题材为主攻目标。人物画所涉及的题材,范围很广,古代名士,历史故事,唐诗、宋词诗意画等等。要加强画家对现代生活中人物的把握,涉及现代题材中,如现代名人的肖像画,革命历史画,现代人生活的风俗画。他着重地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画,多年来,他深入到广西南丹、三江、龙胜、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地区苗、侗、瑶、壮等民族中间深入生活。他一直创作反映多民族生活的画作,同时,也画了一些革命家、文艺家名人肖像画作品,如《温故而知新》这一幅作品,以徐悲鸿的故事为线索,进行创作的,且入选了全国第七届美展。
郑军里先生笔下的历史人物画、少数民族风情和古代仕女生活情趣的题材画,把花鸟画的大写意发挥融会贯通进人物画来。他走的是一条别人不愿意涉足的难度很大的路子,他在以意为主,取“似与不似之间”的大写意原则来创作。他对这些人物的形象和性格都作了具体生动的刻画,无论是造型、笔墨等都避免了通常历史人物画形象概念化的弊病,且增加了画面的冲突性、
戏剧性和感染力。他还擅用特殊的技法和肌理效果,用于画中,较具新意。他的画重气概,重神韵,重意趣。并把气、理、神、情、意、趣融为一体,但他尤其是重气概,这样的画大气且艺术感染力强。他认为中国在古代人物画多神韵而少气概,并立意以这个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作为他的写意人物画的主攻点。如《笛中闻折柳》、《怀素书蕉》、《周勃像》等作品,在狂放不羁之中,有一股风雷激荡、阳刚奋进的气概。且画家对创作中何时何处该放,何时何处该收,都有着适度的控制;而放又放得开,收也收得住,这对于一个年轻的画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82年,北京的中国画研究院(现为国家画院)举办学习班,每个省选送两个画家去学习,在广西,由于郑军里的绘画成就突出,被选送到北京中国画研究院进修班学习。在那里学习条件好,没有压力,没有思想包袱。每周黄冑先生都安排学员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等,临摹名画,黄冑老师给学员们讲解故宫博物院里的藏画,还经常把任伯年等的真迹借到中国画研究院,给学员临摹,面对这些艺术珍品,不仅仅使郑军里的眼界大开,还得以临摹真迹,对于画家来说是很激动人心的。有了这四个月的学习训练,郑军里的画作突飞猛进同时也受到了黄冑先生的影响和启发。黄冑先生擅人物、动物画,长于运用速写表现人物,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阔笔纵横,线条流畅而有力,特别注重刻划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整体效果生动,风格奔放而隽永,生活气息浓郁。善画毛驴、骆驼、鸡、猫、狗等,造型准确,意态生动,简括传神。郑军里领悟了黄冑的绘画精神,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把人物、动物、花鸟画与山水画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这一时期,是他的绘画的一个飞跃阶段。
1982年,从北京中国画研究院进修回来后,郑军里先生的绘画艺术创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北京学习时候,受黄冑人物画的启发,但是,黄冑先生画的人物画题材是多为西北地区的民族风情。郑军里有他自己的想法,不能照搬老师的风格,要走一条自己的路子,郑军里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己掌握了绘画技法,又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他想到了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来创作,又有别于己于自己的老师,而且是取材于民族特色,越是有民族的东西,越具有生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军里先生经常到广西南丹县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堪称“民俗活化石”。郑军里先生经常来南丹白裤瑶族村落采风,这里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他启发很大,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把在北京学来的技法融会贯通进创作中。
南丹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使郑军里的人物画造型训练有素。回来后,郑军里产生了对人物画的创作激情,并创作了大量的少数民族风情作品。从而引发他创作少数民族生活组画、历史人物故事组画等,从所创作出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出120幅,于1986年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画展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界发表文章评论,受到美术界和新闻界的瞩目,影响很大。这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是郑军里一个成功的画展,通过这个画展,在北京与众多的美术界前辈、名家交流活动,对中国画的认识论又提高了,同时对郑军里本人的影响很大,为他以后的中国人物画方向创作下了肯定。
郑军里先生不仅仅是勤学苦练,还善于思考。绘画技艺,是要有积累的。他从年轻读大学时候,就下苦功,直到现在,事务繁忙,担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的他,也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绘画创作。他每画一张画,都要经过认真思考,时常想的比画画的时间还多。郑军里人聪明、勤奋,他强调绘画要多思考,不能太过于聪明,宁愿笨一点,拙一点,也要慎之又慎。
郑军里认为只强调笔墨化这一个中心还不够,还要强调线条化这一个中心。当然,笔墨与线条是一又是二,只有从这两方面开掘和阐释,才是完美的传统。可以说,笔墨美的表现是中国画独一无二的地方之一。它既是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抽象语言,又是一种可以与表现主题、意境、内容发生关联的表现话语。
郑军里先生的作品在狂放不羁之中,有一股风霜激荡、阳刚奋进的气概,主体情思勃发涌动,行笔运墨讲势重气,在疾徐顿挫,泼洒挥动之中,具有表现性意象的艺术特征。郑军里还有一部分以少数民族风情为题材的作品,彩墨渗融,行笔俊逸,似自然流出,纯任天趣,画得轻松自如,却一片化机。似信手拈来,剪裁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并不特别用意,而物无不亲。画面不雕不琢,“具象天然”。这类作品情随意出,引人品味,颇有心理学家称谓的那种“后继心理效应”。
在郑军里的艺术实践中,他一直在寻求、培养和树立具有强烈绘画风格的个性语言,这也是他高度重视和亟待完成的事情,任何一个有自己风格的画家都必然要经历学习和创造两个阶段的过渡,他站在民族性和个人的时代感中,不断的实践和修养。然而,真正的高层境界还是要回归到笔性,回归到修养,回归到学问,郑军里到了这一点,全凭自身的天赋和努力。
★本文为广西艺术学院科研课题 “郑军里人物画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QN 201205
J222
A
1005-5312(2014)05-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