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龙起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广州510630)
华侨华人素有“人才库”的美誉。海外华人人才不仅数量多、层次高,而且分布广,遍布经贸、科技、金融、教育和法律等各个领域。他们富有创新意识与活力,深具国际化视野与素质,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既熟悉自己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成就,又熟悉中国科学家的思维特点。因此,他们是中外科教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我国引智工作的主要对象。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国家主要领导人都认识到海外华人中所蕴藏的巨大智力资源,并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提出要重视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转变到创新驱动,从招商引资转变到招才引智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海外华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综合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海外华人人才的流动性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这些学者注意到全球化背景下华人人才的流失、回流和环流并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海外华人跨国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组织形态、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技术转移的作用,指出了当代海归群体的特点、地位和作用①有关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的相关研究可参看以下论著:David Zweig,Changgui Chen,China's Brain Drain to the United States:View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in the 1990s,Taylor and Francis,1996;Bernard P.Wong,The Chinese in Silicon Valley:Globalization,Social Networks,and Ethnic Identity,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c2006.;Shenglin Chang,The Global Silicon Valley Home:Lives and Landscapes within Taiwanese American Trans-Pacific Cultur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曹聪:《中国的“人才流失”、“人才回归”和“人才循环”》,《科学文化评论》2009年第1 期;康荣平、刘东:《全球华人创新网络与中国产业发展》,《未来与发展》2005年第3 期;康荣平:《海外华人跨国公司成长新阶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李其荣、谭天星主编《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王辉耀、路江涌:《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年No.1),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娜李·萨克森宁(AnnaLee Saxenian)教授对美国硅谷、印度、中国台湾和大陆技术移民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出色,已成为美国政府制定科技和移民政策的重要依据[1]。而我国近年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是迄今为止最高层次、最有系统的引智计划,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陆道坤等人以此为分析对象,指出我国高校“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若干特点,提出了改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建议[2]。杨河清等人从人才引进、政策投入、产出三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以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千人计划”人才引进政策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3]。这些成果为笔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其研究的样本较小,研究内容有限。本文以近年我国实施的“千人计划”为个案,根据系统性的数据资料,分析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我国创新型高校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的放宽、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大陆留学潮持续高涨。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从1978年到2012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 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09.13 万人。截至2012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55.34 万人,其中113.69 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另外还有不少因配偶、子女探亲或移民等事由出境并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后留在当地工作的,再加上港台留学未归或再移民者,估计来自中国的海外专业人才达200 万人。
海外华人专业人才大部分曾为中国(包括港台)留学生,以理工人才为主,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整体科技实力远超中国大陆。迄今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8 位华人科学家,其研究工作和居住地全部在海外。海外侨胞向来在科教领域声誉卓著,成就非凡。有人通过互联网查询和数据统计来研究美国大学中的华人学者,结果显示,在美国128 所研究型大学里,在中国大陆出生,目前在美国大学工作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一共有4631 人。其中,教授有1227 人,占总数的27%;副教授有1353 人,占总数的30%;助理教授有1971 人,占43%;此外,还有80 人没有查到具体的职称登记[5]。在日本,就大学教员而言,依据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在留资格统计的持“教授”签证者的数量来看,1984年,在日中国人持该项签证者仅64 人,至2002年,其总数达2437 人。到2011年,日本华人专职教授人数达700 人[6]。
一直以来,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建国之初,以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吴文俊等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海外留学人才回到祖国,为发展新中国的工业、科研、教育和国防建设建立了卓越功勋。据统计,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的72%是“海归”,81%的中科院院士、54%的工程院院士也是“海归”。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的67%、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中的40%、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的30%是留学回国人员。到2009年,全国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已经达到148 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孵企业达到了6000余家[7]。
大力吸引海外人才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壮大本国人才队伍的通行做法,也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科研水平的一条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各方面优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广阔舞台,吸引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时机已经到来。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为此,中央专门成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千人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小组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国资委、中国科学院、财政部、国侨办、外专局等单位组成。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设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作为工作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
“千人计划”包括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两大方面,共设立了五个申报平台,其中重点学科创新人才由教育部具体组织实施。“千人计划”申报者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 岁,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国家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千人计划”是目前我国级别和层次最高的人才引进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有9 批3000多位专家入选“千人计划”,并开始在国内“发光发热”。部分专家已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系或企业研究部门负责人,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引才聚才品牌,在海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而高等教育创新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创新人才又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高校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使用和评估工作,通过“长江学者”、 “千人计划”等诸多人才工程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海归人才。下面,笔者根据目前课题组所做的“千人计划”数据库,对“千人计划”中高校海归人才的引进情况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
目前,笔者在国务院侨办经科司和暨南大学“华侨华人优势学科平台”的资助下,组成“海外华人科技人才数据库”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由一位教授、一名助理研究员和四名研究生构成,通过网络资源和侨务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初步建立了“千人计划”华人人才数据库。此次完成的“千人计划”数据库包括国家公布的前八批“千人计划”中的994名海外华人人才①根据国侨办相关部门的资料,截至2012年9月,中央“千人计划”已分八批引进2793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98%为华人人才。囿于相关数据没有公布,此次搜集的资料只为其中的一部分,即994 名。。其中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计502 人。他们学历普遍很高,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就有500 人,占高校“千人计划”人才总人数的99.6%。
从高校“千人计划”来源地看,海归人才主要来自美国,占高校全部“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的65%。其余来自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这反映了这些国家或地区领先的教育水平和发达的高科技产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海外华人人才的分布。具体分布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来源地统计表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均有在国外或境外工作的经历。其中,工作年限最长者达到40年,最短者5年。工作30年以上的有6 人,占人数的1.2 %;工作20年至30年的有157 人,占总人数的31.3 %;工作10年至20年的有227 人,占总人数的45.2 %;工作10年以下的有20 人,占总人数的4 %;工作年限不详者有92 人,占总人数的18.3%。从高校“千人计划”人才在海外或境外的工作年限来看,工作10年至30年占了绝大部分。这也反映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年限和“千人计划”所需要的资格条件。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在海外工作年限统计图
从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在国内的分布来看,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18 个省份、4 个直辖市、2 个自治区,分布很不均衡。有的省、市较多,如北京、上海等;有的省、市较少,如云南、内蒙古等;有的省、市没有,如海南、新疆等。总的来说,目前高校“千人计划”专家主要分布在京、沪、浙、苏等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在于这些地区的高校具有吸引人才的竞争优势和科研基础。具体分布如表2、图2 所示:
表2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省份分布统计表
图2 高校“千人计划”人才地区分布图
从学科领域来看,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涵盖理、工、农、医各学科门类的各个专业。据笔者统计,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的学科领域主要分布如下: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领域的145人,约占总人数的28.9%;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105 人,约占总人数的20.9%;数学、物理领域的93 人,约占总人数的18.5%;工程与材料领域的48 人,约占总人数的9.6%;化学化工领域的40 人,约占总人数的8%;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38 人,约占总人数的7.6%;其他领域的33 人,约占总人数的6.6%。高校“千人计划”人才的学科领域分布反映了我国人才工程的学科导向,以及对科学和工程的重视。具体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高校“千人计划”人才专业分布图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主要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大部分在海外工作年限为10 -30年,主要被华北和华东地区的高校引进,专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能源、资源与环境,数学,物理,工程与材料,化学化工,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
高校“千人计划”人才在我国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开展中外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如行政决策代替民主决策、官本位的利益导向及其对科研人员权益的侵害导致高校学术精神明显缺失,各种考核体制和评价方式严重扭曲了科研人员的学术观念。因此,必须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教育、学术为本的管理体系,恢复、重塑教育和学术的尊严,是根除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制度和学术研究弊端的必然选择。
高校高层次海归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国际通行的科技开发、科研管理和人才体制机制的优势,积极在所在单位推进教学、科研和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使高校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取得突破,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以往墨守成规的各种管理制度。例如,“千人计划”专家施一公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实行国际通行的终身制度(Tenure-track),推行“教授治学”和“行政服务于学术”,推进了科研、教育和人才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
针对国内高校习惯于“数量控制”、缺乏教师淘汰机制的传统制度,“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①张东晓,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990年秋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留学,1993年获水资源系博士学位。他具有丰富的科研及科研管理经验,曾获得超过2500 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组织和领导多项水资源、能源和二氧化碳地下埋存的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他先后担任《水资源研究》、《国际石油工程师杂志》等七种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副主编,历任美国南加州大学Marshall 讲席正教授(终身制)、俄克拉荷马大学石油和地质工程系米勒讲席正教授(终身制)、美国著名拉萨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则按照“质量控制”原则,采用国际通行的预聘制,根据教员的具体情况,工学院与其签订3年或6年的合同。合同期满前开始对其进行审核,审核程序包括本人填写教学和科研业绩表,国内外同行对其业绩和水平进行评价,教授评审委员会形成评估建议,院学术委员会形成最终评估意见。合同期满而评估结果不合格者,将无法继续留在学院,这打破了以往高校教师的“铁饭碗”。不仅如此,在工学院,无论是正教授、副教授,还是助理教授(讲师)均可以独立担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8]。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的科研注入了新鲜血液。例如,施一公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世界上第一例细胞凋亡小体的三维空间结构、第一例甲酸离子通道蛋白复合体的高分辨率空间结构、第一例蛋白降解复合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在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带领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比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0 多倍,为最终构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汤超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非线性科学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工作,近年来着力用物理学思想及方法研究生物问题,在蛋白质结构、细胞周期、生物调控网络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数学家郑伟安于2009年辞去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加盟组建不久的华东师大金融与统计学院。随后邵军、孙东初等海外人才也以“千人计划”专家身份加入该院。之后,为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郑伟安与孙东初等人创建了一支金融工程与金融统计交叉的研究队伍,协同开展跨界科研。其团队奠定高频交易的数理基础,实现利用技术指标进行高频交易,引起欧洲最大对冲基金设在牛津大学的计量金融研究所以及上证所等机构极大的关注。另一名“千人计划”专家邵军教授则推动统计学与生命科学交融,其生物统计成果登上统计学国际顶级刊物,生物医药巨头默克、诺华等主动提出合作[9]。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依靠这些国际知名教授的支撑,华东师大统计学科在短短数年内进入全国四强,并向世界一流学科挺进。云南大学引进的“千人计划”专家吕正红教授发明了世界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校在引进吕正红后,成功申报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筹建了光电子实验室。
正是一大批海外高层次华人人才的加盟,近年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成绩突出,一大批学科已进入美国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学科排名前1%。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的回国,带动了一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流,在国内形成了一批以高校海归人才为核心的高水平创新团队,特别是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等领域,正成为国际知名专家集聚和高水平人才成长的重要阵地。例如,施一公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后,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前后共招聘了包括李国明、李兆平等7 名“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43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使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迅速成为世界一流科研中心。北京大学工学院更是书写了“引进一棵树,成就一片林”的传奇。2005年,北大重建工学院,从美国引进陈十一①陈十一,浙江天台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2005年回国,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2009年)获得者。、张东晓等数位知名教授。如今,学院的教师几乎清一色从国外回来,110 多位教师中有院士5 人、千人计划11 人、青年千人计划5 人、长江学者16 人,在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建树颇丰,被称为“北大工学院现象”。2010年,在多家专业机构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工学院居国内工学院第二位[10]。实际上,在“千人计划”等项目的影响下,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数量以年均30%以上的增幅迅速增长,2008年6.93 万人,2009年10 万人,2010年13.48 万人,2011年18.62 万人[11]。
大批高校海归人才的回国,其本身为我国高校造就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团队,也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上海财经大学“千人计划”专家田国强教授通过“导师问责制”、聘任世界顶级专家担任荣誉教授、开设教学实验班等方式,开展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改革,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为中国高等教育增添了活力。
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寻找社会服务项目,拓展社会服务途径,大力推动成果的社会转化,并把社会服务的理念渗透在教学和科研之中,发挥归国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千人计划”海归人才、中山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张辉带领团队长期从事HIV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抗病毒药物的开发,为攻克医学难关,战胜艾滋病毒,使人类摆脱艾滋的困扰做出了重要贡献。“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华南理工大学供应链和服务创新研究所所长赵先德带领团队长期从事管理研究,是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运营战略和供应链领域的实证研究先驱与领头人之一,成绩突出。 “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广州市霍英东研究院吴景深教授几十年来在工程材料的疲劳及其断裂机理方面做了大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脆性塑料增韧理论,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他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的问题,长期担任NXP 和AMD 等多家大型半导体企业的高级顾问,解决了大量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的材料学和力学难题,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12]。
高校“千人计划”专家还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国际视野,大力开展社会调研,为地方经济和科技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如“千人计划”专家西部服务团在考察西安信息产业园和高新区时,就建议要利用好高校、人才资源把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开发好,在发展产业园区的同时应该做好环境污染处理工作。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师资水平、图书资料建设、国际化程度、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此,必须拓展国际视野,积极主动地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世界各国大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学理念,以尽快缩短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差距。由于高校“千人计划”海归人才具有在海外长期工作的经历,在相关学科领域拥有广泛的人脉,因此,他们是中国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在中外高校之间的互访和交流、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合办研究机构、共同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起到牵线搭桥的重要作用。如在“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苗的积极推动下,北京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及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等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地下水监测、模拟和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推动中美两国的环境可持续性和地下水资源保护。
【注 释】
[1]AnnaLee Saxenian,Local and Global Networks of Immigrant Professionals in Silicon Valley San Francisco,CA: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2002; “From Brain Drain to Brain Circulation: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Regional Upgrading in India and China”,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40,No.2,Summer 2005;“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Taiwan,China and India”,Industry and Innovation,Vol.9,No.3,2002,etc.
[2]陆道坤、白勇、朱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10 所高校“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 期。
[3]杨河清、陈怡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6 期。
[4]《教育部: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 万人》,2013 -02 -28,http://liuxue.xdf.cn/wzy/zb/zx/3938 78.shtml
[5]王贤文:《美国128 所国家一、二级大学华人学者资料数据库的建设与分析》,国务院侨办2011—2012年度课题报告书。
[6]廖赤阳:《当代华人知识分子社团的跨国实践及其理念》,《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12年第2 期。
[7]王芳、赵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15年辉煌发展之路》,《神州学人》2009年第12 期。
[8]王庆: 《张东晓:从治学到治院》, 《科学时报》2014年1月17日。
[9]《“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占全国15% 上海高校引才成效显著》,2014 -03 -04,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848673.html
[10]李晓东、危兆盖:《几十万“洋先生”助力高教国际化》,《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日。
[11]任采文:《“千人计划”: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引才聚才品牌》,《中国人才》2012年第23 期。
[12] 《我院吴景深教授入选第八批国家千人计划》,2012 - 12 - 31,http://fyt.hkust.edu.cn/chn/news/details?id=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