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睿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81)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1]。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患者占90%~95%[2]。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易并发心脏、血管、肾脏、视网膜和神经等病变,因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芪连抑糖颗粒治疗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 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及严重感染、肝脏病变、肾功能不全等。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63岁,平均(54.21±26.42)岁。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9~64岁,平均(53.54±23.32)岁。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以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250 mg,餐前30 min口服,3次/d,诊断标准根据血糖的水平调整剂量,3餐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连抑糖颗粒(本院制剂室提供)由生黄芪、山楂、牡蛎、黄连、大黄、益母草、玉米须7味药物组成,每次1袋,每日3次。饭后30 min温开水送服。共治疗4周。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疗效标准[3]。排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显效: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PBG 2 h)≤8.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有效:FBG≤8.0 mmol/L,PBG 2 h≤10.0 mmol/L,HbA1c≤7.0%,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29%;无效:血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 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3 2组各周空腹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各周空腹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型糖尿病属于代谢异常的疾病,在中医中并没有相对应的病名,属“消渴”、“脾瘅”的一种前驱状态。中医认为五脏之虚,所以消渴起初多饮、多食、多尿,随着病情的变化,津液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而出现头晕耳鸣、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脊酸软、肢体麻木疼痛、冷痛夜尿频多、尿有余沥不尽,并且患者可见浮肿舌体胖大,脉象沉细而无力等临床表现。“消渴”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中指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岐伯约: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4]。其病机为过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津液输布失常,津不上承,则见口干、多饮;消谷耗液,则见多食善饥。正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备急千金要方》也记载:“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故当治之以益气健脾养阴清热利湿。本方中黄芪可益三焦元阳,补五脏诸虚不足,为补气诸药之长,具有益气健脾、利尿排毒之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能,可助黄芪健脾化积。牡蛎益肾清热,固精收涩,利水湿,化老痰。大黄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使壅滞之湿热从大便而分消;黄连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治火之要药,善去中焦湿热;大黄与黄连合用,清中焦湿热而退邪势,开痞结之气机,使邪有出路,清开并施,相得益彰;益母草有辛散苦泄、行滞消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功;玉米须有利尿消肿之用,助黄芪以利湿。诸药合用,脾气得健,运化得司,痰湿得化,湿热得清,气机得畅,津液输布如常,则口干、多饮、多食诸症得消。
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黄芪活性成分中的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保护低血糖,又可对抗高血糖,且能降血糖、直接扩张血管、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黄连有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之功。生山楂有降脂、减肥的作用。益母草中主要含有生物碱、二萜和黄酮等类化合物,并且在多个方面表现了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改善血液粘稠度作用,且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有抗衰老作用。玉米须的水提液有降糖、利尿等功效。实验说明,在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增加芪连抑糖颗粒口服治疗,能更加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而且芪连抑糖颗粒安全,无明显副作用,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多一种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Wild S,Roglic G,Green A,et al. A 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03[J].diabetes Care,2004,27(10):2568-2569.
[2]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s Care,2003,26(1):5-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15.
[4]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