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迪 郭晓龙 白 波
《2012年北京市老龄产业研究报告》指出,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于199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医学研究的总目标不应当是延长寿命,而是增加健康寿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精神症状之一,是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是人类大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轻度认知功能下降被认为是正常和痴呆之间的一个中间过程[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因具有使用方便,测量项目相对较多,记分简单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痴呆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是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筛查的首选量表[3]。本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研究,旨在了解该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1 对象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抽取北京市月坛社区和羊坊店社区,在两个社区分别随机抽取老年人(年龄≥60岁)250名作为调查对象,共500名。对抽取的老年人全部进行入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471人(94.2%)。
1.2 方法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是目前最广泛的用来测定认知功能的测量量表,它包括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7个方面,共30项题目。“1”代表回答或操作正确,“0”代表回答或不知道,MMSE的评分范围在0~30分之间,参考评分标准,MMSE≤27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MSE>27分为认知功能正常[4]。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采用统一调查表和标准化的调查语言,以保证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1.3 统计处理 将调查数据统一编码,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的方式纠正逻辑错误。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老年人MMSE总得分。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比较老年人有无认知功能下降与一些人口学因素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471名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见表1。本次共调查了471人,年龄最大85岁,最小60岁,平均68.43岁,其中以60~69岁人口最多,占53.5%;女性人口高于男性,男女比为1:2.92;有配偶人数占81.5%,初中和高中占了76.2%,近一半是工人和小商人。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占55.8%,3000元以上占44.2%;夫妇同居和与子女同居所占比例接近,分别为45.6%和43.4%;慢性病患者占39.7%。
2.3 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检出率的单因素分析 471名老年人用MMSE进行评分,总分最小得分11分,最大得分30分,总分平均分为(24.96±4.04)。MMSE≤27分者有318名,占67.5%,MMSE>27分者有153名,占32.5%。以人口社会学指标作为自变量,比较各变量组之间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0.434,P<0.001),且女性高于男性;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6.761,P=0.001),且随着学历的升高,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715,P=0.013),且个人独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夫妇同居的老年人(χ2=6.924,P=0.009),与子女同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夫妇同居的老年人(χ2=3.935,P=0.047);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4,P=0.008),见表 2。
表1 471名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3.1 该城市社区平均MMSE得分较低,认知功能下降的比例相对高 老年的MMSE总分平均分为(24.96±4.04),其中MMSE≤27分者有318名(67.5%)。随着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容易出现痴呆。老年人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5]。老年人痴呆最初的征兆一般是失忆、表达不清等,轻度痴呆的治愈机会比较高[6],在发现他们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干预。因此,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照,注意他们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变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3.2 老年女性更易患认知功能下降 女性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机率高于男性[7]。从生理功能来看,这与女性绝经后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老年女性情绪波动大,失眠,易怒,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功能,加速痴呆进程。从生活习惯上来看,可能与女性不喜欢运动,爱看电视,看电视只是一种无意识的信息输入,并不会主动动脑思考,建议女性应培养广泛兴趣,如读书看报,养花种草,运动健身等,既活动四肢又动脑,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表2 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n(%)]
3.3 受教育程度可能是避免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 随着学历的增高,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越高,接收的新知识越多,这需要大量的学习和记忆工作,使大脑经常得到锻炼,保持灵敏性。另一方面,因为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老年人愿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经济上为退休做好了准备,所以更能以良好的心态安度晚年。
3.4 个人独居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认知功能下降[7]独居老年人孤独、空虚,缺乏可以交流的对象,大脑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易引发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所以比其他老年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另一方面会产生焦虑、紧张、边缘感、无意义感等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痴呆症状。因此子女应多关注家中老人的行为,社会应给“空巢老人”更多的关注,他们是老年人痴呆的高发人群。
3.5 患有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机率较高[7-8]。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有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引起局部或者全脑血流量减少,而使脑组织缺血、萎缩、脑部细微动脉的硬化,脑组织会因缺血而软化、坏死,脑细胞变性死亡,最后产生脑萎缩和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糖尿病患者往往会伴随着认知能力低下,记忆力不好等状况,其后便可发展成为完全的痴呆症[9]。同时,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由于躯体功能水平的下降限制了老年人的生活[8],降低了老年人的大脑和躯体的活动,从而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老年认知功能下降不仅给老人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本研究提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与性别、受教育程度、独居和患有慢性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建议早期为老年人提供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或减慢老年人发生痴呆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采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在某种程度上仅能反映老人认知功能的一个侧面,并不能全面涉及所有的认知功能,今后需从更专业的角度来探讨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变化以及影响发生发展因素和作用机制。
[1]罗国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9(4):246-247
[2]贾海玲,王岚,王学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92-794
[3]金亚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4(7):46-47
[4]沈悦娣,魏丽丽,姚树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筛查轻度认知损害的应用探讨[C].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5]张少茹,李宁,张银萍.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8-59
[6]郑爽.对社区老年性痴呆早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22-2323
[7]佟久芬,郭淑英,陶秀娟,等.唐山市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642-1644
[8]王传升,张萍,梁艳枝,等.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184-186
[9]赵燕.糖尿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5):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