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是我从教以来经常思考的问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契合了新课改的需求,强调学生以互助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探究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现将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关注差异性。我从教于县级普通高中,学生构成复杂,既有成长于县城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又有乡下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学生。面对这种现状,我将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开展合作学习。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这一知识学习过程中,先为学生介绍PowerPoint和基本操作技巧,随后以“春天在哪里”为主题布置课堂练习作业,让帮扶对子互相帮助、指点插入图片、文字、音乐,鼓励学生合作学习FLASH制作,并将相关辅导材料交给学生。同时照顾班里步伐较慢的学生,给予充分关注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克服信息技术学习上的自卑、恐惧心理,跟上课程进度。这样既能够避免优等生“吃不饱”而导致无事可干的现象,又能够避免差等生由于不懂又不好意思提问而导致的学不好现象,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坚持体验性。以实践延伸课堂知识。信息技术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强调立足于行动,置身于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这一知识学习为例,我安排学生以“慈母情深”为题布置PowerPoint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滴与感受制作成PPT,并配以音乐和文字,送给为了自己无私付出的妈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渗透了德育,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感,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与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第三,注重实用性。二十一世纪,是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关注也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只不过仅仅局限在玩游戏和上网聊天而已,根本意识不到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的人力难及的作用。鉴于此,教学中结合学校工作,设计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以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这一堂课的学习为例,我安排学生根据学到的电子表格知识进行数据运算,对学校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在最短时间内录入、合成、算出平均分、排序等,让学生在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到计算机的实用性,真正认识到计算机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更是工作和生活的工具。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几年的教学我用尽心思,参考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也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学生们的阳光评价。总之,微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目标,给予学生动态性的教学、培养与评价。
(河北东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