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免费师范生自伤行为与应对方式状况

2014-06-13 10:06黄任之涂巧妹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1期
关键词:合理化师范生免费

潘 华 黄任之 涂巧妹

非自杀性的自我伤害行为(以下简称自伤行为)是指,在无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地、有意识地伤害身体组织[1],具体伤害形式可能超过十种。自伤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心理病理行为,其核心问题是情绪管理障碍。国内普通青少年自伤率普遍高于西方,达36%~57%。但该行为在国内所受关注不多、相关研究甚少[2]。应对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或心理支持机制,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3]。免费师范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初中直接进入大学,身心发展不成熟且未经过高考洗礼,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外在应激源,使其很有可能采取各种自伤行为。而免费师范生自伤行为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国内报道甚少。

本研究对免费师范生自伤行为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探讨其自伤行为发生率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自伤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有效识别自伤行为学生,降低自伤与自杀的风险,引导免费师范生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最终为促进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470名,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效问卷4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3%,其中男生79人(17.8%),女生364人(82.2%);来自城市23人(5.2%),城镇164人(37%),农村256人(57.8%);独生子女205人(46.3%),非独生子女238人(53.7%);来自健全家庭结构的403人(91.0%),单亲家庭17人(3.8%),离异家庭23人(5.2%)。

2013年3月,分别在四川成都市和重庆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四川省成都市市区某高中高一新生中抽取337名被试,有效问卷为334份,有效回收率为99.1%,其中男生191人(57.2%),女生143人(42.8%),年龄14~16岁。在重庆市市区某高中高一新生抽取了310名被试,有效问卷为3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0%,其中男生152人(49.5%),女生155人(50.5%),年龄14~17岁。被试脱落的主要原因是问卷题目未答完整或明显胡乱答题等。

1.2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 由郑莹对Lloyd于1997年编制的自我伤害功能评估量表进行改编而成,共20个条目[4]。内容包括在过去六个月内有无故意打自己、拽头发、撞头、掐自己、抓伤自己、咬自己、烫自己或割伤自己等自伤方式。采用0~3分四级计分,0~3分分别表示“从来没有”、“很少有”、“有时有”、“经常有”4种自伤频次。

1.3 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肖计划等[5]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iare,CSQ),共 62 个条目,包括 6 个因子,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消极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问卷采用“是”、“否”计分。

1.4 施测程序 所有被试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以(M±3SD)剔除极端值。

1.5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15.0 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自伤行为状况 免费师范生中,至少有过一次自伤行为的人数为333人,其中男生66人,女生267人,自伤行为总检出率75.17%。检出率最高的6种自伤方式分别为:打自己(39.95%),用手打墙或玻璃等较硬的东西(39.05%),扯自己的头发(29.12%),划伤自己的皮肤(28.89%),戳开伤口(28.22%),在手里点火或触摸火焰(28.22%)。四川、重庆青少年的自伤行为检出率分别为81.1%、76.3%。

2.2 应对方式状况 免费师范生较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其次是幻想和求助,最不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自责。男女在合理化因子上、独生子女在退避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 自伤与应对方式的特点 在消极应对方式上,自伤组免费师范生自责、幻想和退避得分比非自伤组高(P<0.05或0.01) ,在积极应对方式上,解决问题、求助这两种的得分无差异(P均>0.05),在合理化上比非自伤组得分高(P<0.05)。见表1。

表1 自伤与非自伤组应对方式(CSQ)各因子分比较分)

注:*P<0.05,**P<0.01。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湖南省免费师范生自伤行为总体检出率75.17%,比四川(81.1%)、重庆(76.3%)两个地区均要低。一方面可能与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四川、重庆的同年龄段学生正在为高考奋战,背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而湖南省的被试不用为高考担忧,所以湖南的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低于重庆、四川学生。

应对方式研究中,男生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女生,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似[6-7],可能是此年龄阶段女生心理发展水平高于男生,且男生更注重“强者形象”、更爱面子,为表现“独立性”而较少与人沟通并较少采取求助方式,而较多采取自责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不同生源地的免费师范生,在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采用更多的消极应对方式,主要体现在退避因子上,可能是由于家庭中其他子女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消极应对方式上,自伤组免费师范生自责、幻想和退避得分比非自伤组高(P<0.05或0.01) ,这表明自伤个体缺乏情绪管理的有效技能[8],对于生活、学习和人际方面缺乏有效解决途径,极容易采用退避、幻想等比较被动的应对方式。

与非自伤学生相比,自伤学生合理化得分较高,一方面可能是自伤学生人数过多,学生产生自伤行为后倾向于外归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该群体女生众多,在面临心理压力时女生更多地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比男生更多采取倾诉求助、调整认知及合理化等应对方式[9]。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均是大一学生,缺乏其他年级学生与之比较。今后研究需要增加样本量,通过比较不同年级的免费师范生,进一步探讨自伤行为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

[1] 于丽霞,凌霄,江光荣.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J]. 心理学报,2013, 45(3):320-315.

[2] 江光荣,于丽霞,郑莺,等.自伤行为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6):861-873.

[3] 陈启山,温忠麟. 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92-97.

[4] 郑莺.武汉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流行学调查及功能模型[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6.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 -133.

[6] 张继香.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1:39.

[7] 林良章,蒋怀滨.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27-427.

[8] 褚成静,潘艳云,董树平.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家庭环境及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96-799.

[9] 张林,车文博.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 36-41.

猜你喜欢
合理化师范生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