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出彩“五妙招

2014-06-13 09:25江苏唐惠忠
中学生 2014年36期
关键词:小陆伏笔毛钱

◎江苏 唐惠忠

中考作文一般只有600多字,容量有限,要想表现比较深邃的内涵,并且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得在构思上多下功夫。

古人云:“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倘若叙事类的文章(包括一般的记叙文和小小说)行文如一马平川,读来便索然无味;波澜起伏,曲尽其妙,方能深深吸引读者。那么怎样写出波澜呢?这里介绍几种常用技法。

巧设误会

巧设误会,其特点是让作品人物的一方对另一方产生误会(或者双方互生误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误会法运用恰当,不但能使文章结构跌宕多姿,而且会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

比如时文《孝心》,写主人公刘南看了别人“没有尽孝”的忏悔文章后,“深受教育”,便千里迢迢回家,特意给父亲很认真地洗了一回脚,尔后“心里踏实了,因此他睡得很香”—一个典型人物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文中的“父亲”既是可亲的,更是可怜的,他被儿子认真地洗了一回脚后,又是怎样的反应呢?请看作品的描述:

但他父亲一直没睡着,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烙大饼。“孩子出什么事了呢?”父亲实在憋不住,半夜里几次起来想叫醒刘南,但看他睡得那么沉,几次都没叫他。天快亮的时候,父亲终于憋不住了,他推醒刘南,说:“孩子,告诉爹,到底出什么事了?你不说出来,爹都快要被你急出病来了。”

作品在新巧、别致的误会中,形象地刻画出两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并在故事中寄寓了“真孝,是绵长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而刘南的孝,却是心血来潮,会吓坏人的”这一主题思想。

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就是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借以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搁置起来,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比如李阳波的小说《水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捡破烂的妇女,宁可被歹徒掰断手指也决不松手放掉钱袋子。民警打开那个包着钞票的塑料袋,结果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作品接下来叙述道: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根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妇女走到一个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伫立良久,脸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后她将袋子倚着墓碑,喃喃自语:“儿啊,妈妈对不起你。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竟让你刚13岁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我从来没吃过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呀。妈愧对你呀,竟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为了给你治病,家里已经连买一个水果的钱都没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妈妈终于将为你治病借下的债都还清了。妈今天又挣了8块5毛钱,孩子,妈可以买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苹果,还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妈花钱给你买的完好的水果,一点都没烂,妈一个一个仔细挑过的,你吃吧,孩子,你尝尝吧……”

文章在有限的篇幅内,悬念丛生、波澜迭起,真正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更有效地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令我们深切体会到母爱是何等的炽烈、纯真而博大。

伏笔照应

伏笔照应,指的是文章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伏笔不同于悬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作品情节的发展事先作铺垫,使后来发生的事不致于让读者感到突然或不理解,避免“前文没交代,后文冒出来”的现象。比如读莫泊桑的《项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家在描写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还项链时,后者都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这里就蕴藏着一个暗示—那项链并不是什么值钱的首饰,最后再点穿项链是赝品,读者回味前事,恍然大悟。这正是《项链》中的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重要原因。

设置伏笔的方法灵活多样,具体可因文、因材料特点而定。比如通过描写环境设伏笔,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设伏笔,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设伏笔,通过描写人物心理设伏笔,等等。如欧·亨利的《等着的轿车》,主要通过男女主人公对话中的虚假身份,与他们实际身份之间的错位来构建故事情节。小说开篇写道:“黄昏来临了,身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小公园的那个安静的角落,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那件灰色衣服却是普普通通的。”联系下文看,女主人公普普通通的穿着,暗示她只是一个贫穷的人;每天同一时间到公园读书,则暗示她有所期待:这就是伏笔的妙用。需要注意的是,预设的伏笔要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密切联系,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埋设事情发展过程的“诱因”“条件”,或暗示事件结局、为人物安排后路等。

着意蓄势

所谓蓄势,指的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突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

比如小小说《拍案而起》,描写的是一位开饭店的老人,向某局长控诉该局办事员小陆的种种劣迹。作品对局长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伴随老人家的叙述,局长也越来越激动、愤怒。请看该文节选:

“这件事算得罪了他们。今天上午,小陆带了几个小混混,到我饭店,要我关门盘点,说是要检查我的账目。我说你没有这个权力,不答应,他们就开始砸店。我儿子火了,说要上法院告他,他们就打他。我那老太婆实在忍不住,上去找他们拼命,被他们打倒在地,头破血流,现在还在医院。”老人家涕泪横流。局长气得脸红脖子粗。

“下午,”老人家颤抖着声音继续道,“小陆又带了一帮子人,冲到我店里,说要查封,把电视机、音响等东西往外搬……我这店开张还不到4个月,就要……就要……我就想问问,还有没有王法……”

“砰!”局长拍案而起:“乱弹琴!太不像话!等见到小陆,我要狠狠批评他!”

文中的局长由“皱眉”到“点燃一支香烟”,再到“瞪大眼,‘哼’了一声”,继而是“局长狠狠地掐灭烟头”“气得脸红脖子粗”,终于忍无可忍,“砰”的一声,拍案而起—似乎老人家和我们共同期待的结果即将出现,可小说却陡然直下,局长说的竟是“等见到小陆,我要狠狠批评他”,这与局长怒不可遏的表情形成了巨大反差,多么精彩而具有讽刺意味的结尾!这样在浓墨重彩蓄势的基础上陡然逆转,活画出身在其位不谋其政、良知沦丧、包庇下属的官员形象,增强了艺术魅力,又深化了主题。

抑扬相生

考场范文

“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抑”有“扬”,相互生发,富于变化。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地“扬”。请看以下一篇精彩的微小说(获“新浪微博·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村里有个孤儿叫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外星人要来啦”,尽管村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乐此不疲的Nasa有个秘密,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作者:@甲斐文)

首句交代人物身份是“孤儿”,暗下一伏笔;Nasa经常高呼“不好啦,外星人要来啦”,初读之下,使人误以为这是个科幻作品;“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这是怎么回事?行文曲折有致,引人一读为快。直至读完末句,我们才恍然大悟,深深地感动于村民们心中有个美好的“秘密”—这真是再美不过的“弄虚作假”!最妙的是“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这一句,欲扬先抑,在表象与真相的强烈反差中,生成了意味隽永的美感。

“抑扬相生”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

这里也有乐趣

◎2014年上海考生

小学四年级那年,为了让我能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读书,爸爸帮我转学到了县城里的一所重点实验小学。和原来的学校相比,这里很漂亮,各种设施都很齐全。高大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操场、柔软平整的草坪、四处飘香的食堂……让我觉得新奇,暂时抚平了我内心的不安,甚至还生出了一丝小小的期待。

随着一声清脆急促的上课铃声,我被班主任领进了教室。当我踏进教室的第一步起,就感觉很不自在,明亮的光线对于我来说似乎过于刺眼,可能是我早已习惯瓦房教室里那昏暗的豆黄色灯光。站在讲台上,我不知所措,只觉得眼前的一切与我格格不入。在老师的要求下,我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很不熟练甚至是笨拙地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究竟说了些什么,我连一字也不曾记得,只知道看到台上紧张笨拙的我,台下的同学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大家的笑声中,我不觉更加紧张起来,一种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不可名状的自卑感涌上心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越发觉得困难重重。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对我来说一点都不简单,我学习起来很吃力,作业经常出现很多错误。我总是怯于和同学进行交流,觉得他们似乎不太愿意和我在一起。在这种浑浑噩噩中我度过了半个学期,直到期中考试后才有了改变。而改变这一切的,正是我认为不愿意和我交往的我的“陌生的同学和老师”。

期中成绩下来了,我考了全班最后一名,拖了班级的后腿。我心里很难过,本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没想到得到的却是鼓励和安慰。面对和蔼的老师,我释放了多日来积压在心中的所有委屈与难过,大声地哭了起来。虽然不知道我究竟为什么哭,可善良的同学们为我递来了纸巾,在我耳边说起了宽慰的话语。我哭得更伤心了,那时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是我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渐渐地,我和同学们的交流变多了,课上和大家一起专心听讲,课下和大家一起交流玩耍。在这个陌生的学校,我的生活慢慢地丰富多彩起来。

哦,原来这里也有乐趣!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愉快的嬉笑声、食堂里清脆的碗碟碰撞声、运动会上高亢的呐喊声……所有的一切,至今仍在我的耳边盘旋。

原来,陌生的世界里也会有这么多乐趣!

猜你喜欢
小陆伏笔毛钱
伏脉千里的“草蛇”
——学会运用伏笔
一毛钱的事
说好的白头到老
就是要住车库
算了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退路
愿善良的人被世界温柔以待
算了
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