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4-06-12 12:30伍秀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伍秀秀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文昌,5713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伍秀秀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海南文昌,571300)

综合护理干预;脑梗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供血障碍而发生的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致患者运动、语言等多方面功能受损。脑梗死好发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虽然医疗科技的进步有效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但存活的脑梗死患者中80%以上合并有肢体功能障碍,1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近年来,临床上实践显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和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2]。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文昌市人民医院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3~74岁,平均(58.3± 16.5)岁;前循环梗死48例,后循环梗死32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及MRI确诊;②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③发病48 h以内;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4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⑤年龄<75岁;⑥生活不能自理;⑦均为初次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Ⅰ~Ⅲ级;⑧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卧床休息、控制饮食、调节血压、血糖和血脂,改善循环,保护神经,营养支持等。遵医嘱予抗栓、脑细胞活化剂等相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首先对入院后的患者进行客观评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评估:成立综合性护理干预小组,落实管床责任制,明确职责范畴,量化质量标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例,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2]。针对影响患者病情康复的护理问题,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护理措施。将40例患者分为5个小组,每组8人,进行小组干预。

1.2.2 干预内容:①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如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等;②信息支持:每位患者清醒后,介绍发病经过及住院环境,讲解脑梗死的基本医学知识和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告知患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认知,消除患者的不确定感[4];③综合心理干预: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鼓励患者说出中心不快之事,恰当发泄不良情绪,避免恶性循环;评估患者的不良心理,有的放矢的实施心理护理。多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多讲解脑梗死康复的正性经验,多介绍治疗成功实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介绍住院环境、同病室病友、管床医生等,鼓励同室病友相互交流,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开导;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按摩护理:上肢按摩时取仰卧位,手法为拿捏和揉按,健侧和患侧的皮肤均进行按摩。下肢按摩时取仰卧,采用滚法从大腿根部沿着股四头肌向下经膝关节、小腿外侧至足背。足底反射区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手法采用屈食指点、按法为主,并配合推、摩、掐、括等法,力度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较强的刺激感为度。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澡、上楼梯、如厕等)、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因子)。

1.4 评价标准

①神经功能:采用NDF评价,评分0~45分,其中神经系统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可独立行走,生活完全自理为0~15分;分神经系统及体征明显好转,可借助工作或在别人的搀扶下站立,生活不能自理为16~30分;神经系统及体征无改变或有所加重,不能站立,不能自理为31~45分;②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满分为100分。20分以下为极严重的功能缺陷,25~45分重度功能缺陷,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比较

2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比较

2.2 2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在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性、针对性、以解决患者的问题为目标,科学优质的护理模式,近年来,有研究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王爱红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5]。徐蓉对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潘虹等人认为综合性护理还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7]。

本研究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信息支持、综合心理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和按摩护理,其中早期康复护理以脑梗死早期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尚未完全坏死,在短期内脑梗能可得以恢复为依据,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行为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按摩护理遵循中医原理而施治,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的功能,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状态。足底反射区按摩根据中医“上病下取”的理论,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8]。

[1]Kim S J,Ryoo S,Kwon S,et al.Is Atrial Fibrillation Always a Culprit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lus Stroke?[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36(5/6):373.

[2]陈翠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35):4562.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2):200.

[4]张国琴.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1,33(5):780.

[5]王爱红,徐桂华,武秋娣,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10(3):11.

[6]徐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29):3318.

[7]潘虹,赵颖,文成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21.

[8]李发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295.

R 473

A

1672-2353(2014)22-111-02

10.7619/jcmp.201422036

2014-03-19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