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吉
在进入休产假的第三个月,我的心情几近崩溃。既没有想象中迎接宝宝到来的欣喜,也没有推着婴儿车沐浴在春光里的浪漫;相反,是完全沦陷在尿布、奶瓶和不明所以的哇哇大哭中。每天晚上给宝宝洗脸哄睡,我都会故作高兴地说“啊,愉快的一天结束啦”,但是,心里却被疲惫、低落、毫无价值感包围。我讨厌这个蓬头垢面的自己!
以前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即使是处理突发状况我都游刃有余,为啥面对这个小人儿我就完全慌了神?我每天都干了些什么呢?于是我决定拿出自己职业女性的一面,来管管我这个新手妈妈的时间。
24小时监测 清理“冗余时间”
在进行时间管理前,首先要搞清楚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以前对宝宝的作息我也有所记录,主要是记下何时吃奶、大便、入睡等。虽然小宝宝也无非是吃喝拉撒,但这种“流水账”最容易让时间浑浑噩噩地溜走。于是,我决定进行24小时时间监测——宝宝的和我的。我采用了“可视化”的方法,每天画两个大大的同心圆,外圈为“宝宝的一天”,内圈为我的一天。
同时,我设计了一些常用符号来标明我们都做了什么,如用“风筝”图案代表带宝宝去兜风,用“水纹”图案代表给宝宝洗澡,用一条“小鱼”代表给宝宝吃鱼肝油等,清爽可爱又一目了然。
每天晚上,我就像账房先生一样开始“结账”,分别计算宝宝和我消耗了哪些大块的时间,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调整,让我们彼此磨合得更好。
通过时间监测,我果然清理出了不少“冗余”时间。比如,每天总有一些时候,对于宝宝抱也不是,放下也不是,原来是累了在“作困”,却还不想睡。我常常因此被折磨得精疲力尽,颇为光火!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些时间加起来居然有近2小时!与其为了哄睡,和宝宝斗智斗勇搞“拉锯战”,还不如带他出去兜兜风,看累了他自然就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经过调整,宝宝每天的“放风”时间迅速增加。以前看育儿书上说宝宝一天要进行3个小时的空气浴,我老嘀咕哪来那么多时间?!现在达成目标近在咫尺!
对于我一直希望和宝宝一起做的亲子活动,比如共同阅读、练习健身球等,以前总是做得有一搭没一搭。现在通过时间监测,我找到了几个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间段。经过几次试行,效果很好。习惯成自然,亲子活动终于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固化在宝宝的时间表中了。
标注优先级 斩断“垃圾时间”
时间管理最著名的“四象限”法则,将每天的事件以“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分类。在产假期间,我希望至少达成两个目标:建立高品质的亲子关系和产后体能恢复。由此,我重新将日常事件进行分类。
A类为“重要且紧急”事件,由于影响大、重要性高,必须第一时间优先处理。我作为新手妈妈,由于经验不足,不管是宝宝莫名的夜哭,还是满身的痱子,都会引起我很高的警惕。A类事件越多,精神越容易紧张。但相信随着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增长,标注为A类的事件会逐渐减少。
B类为“重要但不紧急”,我的健身计划和阅读育儿书即属于此类象限。B类应当在所有象限中占据最高比例,才是一个健康的时间安排,但恰恰是由于并不紧迫,而往往被忽略。
无论是臃肿的身材,还是育儿知识的匮乏,都大大打击了我的自信心,让我陷入无力感。所以,我决定无论再忙再累,每天都必须抽出至少一小时做瑜伽和补充育儿知识。我向家人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坚持完成B类任务,让我觉得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
C类为“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因为“紧急”,所以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比如“网购”就是个吸时间的“黑洞”。宝宝的到来,自然需要添置很多东西,家庭主妇的基因让我喜欢货比三家,往往一开淘宝,时间就飞速溜走——网购的事情就交给老公去做吧,快刀斩乱麻,而且还能让爸爸有参与感和成就感,何乐而不为?
D类则为“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我曾以为刷微信、微博可以让我了解更多育儿的知识,属于B类。但事实上网络上的育儿信息很多都自相矛盾,而且以碎片化方式呈现。更要命的是,东看西看的时间远大于“正事”,看累了刚想睡下,宝宝就嗷嗷哭着要喝奶了,所以我每天都挂着两个黑眼圈。对于D类事情,越早戒除,越能更好地适应新妈妈的节奏。
小结:
我曾以为,时间管理并不适用于新生宝宝,毕竟宝宝自己都没有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何从“管理”。但是,当我开始真正关注时间的使用,并重新以“新手妈妈”的身份来为生活标注优先级时,时间真的开始越管理越多!做一个淡定、从容的母亲,才是养育身心健康宝宝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