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民情服务处理机制的丹阳探索

2014-06-11 07:29童国祥
人民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四有民情党代表

童国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江苏省丹阳市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民需有人问、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帮、民忧有人解”的“四有”民情服务处理机制,对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行了有益探索,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民需有人问,倾听“零距离”

一是推行基层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实行“网格+网络”的服务管理模式。以村民小组、自然村或社区单元楼栋为单位,以100户500人左右为标准,将全市189个村(社区)划分为2300多个网格。推行“一网格一支部(党小组)”建设,选优配强党小组长,形成了每名党小组长(网格长)联系10名党员骨干、每名党员骨干联系10名普通党员、每名党员联系30名群众的包片包责模式。二是建立民情信息收集机制。有效整合辖区内民警、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化工作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聘请6000余名党员群众代表担任网格民情信息员,开展民情民意民需日常收集工作。通过民情每日巡查、经常性上门走访和民情日记制度等,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2013年以来,全市共收集民情信息10万余条,并且按要求做好分类梳理和归档工作,为服务群众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三是开展深入走访排查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走基层“结亲认亲、暖心连心”活动,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听群众诉求,访民间疾苦,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改变工作作风。

民事有人管,服务“零缺位”

一是强化服务阵地建设。打造市行政服务中心、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级综合服务中心三级服务网络。组织涉企涉民的41家服务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的问题。设立为民服务监督中心,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今年以来,市、镇、村三级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服务事项7万余件,办结率98.53%,市民满意率98.42%。二是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在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以“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争创满意窗口、争创优质品牌、争创服务标兵”为主题的“三比三争创”活动,深入服务对象查找本单位现有工作作风、方式方法与群众要求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做好群众工作、服务基层的能力。推行村(社区)干部规范化管理,妥善解决好村干部的报酬、出路等问题,调动村干部做群众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基层事务专业化管理,建立了200余人的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和民政协理员队伍。三是强化服务制度建设。建立镇村干部便民服务代理制度,明确村(社区)干部和蹲点机关干部的联系方式、职责分工及代理服务事项、责任人等相关内容,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建立健全群众诉求事项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提升服务效能。指导各村建立健全村委会工作、村民代表议事、民主监督、民主理财、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规范约束服务行为。

民困有人帮,关怀“零空白”

一是结对共建帮扶。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在农村开展村企共建、在社区开展共驻共建、在机关开展双结双建,围绕党建共建、精神文明共建、经济共建、爱心共建4个方面内容结对共建,促进了以党建工作资源为主的各种资源的加速流动,带动形成了千名领导干部联点、千个支部结对和百名“第一书记”蹲点、万名党员帮扶的共建格局。目前,全市102个机关部门先后结对1012户困难家庭实现“造血式”脱贫,帮助2800余名党员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二是志愿服务惠民。组织万名党员志愿者用爱心为社会添温暖。从思想政治、公共事务、民主监督、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等五大类32种岗位,对应组建800余支、总人数9800余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重点围绕群众需求,在党的建设、社会公益、城市管理、就业指导等领域,主动对接、提供专业对口服务,共提供志愿服务5000人次以上,为群众解决难题450多个。三是慈善捐赠解困。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成立了市慈善总会,开展“爱心至尚、善行丹阳”慈善捐赠活动,2013年共募集资金6200万元,发放扶贫帮困资金近千万元;由组织部门牵头设立“福彩红色公益行困难党员专项关爱基金”,每年拨付30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党员和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

民忧有人解,互动“零障碍”

一是党群连心“一室抓”。以“知党情、传民意、促发展、筑和谐”为主题,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建设了278个实体党代表工作室,把省、市、县、乡四级2000余名党代表全部编排到工作室,广泛听取经济、社会、党建等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从教育、卫生、农林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部门中选择20余名党代表,开通了党代表网上工作室,构建网上流程转办系统,实现了党群沟通互动“零障碍”。今年以来,全市共有856名党代表深入到各个工作室,接待走访党员群众近万人次,党代表为党员群众上党课200多场,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400多条,解决基层实际困难1200余件。二是矛盾化解“一线除”。积极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依托市大调解中心成立由政法、信访、司法、公安、民政等九个部门组成的专门调委会,并大力加强专门调委会实战能力建设。在全市组建了500多名专兼职的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直接深入到群众家中开展爱心服务。三是信息服务“一点通”。打造数字信息平台构建服务群众“快车道”,以丹阳电子党务平台、智慧社区、网上村(居)委会等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为全市20万户农民家庭建立家庭电子档案,给群众提供就医、就学、就业、计生及维权等服务。利用信息管理平台的信息采集、数据统计、短信互动、网上办事等便捷功能,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办理、解决,实现了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困难的愿望。

(作者为中共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

责编/徐艳红 美编/于珊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有民情党代表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