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源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贯彻这个精神,新教材作了很大的改动,更为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信息技术教师上好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伴随着我市生本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作为一个基层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经历了四个多学期的初中新课程教学实践后,发现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需要教师作多方面的努力,下面就如何上好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主题新、内容新、方法新
新颖的新课引入和精彩的教学主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铺垫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上一节好课的基础,课堂要有一点“新意”,还可以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有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新鲜的东西,举一些最近最新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比如必修教材第一节课是以北京申奥成功的案例引入,如今申奥已过去那么多年,奥运会都快开始了,如果再举这个例子就不太恰当。但是注意不要脱离教材,脱离新课程标准,一定要以教材和课标为基准。教学实例一定要注意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同时,课堂的“新意”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如果在教学中仅仅简单的冠以“任务驱动”,就如平常一样“讲—练—”,那学生也肯定不会很好的坚持一节课的。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如果大部分学生对你的课不够专注,那么可能是你的教学设计有问题,这时候就要求你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适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接受新的知识。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到自己的授课上来。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觉得课能听、好听,想听。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精心准备每一个练习,估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估计学生会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除此之外,还给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了有难度的练习,尽量保证所有学生能完成正常的课堂练习,而同时一部分优秀的同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每一堂课结束,我还会记下每个班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便调整下一堂课的教案。
很多教师在讲完知识点后,就仅仅说了一声“剩下的时间,你们自己练习吧!”。这样学生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该如何消化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听话的学生可能自己练习一下,但大部分学生在剩余的时间会做什么?玩游戏!这导致了学生宝贵时间的虚度。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生的练习中明确任务,也就是尝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讲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让学生设计一份报纸,一个通知,写一篇日记,画一幅画及修改一篇文章等。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要设计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任务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只有了解了任务设计的意义、目的,把握好任务设计的方法,精心构思和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任务,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达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
三、重视课堂评价
信息技术新课程对评价非常重视,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与学,其中,尤其重视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由此来检查学习效果、增强过程体验。在上信息技术课课时,一些老师主要通过演示学生作品即终结性评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评价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对学生提出批评性意见,因此大都笼统的用“非常漂亮”、“很好”之类的赞扬来评价。其实学生初次作品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文字格式不一、颜色(如浅绿色)太刺眼、太多图片充斥在作品里,不协调。对于任务教学过程中小任务所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也要对全体进行评价,不能只对好的进行表扬,而对那些做的不好的反而为了逃避而一带而过。没有完美的课,有瑕疵的美才是最真实的美。在一节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真正落实着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个教学总目标。
四、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有的老师并不重视自己教学中的操作习惯,如给文件或文件夹改名时随意输入没有意义的名字;在文档编辑后退出时,提示是否保存,教师点“否”。这些操作潜意识下都会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会造成学生今后的行为不规范的操作习惯。要让学生喜欢,教师要有讲究一定的上课艺术和策略,尽量让语言简练、清晰、规范、有亲和力,不能太随意。同时还需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如鼠标还是鼠标指针、窗口还是窗体、菜单还是命令等要区分开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非常明确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在研究、解决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获取有关信息,有目的地经常上网搜寻信息或阅读有关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电子读物信息。能经常根据获取的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处于“否定之否定”的状态,因而做到与时俱进。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总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使之养成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信息工具、媒体等渠道来开展学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