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彩萍
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的话精当地阐明了创作和阅读的过程与原理,其中心是一个“情”字。为发掘文中蕴含的情,必须从“披文”出发,剖析语言文字。而阅读是一个双向活动,在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脉络后,还必须进一步体会作者为情造文的匠心独运,真正达到“语言文字训练” 的目的要求。
一、通过诱发想象,深化情境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存在。”语言文字是对情境的描述,读者与文字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得靠再造想象来作桥梁。凭借想象,将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叙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情境的阅读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以加强语言感受,促进形象感染。
1.提供表象,想象情境
学习有些课文时,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就应提供表象,让学生凭借表象进行想象,进入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中。如《海滨小城》一文中的“桉树、榕树、凤凰树”等亚热带植物,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在大脑中难以形成确切的形象,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就应出示相应的植物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配合讲读,演示画面。在提供的表象诱导下,进入课文情境。凤凰树花开如彤云,榕树的枝繁叶茂在学生的脑中留下印象,从而加深对海滨小城美丽的理解。教《地道战》,给学生画一张任丘地道切面图,让学生对地道式样和特点有形象认识。
2.联系生活,体会情境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想象,把文中所描绘的生活与自己经历过、体验过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丰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通过想象进入“共鸣”阶段,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唤起对语言的感受力,使形象在头脑中鲜明起来,犹如身临其境。如《麻雀》一文写道:“老麻雀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 “它小小的身体发抖,发出嘶叫的声音,它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种场景在生活中一般很难见到,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过的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碰到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就会蓬起全身的羽毛,翘起屁股,像老麻雀那样。呆立不动,准备搏斗。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场景自然就浮现在学生眼前。由熟知的事物来联想,补充文中的形象。
3.替换角色,感受情境
有些课文由于当时环境,社会背景不同,与学生的思想距离较远。教师应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感情,领悟人物的思想。例如《小珊迪》一文,学生对于作者到小珊迪家中并答应照顾他的弟弟这一转变不理解。教师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我”,看到珊迪被马车轧断腿后躺在床上即将死亡,会想些什么?“珊迪真可怜,靠卖火柴过日子,又被马车轧断腿,真是雪上加霜。”“我错怪他了,他不是那种人。”“珊迪在急需钱时还叫弟弟来还钱,多么诚实。”看到这想到这,教师又问学生会怎么做,学生会发自内心地说:“安慰珊迪并送他去医院。”“还会答应照顾小利比。”通过替换角色,融情于景,在想象中深化情境。
二、通过感情朗读,感悟情理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把情感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就应从朗读入手。听别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使人入情入境;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别人听,也是一种美的欣赏,使人达到“情自口中出”的境地。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各种方式用丰富的感情朗读课文,声声动情,入情入理。例如《再见了,亲人》三部分都由话别引出发生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荡气回肠的往事。
1.自读悟理
学生通过初读,明白老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昏倒在路旁,为救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而牺牲,她没流泪;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现在又拄着双拐,送了一程又一程。她们与志愿军之间的感情可真是比山高,比海深。学生自读课文,明白了人物之间的感情很深。
2.赛读悟理
在初读的基础上,学生争着赛读,并评出最佳人选,教师进行讲解:“从她读书声中感觉到老大娘不顾自己,一心想着志愿军战士,比妈妈还要亲。”“他把小金花听到妈妈牺牲时的坚强,和与志愿军惜别的依依不舍完全表达出来了。听了,我也想哭。”“听了她读的,我眼前浮现出大嫂在弹片纷飞的前沿阵地挖野菜,拄着双拐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动人情景。”……
3.分角色读悟理
当全班的最佳角色分配读完后,学生对全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了志愿军战士付出了血的代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三、通过品析文字,体验情感
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是作者情感流露,心理升华的产物。作者将浓厚的情感渗于字里行间。教学时应抓住关键的词句引导品析感受其精妙,领悟其佳处,把握其规律,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加深对课文语言美、形象美的感受。
1.抓住关键,感悟体验
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可以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中感人至深的内心和外表的描写。从“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险恶和痛苦情景;从“忍不住不看”,看到战友面临着危险;从“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动也不动”,看出邱少云的意志坚强;从“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他“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看出邱少云惊人的毅力,以及他为了赢得战斗胜利,严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这看似矛盾却震撼人心的描写,抓住关键点进行理解,学生被邱少云的伟大形象和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所深深感动,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设疑解惑,促进思考
特级老师薛法根在执教《卧薪尝胆》时有一教学环节,课文中有一句话:“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薛老师把“才”字换了一下前后位置,变成:“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回到自己的国家。”通过朗读,让学生说说对这两个句子的理解。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老师改过之后的句子让人感到:勾践在吴国的三年很轻松,不显得时间长。而课文中的句子让人觉得,勾践是在历经磨难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的国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时间都是三年,为什么改动之后时间显得短呢?课文中的一个“才”字说明勾践在吴国做奴仆的三年是度日如年,是痛苦的,是屈辱的。在比较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为什么勾践在回国后能“发奋图强”。
薛老师主动设疑,在“有意”中自然地“无意”地解决难点,不着痕迹。
情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阅读能力。赞可夫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