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梅,代喜平,卢爱丽,高红霞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006)
《灵枢·根结》:“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繇”通“摇”,故骨繇又称骨摇,是指骨节弛缓不收、动摇不定的意思,其特点是足能伸而行不稳,手能举而抓不准,与现代医学中共济失调的表现相符。具有“骨摇”这一特点的疾病可见于多个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在遗传性共济失调中较为常见。西医目前对于该类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中医的辨证论治有其自身的特色,现回顾性研究24例具有“骨摇”特点的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中医证候特点分布规律。
收集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患者24例。年龄分布在10~62岁之间,平均年龄(32.08±13.77)岁,男11例,女13例。其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21例,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3例。上述病例中16例有明确家族遗传史。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以行走不稳、摇摆不定、动作笨拙为主要表现;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及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符合基因诊断;无严重呼吸、循环、代谢和消化系统疾病。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全面采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中医临床资料,依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以及《中医诊断学》[1]提取证候要素,制定调查表格,调查表填写正确完整,用SPSS 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中医证型分布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表1 24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常见中医症状出现频率比较
对24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舌象出现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舌象主要以舌质淡(84%)、舌质暗(50%)、舌体瘀斑(42%)、舌质红(25%)以及舌体胖大(5%)为主,舌苔的出现频率分布主要为舌苔腻(58%)、舌苔白(21%)、舌苔厚(21%)、舌苔黄(13%)和舌苔少(13%),脉象主要以细脉(59%)、弦脉(17%)、滑脉(13%)、沉脉(5%)为主。
从中医证型分布状况来看,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最多(38%),继之为脾肾不足证(21%)、肝肾亏虚证(13%)、虚风内动证(9.0%),脾肾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肾精亏损证、心脾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血瘀证所占比例均为5%。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以共济运动障碍、辨距不良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及脊髓、小脑、脑干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三大特征[2],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从本组遗传性共济失调病人排在前3位的中医症状依次为:走路不稳、运动迟缓、动作笨拙,上述症状在24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中全部出现,符合“骨摇”的基本症状特点。所谓“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髓海、筋骨、清窍失养,故见走路不稳、运动迟缓、动作笨拙;而《灵枢·经脉》中则提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病则舌强语謇,出现言语迟缓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由此可见,“肾精不足”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本病机,这与路凤月等的观点一致[3]。陈金亮等也认为,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病机当为肾精不足,奇经亏损[4];其次,从出现频率大于20%的中医症状来看,主要体现了肝肾亏虚(如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肢体颤动、视物模糊)和脾肾亏虚(如倦怠懒言、肢体乏力、肢冷畏寒、肌肉萎缩、面色白光白)的症状特点。
本组遗传性共济失调病人的舌质以淡、暗、舌体瘀斑为主,舌苔以腻、白、厚为主,脉象以细、弦、滑为主。从舌脉可看出,本病在本虚的同时可兼有痰瘀之象。
中医证型以肝肾亏虚证最多,其中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证占38.0%,肝肾亏虚证占13.0%,其次为脾肾亏虚证21.0%,此证型分布与中医症状分布一致,可见肝肾亏虚证与脾肾亏虚证为遗传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且在肝肾亏虚基础上易合并痰瘀阻络。
遗传性共济失调可对应中医病名中的“骨摇”和“肾精不足”,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基本病机,肝肾亏虚证和脾肾亏虚证是最常见的证候,因此“补肾填精”可成为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的重要切入点,可根据辨证特点偏重补益肝肾或脾肾,辅以涤痰通络。同时,由于该研究纳入的病例数不多,对该病中医证候特点分布规律的结论仍需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分析和验证。
[1]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6-129.
[2]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6.
[3]路凤月,马芳放.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从肾论治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86.
[4]陈金亮,王殿华,李永利.补肾填精调补奇经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25 例[J].四川中医,2005,2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