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周
古人治玉用“琢”、“磨”二字,而非今天我们常说的“雕”、“刻”,这无疑最为形象地表现了玉器制作过程的缓慢和精心,绝非一蹴而就那样简单。从打磨石器到出现了专门的琢玉之术,制玉工具、制作工艺在此后绵长的岁月里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然而,不管怎么进步,在电动工具发明之前的数千年时间里,古人制玉的工艺并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与今天相比都是原始的。
不禁惊叹,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古人凭借了怎样的力量、用了什么特殊的方法制成了璀璨夺目的美玉?在作坊遗址尚未发现的情况下,依靠明清以来极为有限的资料记载,再通过古玉表面琢磨痕迹的观察,或许能揭开古代制玉工艺的一些神秘之处。
砂子产生的奇迹
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原始先民可能就觉察到了砂子的神奇。他们发现,用麻绳或粗石掺和砂浆,不仅可以将石头切剖规整,还能磨制精细、抛光抛亮。同时,用尖状器蘸着砂浆还可以在器物上打出孔洞。由此,砂子的磨削作用被越来越熟练地应用,为玉器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的“错”指的是磨玉用的粗石,而“攻玉”的“他山之石”指的就是解玉砂。解玉砂的媒介作用十分见效,有了它,工具的软硬也不再是问题,除了硬碰硬外,麻绳、皮条、竹管、骨管等各类软工具都可以借助解玉砂来实现玉器的加工。
最初人们使用的解玉砂可能就是在河岸边随机取得的,粗细不均,但硬度比玉要高。在治玉的过程中,性脆的砂子逐渐被磨削,变成更小的颗粒,逐渐地,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筛选不同大小的砂粒,也就是分选解玉砂。较粗的用来开璞、成形,较细的则用来雕纹、抛光。治玉的各个环节就是利用不同粒度的解玉砂来完成的,最终制成了精润光滑的玉器。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玉新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旋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可见,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解玉砂都是治玉的必备材料,只是其材质本身也在经历着不断地分选、细化,以至最终还可以依靠人工合成。
万变不离其宗
在玉器的加工制作中,有五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开料、成型、花纹、钻孔和镂空、上光,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复杂而神秘。然而,看似不可思议的事物背后,总会隐藏着一些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治玉也是如此。究其根源我们会发现,一切复杂的工艺都是从简单的工具、工序开始的,铁杵磨针,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再经过工匠巧思不断融入,最终造就了鬼斧神工般的玉雕佳作。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一些治玉工具和工序说起。
砣具
砣具是一种圆盘状的工具,大小厚薄各不相同,边缘也有平钝的差异,盘体后以一根圆杆与砣机的旋转轴相连,这是制作玉器最为普遍的工具。根据古玉表面残留的痕迹可推测,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所使用的砣具大致有五种:大砣、细砣、宽砣、斜砣、平砣。大砣用于切割,细砣雕琢窄细的阴线纹,宽砣琢磨浅而宽的线纹,斜砣雕琢坡面式的宽线纹,平砣则用于阳纹周边的压地。
线具
线具包括软性线具、金属三角棱条状工具和金属薄刃线状工具。由于每种线具的材质和形状不一样,在古玉上留下的制作痕迹也各不相同。软性线具拉切时,线绳会随着拉力大小或玉质疏密的差异而产生波动,在切割面往往留下凹凸对应的现象。金属三角棱条状工具用于镂空,使用时固定在弓形把手两端,玉工手执弓把来回拉锯,透空处的末端呈三角形收尖状。金属线具则常在切锯面留下细密的直线痕迹。
管具
管具有小管、中管、大管三类,各有不同的功能。小管用于打孔及高浮雕纹饰的减地,中管用来制作环形器的中心圆孔,大管则用于钻磨玉璧的外廓。管具的使用方法有单向管钻和双向对钻,由于玉料会随着旋磨耗损,或者因为双向管钻对接整齐与否等缘故,孔径会产生宽窄变化,形成喇叭孔或不平整的台阶现象。
桯具
桯具是一种实心的锥状工具,主要用于系带孔、器内镂空及强化浅浮雕纹饰等工序,使用时有单向和斜向对钻两种方式。受桯具的形状特征与玉料耗损量由上向下递减等因素的影响,桯钻圆孔常有上大下小的喇叭孔现象。
镂空工序
镂空是去除部分玉料以突显玉器造型和纹饰的工艺技法,为玉器制作的重要工艺之一。各代玉器镂空的用意各不相同,透空位置亦有不同,工具和方法更直接影响着各代玉器的艺术效果。
商代玉器镂空的目的是凸显器物造型,镂空部位大多位于器物边缘,制作工具有砣具、桯具和三角棱条状工具,所产生的透空形状与此时期的纹饰一样刚劲有力。西周玉器往往以镂空来区隔器表上的线纹,突显复杂的纹饰组合,由于以桯具配合三角棱条状工具琢制,透空处状如逗点,这也成为西周镂空最显著的特色。汉代玉器的镂空是以管钻打孔配合金属线具制作而成的,将镂空融入造型之中,一方面使平面立体化的动物造型更加生动有力,另一方面也用精熟的技巧营造出虚实相映的美感,使镂空由技进于艺。
给力的砣机
砣是治玉的决定性工艺环节,从某种程度来说,砣技的先进与否决定着玉器工艺的发展与进步。砣机正是治玉工艺最得力的一个工具,它的出现推动了玉器工艺从石器工艺中彻底分离出来,也是治玉工艺走向独立手工业的重要标志。
砣机即磨玉机,清人称“水凳”,明人称“琢玉机”,玉工也会称其为“砣子”、“铊子”。砣机究竟产生于何时何地已不得考证,古籍记载很少,我们从《天工开物》、《玉作图说》等明清书籍插图中看到的它的基本结构与上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的“水凳”十分接近。至少从夏商周时期的玉器做工来看,毫无疑问当时已用砣机来雕琢玉器了,只是当时的砣机或许还不如隋唐以后及至明清时期的砣机那样高效先进,但估计在机械原理上应该是一致的,大同小异而已。
从明清时期到近代,砣机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主体是一个横向工作台,台上架有一根旋转轴,轴前端连接砣具,轴上垂系绳索,绳索下端连接踏板。玉工治玉时坐于高凳之上,手持玉石置于砣具下方,以水蘸取解玉砂涂抹于砣具边缘和玉料表面,双脚踩动踏板带动轴和砣具来回转动,磨耗玉料以达到雕琢的目的。砣具旁边架设弧形侧板,遮挡飞溅的碎屑,玉工在琢磨过程中不时用水清洗,让碎屑顺着倾斜的底板流到桶里。
历代玉人对砣机进行过无数次改进,使其成为了第一流的碾玉设备。从几式到坐式,从青铜砣头到铁制砣头,性能不断提高。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听见砣机发出的瑟瑟琢磨声,只是过去的木质砣机改为了铁制,足踏板也由电动设备替代,自流水装置也省却了手工蘸砂浇水的麻烦。工艺技术的进步自然不在话下,但美轮美奂的玉雕作品依然离不开那个最给力的砣机。
玉作图解
目前我们可以见到的介绍古代玉雕工艺流程最为详细的资料,就是清末李澄渊所作的《玉作图》,此为李澄渊于1891年应英国医生毕索普要求而作的。他“历观玉作琢磨各式绘以成图”,每图附文字说明,不仅画了玉人劳动操作的场面,还将重要工具一一注明。其中将玉雕工艺分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碢(砣)、冲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碢、皮碢等13个工序。可以说,这是一部玉器制作的连环画,也是一部纪实的工艺图书,让我们得以了解清末北京玉作的主要设备及基本工艺。
捣沙、研浆:用筛子将沙子分成不同的粗细类别,再将筛好的沙用水泡着,泥巴之类的杂质就会随着水漂流出去了。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解玉砂。
开玉:所用工具主要为金属锯条和黑石砂,两人一边拉动切割,一边加解玉砂浆。
扎碢:利用砣具将玉解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粗具雏形。
冲碢:将方块或方条玉料的边角磨平、磨圆。
磨碢:主要是将玉器表面的小坳砂痕磨细,可发出温润的光泽。
掏堂:主要是挖空容器的内部,可分为多个工序。首先,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称作“玉梃”。此时就得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振锤取出玉梃,因为如果力道不对,不是玉梃取不出来;便是整件玉器碎裂。接着,再以弯形的扁状的锥头慢慢琢磨,掏空玉器的内膛。
上花:用各种小型砣具在玉器表面琢磨花纹。
打钻:对于一些需要镂空、钻孔的玉器,这是一道重要工序。一般是用弯弓锯带动金刚钻或普通的桯钻钻透花眼。
透花:需要镂雕的玉器,一般先用管具透眼穿孔,再用弯弓锯加细细的解玉砂顺着花纹底稿镂空成形。
打眼:这是针对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不方便手拿打孔的小件玉器需要打眼时所用的特殊技巧。将器物放入大竹筒中,内放水和稳定玉器的数块孔板,再用崩弓带动金刚钻头打孔。
木碢:把已雕琢好的玉器外表仔细磨光,木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皮碢: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最后工序,抛光上亮,呈现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