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
印香炉是熏香炉的一个特殊品种。
宋代的印香炉,如同今日烙饼用的平底锅,上加镂空盖子,炉底有支脚,样子较笨拙。宋代的洪驹父著有《香谱》,其中“香之事”部有“百刻香”一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然一昼夜乃已。”由此可知印香炉不仅具有香熏作用,还兼有计时的作用。同一本书里的“香篆”条云:“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钦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经者。”“香篆”的尺寸、厚薄,字画雕刻的宽度、深度在其他条目里有明确的记述。依此来看,这个“香篆”就如同一个印章,把“香尘”(即香料粉末)填入香篆所刻的笔画中压实,磕出后就是要燃用的印香。到了明代,“香篆”已改用金属制作,且改刻篆为镂空,体积也更加小巧。由于这种变化,“香篆”之名也逐渐被“香印”所取代,这“香篆”、“香印”实际都是印香的模子。
清代中晚期,黄铜、白铜质地的印香炉颇为常见,最普遍的形制是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炉身一般有三层或四层,顶盖常有“福禄寿”、“踏雪寻梅”、“携琴访友”等镂空图案,精巧雅致。全炉几层套在一起,严丝合缝。有些印香炉若做工考究,其炉身四面还会分别刻有真草隶篆各体书法,以及古鼎文玩和古泉之类的图案。它通常有多层,从下往上依次有一层储放芸香屑(香料),一层摆放香铲之类的“迷你”工具,一层燃香之用(下垫香灰)。如果炉盖也算一层的话,那么这一层必定是镂空的,燃香时,香的烟气于此徐徐散出。印香炉与其他香炉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所燃之香,既非线状,也非环状和塔状,而是图案状或篆字状的,因此印香炉,又叫篆香炉。实现这个功能的关键在于印香篆模——一块厚不过四毫米的金属板,它被镂空雕成篆字或其他吉祥图案,回环连绵,贯通始终。使用时,将芸香料铺设其上,轻压香料,刮去多余,然后提取篆模后,便形成绵延连贯的“香篆”了。奇妙的是,燃烧后残留的香灰,仍是一幅美丽的图案。当然,想要做一个完整的“香篆”,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极大的细心、耐心和反复操练得来的经验。
关于印香炉的制造工艺,历代文人有所总结。明人周嘉胄《香乘》、高濂《遵生八笺》均载有“香印”图式。晚清光绪年间,江苏南通人丁月湖(1829年至1879年)设计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印香炉,并编谱成书,使印香炉作为精雅之物开始广为流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里说他“工于书法,善画竹石,对金石篆刻有较深的造诣,在近代南通颇有声望”。他一生不求仕进,而“博涉经史,善诗古文辞,多能艺事,尤以书画擅名”(《印香图谱》潘逢泰序)。他在《印香炉图谱》里设计了造型丰富的各式印香炉,有秋叶形、竹节形、海棠形、菱花形、梅花形、花瓣形、瓜形、如意形、古琴形、古币形、瓶形、钟形等百余种,篆模则有“虚心”、“云鹤”、“直上青云”、“姻缘一线牵”等,奇巧构思,令人叹为观止。他把印香炉分作方便打开与合拢的数层,最下一层安放香铲之类的小工具,中间一层存放香料,制作和焚燃篆香则又在其上(这一层里总是备好香灰的)。这种设计,既把各种工具紧凑、和谐地聚拢一处,又使印香模与香炉的设计配合得恰到好处。
山东博物馆收藏有四件印香炉,为黄铜或白铜质地,光洁亮丽,炉盖镂雕精美的图案,炉身四面雕刻的博古纹饰更显文人气息,香炉内部的香篆印模、香铲、香压等工具齐全,保存完好。这四件当属印香炉中的佳品,应为旧时山东胶县一带富商、官宦之家的文玩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