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岚
【摘要】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是一组充满了爱的气息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纯纯的友情,浓浓的亲情,暖暖的民族情。
【关键词】教学;思考;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当我给孩子们上一篇小诗歌《假如》时,临近课堂尾声,我与孩子们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课文里的小女孩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借助神笔完成了哪几个心愿?
生:小作者用神笔给窗前瑟瑟发抖的小树画了一个红红的太
阳,让小树快活地成长。
生:小作者还用神笔给树上的小鸟画了好吃的谷粒。
生:小作者还给残疾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师:是啊,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人、许多的事值得我们去帮助,去关心。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实现什么心愿?
生:我想为灾区的小朋友画一座永远不倒的学校,好让他们每天都能和我们一样快乐地学习。
生:我想给街上流浪的小狗、小猫画一个温暖的家,让它们不用再到处流浪。
生:我要给地球画许多的绿树,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有更新鲜的空气。
这时,我观察到有一个小朋友的小手放下又举起,举起又放下,她似乎想说些什么,可又有些胆怯。于是我主动邀请她回答。
师:来,王莉(化名)你能说说你想用这支马良的神笔画些什
么?
生犹豫着,鼓起勇气: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自己画!
生:什么!哈!哈!她怎么给自己画东西?
……一时间教室里炸开了锅。我一下子明白了小王莉的想法。于是我就走到她身边,帮她解围:同学们,你能关心别人,这说明你有一颗大大的爱心,但是关心自己也没有错,这是一颗小小的爱心呀!王莉你说说看,你想给自己画什么?”
生:我如果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自己画一个健康的爸爸和妈妈。
……全班一片讶然,孩子们疑惑地看着王莉。我的心也为之一颤,这个傻孩子,为了隐瞒她可怜的身世,我和班主任从来没有对班上的孩子说起过,而就在今天,她竟然自己主动地说了出来,看来她是太想用神笔给自己画出健康的爸爸妈妈了,对于这样的愿望实在是太迫切,太渴望了。于是,我征得孩子们的同意后,向大家介绍了她的情况:“王莉的爸爸是和我们课文中西西朋友一样双腿残疾,靠一块滑动的板行动。妈妈因为从小有病,仅仅只能认识王莉,而不能带给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现在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还想画些什么?”
生:如果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王莉画一幢漂亮的房子,送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生:我想给王莉画很多儿童公园的游戏券,我要陪她一起玩儿。
生:我要给王莉画很多的书,让她能够畅游在书海里。
生:我要画一个快乐的生日会,因为王莉一定没有过过这样快乐的生日。
生:我要给王莉画一个快乐的童年。
生:我要给王莉画一个保镖,谁欺负王莉,他就出马。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让课堂变得生动,变得精彩,变得温情融融。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它突如其来、懵懂闯入,常常令我措手不及。我曾因为面对许多意外没有把握,或者没有好好利用而遗憾,更因为常与意外相遇,创造的火花在意外中汇成的精彩而欣喜。我们的教学存在“意外”,而且就是因为“意外”才能称为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不及时把握,那么他就会在平淡中失去,学生就不会有更大的思维空间,更不会碰撞出这么多闪光的情感火花。
今天的这节课,大大超乎了我原先的课堂预设,远远高出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个课堂教学的意外,不但让孩子们有了更加深刻的亲情教育,懂得了关心别人的同时,还应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更让我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一、倾听学生—小意外中萌生大收获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生命体验的交流场,倾听是师生间内心的相互呼应。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意味着理解、尊重,意味着接纳、期待。他的意义远不止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更多的是对他们人格的尊严。通过临时变换教学方式,让这个不幸的孩子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虽然没有保留住孩子的秘密,但却真正保护了小王莉的自尊,更提升了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让所有同学学会了关心与珍惜。倾听小王莉的心声,让她的真情如涓涓流水般流淌,倾听孩子们的一个个替王莉所设想的主意,他们的发言犹如夜空中那闪烁璀璨的星星灿烂夺目。倾听他们的发言,我才发现他们制造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但正是这个“意外”,让这堂课洋溢着最贴近、最感人、最温暖的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倾听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里对王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更渴望对她有所关心,有所帮助。这样的发言不仅让孩子们有了更真切地体会,更让小王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与欣然。这样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
二、交流畅想—小温情中孕育大爱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狭义上的学习,而是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熏陶人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假如》这篇课文要达到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有一颗爱心,学会关爱他人。在我的预先设计中,我根本没有考虑到王莉会这样有勇气地坦言,这样迫切的心愿。出乎意料之外的环节,让我从束手无策中豁然开朗。我担心小王莉因为自己的身世曝光而自卑,我更害怕同学们因为以后知道了王莉的家庭情况而瞧不起她。可是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王莉主动地袒露心声,同学们由衷地交流祝福,让这个课堂充盈着暖暖的爱意,让这个教学更加的真实有效。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这样的意外环节,学生可能也只会人云亦云地说说对流浪的小狗、乞讨的人们的帮助,这样的爱远远的、高高的,有些飘渺,有些空泛。但是当我引导学生说说对小王莉的帮助时,孩子们却有了更多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心意和想法,让说者为之动容,听着为之安慰,一时间这枝神笔似乎有用不完的魔力,孩子们为能帮助身边的小伙伴而欢喜雀跃。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的过程中课堂萌生出浓浓的温情,折射出暖暖的大爱。
三、关注同伴——小集体中催生大关注
当今的社会,孩子们被暖暖的爱、甜甜的情所包围,即使在课文里学到的,从电视里看到的,毕竟还是和自己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要转化成实际的行动,毕竟也有一定的实际上的操作难度。当孩子们意外地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就有这样需要我们关心的人,孩子们希望能够帮助她的激情瞬时被点燃了。孩子们开始去关心小王莉,从《假如》的设想中延伸到了生活中切切实实的问候与帮助。在语文课后,同学们会时不时地围在小王莉的身边和她聊天,会带来一个玩具,会送上一本书籍,会邀请小王莉参加生日会……这是上这节课最大的收获,因为孩子们懂得了关心身边真正需要关心的同龄人,再也没有假如,有的只是那一双双充满温暖的友谊之手,那一颗颗真正付出的诚挚之心。
来自生活的才是最真实的教材。小王莉的故事给孩子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就在这样的微感动中坚守着语文课堂带给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编辑:毕力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