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语文课

2014-06-10 16:45周凌
课外语文·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吸引丰富感染

周凌

【摘要】写文章需要情感,学好语文更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情感态度决定了其语文成绩的优劣。所以,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用教师广博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用教师充沛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吸引;丰富;感染;爱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大概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讲解课文,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学生不爱听讲,在下面做小动作:有的在偷看课外书,有的说悄悄话,有的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让上课的教师气愤不已。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孩子存心要跟你作对,只是从一个侧面说明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罢了。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从自己入手,让学生喜欢你,崇拜你

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位语文老师,学生都非常崇拜他,因为他教语文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手绝活——对教材很熟,上课的时候读课文不用翻书,张嘴就背,连每段从第几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一清二楚,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崇拜得五体投地。而且,他还和我们打赌:如果我们能发现他有背错的地方 ,那么全班可以一星期不做作业。这可让我们乐坏了。几乎每一天,我们都热切的盼望语文课的到来,真可以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几乎每一节课,我们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有漏听的错误没发现。结果整整一年,居然一次错误都没被我们抓住。可是,我们在惋惜之余却发现:每个人听课专心了,语文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了。这其中的乐趣让我们十几年后仍津津乐道。

后来,自己从事了教育工作,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更深入了。我发现,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是没有区别的,他们都同样希望遇到一个优秀的老师。

那么,学生到底喜欢、崇拜什么样的老师呢?

首要的一条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卓尔的能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这个老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领域非常精通,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清楚。为此我们就要非常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不用去看书,我们都能够侃侃而谈,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同样重要。

二、从课堂入手,让课堂焕发出光彩

(一)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

课堂应该是学生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学科本身的要求。其实对于学习,首先吸引学生的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温馨的课堂,只有在充满温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师生的情感才能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才能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给思想松绑,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独特个性的课堂

记得钱梦龙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是啊,当语文教学背负诸多人为的压力时,原本富有内涵的语文在“听话”教育、“实用”教育面前变得面目全非了。为了分数,逼迫学生去做机械练习。在机械的操练中,学生可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他们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全部灵性。得到的分数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当我们沾沾自喜时,却不知已经失去了语文的根基。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是枯燥着语文的枯燥,我们是痛苦着学生的痛苦,在这种公式化的解读中,学生畏首畏尾、缺乏自由的精神空间。其结果必然是照本宣读,毫无乐趣,更谈不上兴趣了。

给思想松绑,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最能展现独特个性的课堂。语文是孩子的,语文是为了孩子的,语文只有融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才有意义,孩子只有融入了语文的精神世界才有收获。我们要帮助学生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徜徉在语文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释放自己的本真,在自由的空间里,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记得有一次我讲《天上的街市》这篇文章时,我问学生:“如果你正看着满天的星星,想象牛郎织女,他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有的说:“他们应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牛郎放牛,织女织布?”有的说:“我想他们应该可以生几个胖娃娃,一家和和美美?”有的说:“我想他们可以手挽手逛逛天上的街市,买点织女喜欢的东西。”……学生那精彩、充满个性的发言,令我不禁为之喝彩!通过这些回答,不需要我多做分析,孩子们自然明了作者笔下牛郎织女幸福自由的生活。给思想松绑,就要让学生带着机智去感悟文本,感悟生活。这种感悟不是靠老师提取出来交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的。这种发现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智慧去实现。只有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才能弥深。课堂上,我不断诱发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文本的境界,与文本畅谈,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背景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满灵动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涵咏、体验、诵读。记得教《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课文时,在让学生充分品赏、想象、赏图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情真意切地读,多元感悟地读,融会贯通地读,个性飞扬地读,出神入化地读。有的学生说:“黄山太神奇了,我都被它陶醉了,我要把我的这种感觉读出来。”有的学生说:“黄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杰作,我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的美景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要自豪地为大家读一读这黄山!”这时的学生,用自己充满智慧的感悟,读出自己的心境,物我两忘,与文本产生共鸣。到此时,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情至理顺,心到佛知,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火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我相信,这样充满智慧的感悟,一定能使学生精神生命的历程中开出净化心灵之花,结出陶冶情操之果。

(三)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①注重讨论,倡导小组合作。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不可能的,而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知识的获得更具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个人自读自悟无法完成时,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共同解疑,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作必要的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把读和议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自主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注重学生质疑,允许有“异样的声音”。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学要学到实处,问要问个明白。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的发言,切忌一棍子打死,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让他们的思维创造之花在心灵闪耀。

③注重阅读,品味语言。文质兼美的课文,不是教师用语言就能传达其神韵,只有教学生用一遍遍的朗读,用心去揣摩,才能细细品味语言内涵。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加给学生的,比如诗歌,如果教师一味讲解,反而破坏了诗的意境,越讲越糟糕,只有反复朗读,加以体味,感悟文字,才能获得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我要让我的语文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我要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吸引丰富感染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