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奉聚
摘 要:接触网线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气化铁路运行速度,通过分析线岔的特点,介绍线岔的施工工艺和安装过程中的控制重点。
关键词:接触网 交叉线岔 线岔施工
中图分类号:U2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053-02
电气化铁路线路站场一般设道岔达到转换机车线路的目的,满足机车通过线岔时受电弓能沿任一条接触线滑行。目前时速200 km及以下铁路,受电弓正常取流时高速顺利滑行通过一般通过新型交叉线岔,如果高速交叉线岔安装不符合要求,列车高速通过时,可能出现刮弓、刮网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因此高速交叉线岔是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控制点,在电气化铁路建设、维修过程中,交叉线岔处施工、检调工艺非常关键。
1 高速交叉线岔及其工作特点
接触网交叉线岔由两相交接触线、一根限制管和固定限制管的定位线夹、螺栓组成。
限制导管两端,用定位线夹固定在交叉点下方的接触线上,通过限制管将两相交接触线互相贴近,当上方接触线升高时,可用限制管带动下面的接触线同时升高,以消除始触点两导线的高差。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接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线岔分为圆管型限制导杆(YG)及T型截面型限制导杆(T型)。圆管型限制导杆(YG)采用牌号为6082的铝合金管,限制导杆接头、连接双耳采用不低于Q235A的碳素结构钢,螺栓、垫圈、销钉、开口销等采用不锈钢。T型截面型限制导杆采用T2纯铜,固定线夹本体采用牌号为CuNi2Si、材料状态为H150的铜镍硅合金,螺栓、垫圈、销钉、开口销等采用不锈钢。导杆接头、连接双耳、定位线夹本体和固定线夹等采用金属模锻工艺制造,碳素结构钢构件采用热侵锌等防腐处理。T型截面型限制导杆采用挤压工艺制造。
交叉线岔限制导杆长度由线岔距中心锚结的距离确定。当线岔距中锚(或硬锚)距离不大于700m时,9号、12号道岔选用L=1800 mm限制管,18号道岔选用L=2500 mm限制管;当线岔距中锚(或硬锚)距离大于700 m时,现场施工应根据线索的膨胀系数结合安装时的温度计算确定,即根据安装曲线或安装位置表格确定。限制导杆安装间隙需保证一支接触线抬高15~20 mm的技术要求。
2 接触网交叉线岔施工工艺
线岔分为圆管型限制导杆(YG)及T型截面型限制导杆(T型),适用于不同的安装位置和运行需要,但施工工艺基本原理相同,一般施工工艺如下图:
2.1 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指南要求,检查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安装完毕并达标,道岔处定位装置及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提前向线路临管单位运输部门提报封闭要点施工计划,施工前对所需材料其进行外观检查,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2.2 复检精调腕臂及承力索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用激光测量仪检查腕臂顺线路偏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 mm,如未达标,松开承力索支撑线夹螺栓,调整腕臂达标,达标后,将螺栓用梅花扳手拧紧,并用力矩扳手检测达标。作业车上作业人员检查工作支与非工作支承力索间距,间距不得小于50 mm。交叉道岔处两承力索交叉点间距不应小于20 mm。如出现间隙过小、摩擦现象,应调整分开。
2.3 复检精调导高和拉出值
作业车移出定位点,地面作业人员用激光测量仪检测定位柱两导线的导高和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利用作业车精调达标。渡线抬高量先用临时吊弦调整到位后,再根据实际长度预置安装正式吊弦。
2.4 检查无线夹区、精调交叉吊弦
用激光测量仪检测无线夹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调整达标。用激光测量仪检测交叉吊弦处的导高,并精调达标。个别不合适的吊弦先拆除,暂时用φ2.0铁线调整到位,并测取吊弦长度,以便预制更换。一般情况下正线道岔需安装交叉吊弦,站线道岔不需安装交叉吊弦,具体由施工图图纸确定。交叉吊弦应采用滑动吊弦。交叉吊弦安装见下图(图中交叉吊弦纵向距离a=ΔL+200 mm,ΔL为正线与站线接触线随气温变化偏移量差的最大值)。
2.5 模拟冷滑
道岔定位安装调整结束后,制作受电弓动态限界(包络线)检查尺安装在作业车上,模拟受电弓检测定位装置、岔区接触悬挂。模拟冷滑沿正侧线正反方向在岔区范围内各滑两遍,正线通过时,受电弓不应接触侧线接触线,进出侧线应转换平稳不得有脱钻弓及硬点现象。
3 施工安全控制重点
首先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配齐配强安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卡控重点,落实安全措施和人员;第二要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参建人员掌握线岔测量、安装、调整过程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第三参加施工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齐全、规范,防止高空坠落;第四安装或调整线岔要有施工计划,设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人员,杜绝无计划、无防护入护网施工;第五确保轨道作业车运行安全,认真检查车辆三大件,确保启动、制动、风管、防溜设备正常,防止溜车脱线。第六接触网停电要彻底,封线位置合理,防止感应电伤人。
4 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4.1 确定限制导杆的安装位置
线岔的安装应能保证在平均温度时,限制导杆中心与交叉点重合,高于平均温度时向下锚方向偏移,反之,向中心锚结方向偏移,其偏移值可根据安装曲线或安装位置表格确定或计算得出。
偏移值计算公式:E=Lα(tx-tp);式中E为限制导杆中心相对交叉点的偏移值(m);L为线岔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α为线胀系数(1/℃);tx为检调时的温度(℃);tp为平均温度(℃)。endprint
线岔的安装应不影响接触线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纵向移动,限制管与其交叉的接触线间有1~3 mm的间隙。
4.2 交叉线岔安装控制点
道岔柱设在道岔导曲线两外轨间距0~400 mm处,两接触线的交叉点位于道岔区线间距200~600 mm处。正线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间距600~1050道岔始触区范围内,两支接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中心的同一侧;道岔始触区内一般不得安装吊弦线夹、定位线夹、电连接线夹等,困难情况下可以安装吊弦线夹,此时线夹螺栓应有两个交叉接触线的内侧穿向外侧;道岔始触区两交叉接触线一支为正线,另一支为侧线,侧线接触线应高于正线接触线10~20 mm;两支均为侧线时,两支应等高。与正线相关道岔,有条件时接触悬挂经过道岔后延长一跨后下锚;对于站线道岔,接触悬挂经过道岔后可直接下锚;道岔区两支接触悬挂下锚补偿方向应一致;对于正线道岔,侧线接触线在定位点处在保证交叉点不产生上拔力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于站线道岔,两支接触线等高;道岔处下锚过渡柱(或下锚柱)非支接触线在保证相邻定位点不产生上拔力的情况下尽量抬高。
5 结语
接触网交叉线岔是弓网关系的关键,在电气化铁路施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对制约弓网关系的关键部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施工,落实安装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按照《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规定检查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交叉线岔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TZ 10208—2008.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名共和国铁道部TB/T 2075.10—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0部分:线岔[S].
[3] 白周科.提速区段接触网线岔检调技术标准的探讨[J].西铁科技,2009(3):15-17.
[4] 陈利红.接触网新型提速交叉式线岔的应用[J].电气化铁道,2000(4):34-37.
[5] 于小四.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6] 吉鹏霄,张桂林.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7]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2.endprint
线岔的安装应不影响接触线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纵向移动,限制管与其交叉的接触线间有1~3 mm的间隙。
4.2 交叉线岔安装控制点
道岔柱设在道岔导曲线两外轨间距0~400 mm处,两接触线的交叉点位于道岔区线间距200~600 mm处。正线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间距600~1050道岔始触区范围内,两支接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中心的同一侧;道岔始触区内一般不得安装吊弦线夹、定位线夹、电连接线夹等,困难情况下可以安装吊弦线夹,此时线夹螺栓应有两个交叉接触线的内侧穿向外侧;道岔始触区两交叉接触线一支为正线,另一支为侧线,侧线接触线应高于正线接触线10~20 mm;两支均为侧线时,两支应等高。与正线相关道岔,有条件时接触悬挂经过道岔后延长一跨后下锚;对于站线道岔,接触悬挂经过道岔后可直接下锚;道岔区两支接触悬挂下锚补偿方向应一致;对于正线道岔,侧线接触线在定位点处在保证交叉点不产生上拔力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于站线道岔,两支接触线等高;道岔处下锚过渡柱(或下锚柱)非支接触线在保证相邻定位点不产生上拔力的情况下尽量抬高。
5 结语
接触网交叉线岔是弓网关系的关键,在电气化铁路施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对制约弓网关系的关键部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施工,落实安装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按照《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规定检查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交叉线岔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TZ 10208—2008.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名共和国铁道部TB/T 2075.10—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0部分:线岔[S].
[3] 白周科.提速区段接触网线岔检调技术标准的探讨[J].西铁科技,2009(3):15-17.
[4] 陈利红.接触网新型提速交叉式线岔的应用[J].电气化铁道,2000(4):34-37.
[5] 于小四.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6] 吉鹏霄,张桂林.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7]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2.endprint
线岔的安装应不影响接触线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纵向移动,限制管与其交叉的接触线间有1~3 mm的间隙。
4.2 交叉线岔安装控制点
道岔柱设在道岔导曲线两外轨间距0~400 mm处,两接触线的交叉点位于道岔区线间距200~600 mm处。正线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间距600~1050道岔始触区范围内,两支接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中心的同一侧;道岔始触区内一般不得安装吊弦线夹、定位线夹、电连接线夹等,困难情况下可以安装吊弦线夹,此时线夹螺栓应有两个交叉接触线的内侧穿向外侧;道岔始触区两交叉接触线一支为正线,另一支为侧线,侧线接触线应高于正线接触线10~20 mm;两支均为侧线时,两支应等高。与正线相关道岔,有条件时接触悬挂经过道岔后延长一跨后下锚;对于站线道岔,接触悬挂经过道岔后可直接下锚;道岔区两支接触悬挂下锚补偿方向应一致;对于正线道岔,侧线接触线在定位点处在保证交叉点不产生上拔力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于站线道岔,两支接触线等高;道岔处下锚过渡柱(或下锚柱)非支接触线在保证相邻定位点不产生上拔力的情况下尽量抬高。
5 结语
接触网交叉线岔是弓网关系的关键,在电气化铁路施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对制约弓网关系的关键部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施工,落实安装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按照《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规定检查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交叉线岔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TZ 10208—2008.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名共和国铁道部TB/T 2075.10—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 第10部分:线岔[S].
[3] 白周科.提速区段接触网线岔检调技术标准的探讨[J].西铁科技,2009(3):15-17.
[4] 陈利红.接触网新型提速交叉式线岔的应用[J].电气化铁道,2000(4):34-37.
[5] 于小四.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6] 吉鹏霄,张桂林.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7]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