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史彬彬 冯曰全
摘 要:冀中坳陷古潜山分布较为广泛,古潜山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是华北油田的起家之本,其始终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偏光显微镜下研究、总结不同层位潜山矿物岩石微观特征及组合规律,准确判断地层层位,确保潜山界面的卡准率,充分发挥岩石矿物鉴定工作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古潜山 微观特征 地层层位 标志层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019-01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钻井过程中,要确定地层是否进入古潜山及到达的具体层位,而其误差不超过3~5米范围内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通过应用偏光显微镜研究古潜山微观特征,从微观上观察岩石的结构、成分、含有物、化石等,总结不同地层层位岩性的标志性特征,找出层位依据,逐步建立该探区古潜山岩性显微图像标准图版,利用岩石薄片资料,为卡准潜山界面、判断进山地层层位提供技术支持。
1 冀中坳陷古生代及以下地层的岩性微观特征
依托于多年冀中坳陷勘探开发岩石矿物鉴定资料,结合蓟县野外地质标准剖面实地考察资料,对古潜山六系二十二组的主要地层,包括奥陶系、寒武系、青白口系、蓟县系、长城系以及上覆的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岩石矿物学特征进行归纳、统计及分析,总结出冀中坳陷古潜山地层岩石组合及岩性特征。
1.1 上古生界
上古生界的石炭系本溪组C2b:该组地层上部则为砂质页岩、黑色页岩及煤层和黑色、灰褐色泥晶灰岩;下部为铁铝岩层,最底部为中奥陶古风化壳,堆积有山西式铁矿,向上则富集铝土矿岩,具豆状或鲕状结构。铝土质泥岩是其重要的标志层之一。
1.2 下古生界
在冀中坳陷分布比较广泛,是古潜山油气藏重要的储集层系之一。主要分布在冀中坳陷的东、北、南部地区。从已勘探开发的下古生界的井位统计看,所钻遇的地层层系比较齐全,为一套典型的浅海地台型沉积。普遍缺失奥陶系中、晚期沉积。依据岩石、生物、测井资料和对比标志层等特征综合划分为“两系六统十三组”。
1.3 中元古界Pt2
中元古界地层划分为“两系九组”,长城系是碎屑岩至碳酸盐岩组合,蓟县系以碳酸盐岩组合为主。
2 主要岩性对比标志层
2.1 杨庄组Jxy:紫红色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段
岩性组合为灰白、灰黄、暗紫红白云岩夹紫红、暗紫红泥云岩、砂质云岩、硅质云岩。无论冀中还是区域上的蓟县、十三陵剖面,均为一套红色色调与灰色色调交互的白云质岩系,控制了其上、下层位均由巨厚灰-深灰色白云岩为主组成的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的划分。
2.2 景儿峪组Qbj:鸭蛋青、玫瑰紫泥灰岩段
岩性为灰绿色、灰、鸭蛋青、玫瑰紫、淡红、紫红色含云含泥灰岩、含氧化铁灰岩、泥灰岩夹泥岩。以醒目的特殊颜色的灰岩、泥灰岩组合区别于上覆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灰白、灰、褐灰色灰岩、云质灰岩及下伏灰-灰黑、灰绿、灰白色砂、页岩组成的长龙山组.
2.3 长龙山组Qbc:海绿石石英砂岩
岩性为海绿石细粒-中粒石英砂岩,胶结物为海绿石为主,含部分颗粒状海绿石,石英次生加大强烈,常见海绿石析出铁质。本组地层往往直接覆于蓟县系雾迷山组地层之上,而且分布广泛。
2.4 雾迷山组Jxw:硅质岩、隐藻类白云岩
做为油区古潜山油气藏的主力产油层系的雾迷山组,厚度巨大,累计钻厚大于1800多米。发育丰富的各种隐藻类结构如玻纤结构、层纹结构、藻凝块结构、藻叠层结构和硅化成因的硅云岩、硅质岩,这些特殊的隐藻结构和硅化作用,完全可以做为雾迷山组的标志。
2.5 张夏组∈2z :鲕粒灰岩
张夏组地层鲕灰岩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特征明显,多呈厚层、块状,以鲕粒个体大、包壳层数多、富含有机质而呈黑色为特征,常白云石化。冀中坳陷各探区均有钻遇。见图1、图2。
2.6 寒武系上统的凤、长、崮及下奥陶系的冶里组:竹叶状灰岩
虽然纵向上分布跨度较大,从上寒武到下奥陶跨越两系四个组,但分布稳定,横向分布广泛;而且不同组段的竹叶状灰岩有其各自特点。
2.7 上石炭系底部:铝土质泥岩
一般上覆于上奥陶系峰峰组灰色灰质白云岩之上。为灰色、深灰色铝土质泥岩,分布稳定铝土质与泥质相对含量略有差异。镜下易于辨认:铝土质在正交偏光下全消光,单偏光下发黄、褐黄、黄褐色,常具豆粒或鲕状结构,鲕粒周围弯曲,中心不对称,多呈土状。
3 结语
利用岩石矿物鉴定的特长,结合多年的矿物资料,总结并建立系统的冀中坳陷潜山地层岩矿剖面及识别标志层,对于后续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参与潜山界面现场卡取,判定潜山地层层位,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依据,其成果在冀中地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气田勘探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邹伟红,张放,崔占堂,等.冀中油区中元古界-古生界及沉积环境[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美]彼得A.肖勒,达娜S.厄尔默-肖勒 著.碳酸盐岩岩石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3] 陶洪兴,张荫本,唐泽尧,等.中国油气储层研究图集(卷二)碳酸盐岩[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