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京璐 聂琦 汪统岳
摘 要:该文主要分析国内垂直绿化的现状,介绍了其主要种类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垂直绿化在构造形式与生长基质上综合考虑的相关措施,并提出了我国垂直绿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垂直绿化 构造形式 基质材料 环保装饰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01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日益减少,人居环境日趋恶化,改善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城市绿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水平绿化(屋顶、阳台绿化等);二是垂直绿化(墙体、斜坡绿化等)。前者操作简单,面积利用有限;后者作为新型的空间绿化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在构造形式和基质材料的设计与选择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垂直绿化是指利用具有吸附,缠绕,卷须,钩刺等攀援特性的植物绿化建筑墙面或是在墙面外侧种植灌木,形成占地面积小而覆盖面积大的绿化形式。除了具备地面种植绿化的生态功能外,更强化了建筑节能低碳,生态的作用,特别是夏季能有效的阻隔太阳热辐射,并保护墙体,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垂直绿化具有可见性强,装饰效果好的优点。
1 垂直绿化现状分析
垂直绿化技术历经传统墙面绿化、绿墙组合技术和生态植物墙几个阶段。依据垂直绿化构造及基质材料的不同可划分为:墙面绿化、斜坡绿化、柱式绿化等。而墙面绿化是其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1.1 墙面绿化的主要种类
1.1.1 种类划分
据相关文献,目前墙面绿化形式的种类主要有:软性包囊式、管式、种子柱、组合容器式、防护墙式、树墙式壁面绿化方式、人工基盘式、纤维布式等。通过对各种构造形式的分析,根据基质材料及容器构造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将墙面绿化形式的种类划分如下。(见图1):
1)模块式:由栽培槽、固定面板、支撑面板以及槽前面板、隔板等组成。在人工支架的基础上,安装栽培基质基盘,通过灌溉系统灌溉。
2)网管式:由PVC管及连接件组成。在绿化墙面上,向上有序布置倾斜的空腔相连的导出管,在空腔中放入培养基。
3)组合容器式:由面板和可放置基质的小容器组成,钢架安装卡式盆。
4)种子柱式:由柱袋、脚手架等组成。在柱袋内装陶粒、营养土和种子植物,固定在柱廊或脚手架上。
5)树墙式:在墙面底部,栽种观赏树木或藤本植物,把树的枝条引向墙面,使其贴附在墙面上。
6)防护墙式:在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钢结构上,布钢丝网和透水性水泥层、人造绿化土壤。
7)无土栽培式:利用吸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化学纤维或植物纤维做基层,通过滴灌系统保持水肥供给,满足植物生长。
8)软性包囊式:包囊由非纺织的材料做成,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格,内填营养土,种上植物,沿墙面吊起固定。
9)铺贴式:在墙面上直接铺贴植物块,通过雨水或自来水浇灌。
1.1.2 不同构造形式对比分析
通过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纳,不同种类的植物墙绿化在附着构造形式、构造材料以及基质材料的选用上均有差异,也存在相应的优缺点(见表1)。
1.2 垂直绿化应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垂直绿化虽在国内外均有运用,但社会对垂直绿化的认识程度普遍不高,对其使用安全、性能、效益等还存在诸多顾虑。加上垂直绿化技术的不完善以及工业化生产的缺乏等因素,垂直绿化在应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垂直绿化的接受程度不高
垂直绿化作为新型的绿化方式,存在引起室内潮湿,损坏房地,招引蚊虫等顾虑,同时其经济性也有待考证,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高。
2)垂直绿化缺乏工业化生产
规范的模数、预制的材料、工厂化配置等因素都将推动产业的发展,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缺乏,使植物墙绿化的经济适用性不高。
3)养护管理不足
目前垂直绿化对其养护管理十分粗放,例如栽植过密、生长过快、浇水施肥不能跟上、虫害严重等问题,影响绿化造景。大量植物只是一次性作物,更替效果差,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4)垂直绿化稳定性、持久性差
墙面附着的生长基质有限,加上环境水热条件、植物耐候性及生长朝向不同等因素,难以维护,持久性差。植物墙构造形式不完善,围护墙体安全整体性尚缺,将导致墙面绿化的稳定性下降。
5)垂直绿化在室内运用的空白
现阶段,垂直绿化主要运用于室外,而忽略了在室内的运用。室内垂直绿化具有面积小、效果明显、投资风险小的优点,且能有效改善室内环境,因此在室内的运用具有光明的前景,能作为在室外大力发展的一个过渡措施。
2 对垂直绿化发展的建议
为使垂直绿化在我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植物墙的研究必须从设计、选材、施工和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实践。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汲取已有的垂直绿化经验,从材料和构造两个角度出发,研究新构造,新材料,同时不能顾此失彼,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达到两者的统一。因此,对于垂直绿化的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对植物墙构造形式以及植物选择进行科学研究,寻找更为先进的技术、优良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栽种基质,提高植物墙垂直绿化的技术水平。
2)建立垂直绿化配套的评价标准体系,规范垂直绿化的评价标识工作,统一国内各界对垂直绿化的评价方法,引导垂直绿化的健康发展。
3)研究模块工业化、基质工厂化、墙体的拼接组合,有效提高垂直绿化的经济性,对促进垂直绿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通过样板工程展示,提高社会对植物墙绿化的认知,鼓励政府制定发展垂直绿化的相关政策,使发展垂直绿化成为社会的共识。
5)加强养护管理,研究科学的维护措施,从构造层面上研发尽量增加植物存活率和耐护性的构造形式,提高植物墙绿化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尚全明.深圳地区垂直绿化现状及植物墙技术发展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7).
[2] 郭军.建筑物墙面绿化的可行性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4(4).
[3] 王雪,任吉君,梁朝信.城市垂直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园艺花卉,2006(6).
[4] 张阳,武六元.建筑立体绿化的相关问题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5] 王友国,庄华蓉.重庆主城区立体绿化现状调查研究[J].北方园艺,2012(20).
[6] 邱志奇.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
[7] 乔国栋,丁学军,庞炳根.上海世博主题馆生态墙垂直绿化[J].建设科技,2010(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