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众多的诠释,有的着重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有的注重校园环境教育,有的看重人文教育,这些校园文化建设都关乎学校的发展大计。校园文化建设除了物质文化建设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的先天条件决定了硬件建设的品位和文化积淀,而学校后期的发展与提高主要靠精神文化的建设来促进。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校园活动这个平台来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和人文关系,而校园海报的设计和制作在校园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校园活动比较多这个特点,广东实验中学海报设计课程(艺术必修课程)从每个班级选报5名喜欢海报设计的学生作为学员,进行每周一节,每学期18~20节的海报设计课程教学。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海报设计基础知识教授;海报设计基本技法教授;实践课程教授;作品自评、展览环节。此四个环节涵盖了海报设计的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在分类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员的特点开展教学。课程在2004~2013年间逐渐成熟并形成了固定的教学环境,为学校的社团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提供了一批又一批很好的宣传海报成品(如图1)。
结合多年的课程开发实践,笔者认为海报设计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提升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
在海报设计课程没有开设之前,校园活动的海报大多色彩单一,设计缺乏新意。白纸黑字或红纸黑字,动漫人物加标题等没有设计风格,这样的海报或者宣传单对读者来讲简直是一种视觉污染。过去的大字报时代已经不存在了,21世纪的人们进入读图时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大多数人工作学习特点,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留住读者的目光,让读者记住你的海报,就必须改变海报设计的风格和制作技法。以体育节海报为例,根据课堂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学生们在体现体育运动方面学会变单一的人物动态到局部代替整体的效果(如图2),从单一的动漫风格到形式多样的复古风、现代风和欧美风格的特点(如图3)。技巧的提升和风格的转变,让整个校园变得更有视觉冲击效果和艺术氛围,很多师生情不自禁地在海报前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发微博、微信等。师生在茶余饭后也开始讨论着这些有新意、有创意的海报,这样的传播形式带来的是更好的宣传效应,从而提升了活动宣传的力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提高师生们的审美情趣
海报设计课程在开设的时候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着重海报的分类、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在过程与方法上着重从对比分析—引导观察—启发点拨—设计制作等环节下功夫,每节课解决一个问题,让实践检验理论;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着重个性引导,鼓励多种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细节来入手寻找创意点。这样产生的作品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共鸣,这些共鸣会让学生在讨论一张海报的时候延伸出一些海报设计方面的知识,甚至上网查询与其相关的信息。这种延伸在某种程度上就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海报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比如艺术节海报的设计制作,课程设计着重在有关艺术元素的方面提高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从生活细节中找灵感,从生活元素中发现创意,从而建立设计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链接,产生更大的共鸣。在共鸣的基础上,师生们享受到了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如图4)。
三、增加校园文化的艺术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很多的因素,其中宣传的因素是最直观和最直接的。活动未开展,宣传要先行。宣传在各种活动之前,能起到很好的造势效果。读者在校园里形成了固定的生活圈子,而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内海报设计的效果会给师生们带来很好的视觉指引和舆论引导。再以体育节、艺术节为例,各班级为了得到好的成绩来取得更高的奖项,他们的海报可谓创意百出(如图5、图6)。歌手大赛选手海报、社团节各社团海报、精神文明月班级宣传海报等也都是这样生动活泼、个性张扬、丰富多彩。活动的平台造就宣传的机会,这些机会给学生设计制作海报提供了大舞台,这些优秀海报的展出给校园文化增加了一抹绚丽的色彩,造就了广东实验中学独有的宣传海报文化氛围,大大增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活跃氛围。
海报设计课程的开设很大程度上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导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舆论交流平台。设计者们的作品将在学校的校园里产生一定意义的影响。海报设计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