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还想过要做个广告策划人,因为我爱看广告。
用一张图画、一段Video或者是一个事件来影响群体,并且表达自己的意图,久而久之我们就跟着广告的说法,形成了自己对这一品牌的理解。传播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并让我们现在或者未来掏出钱包。
对做品牌的人来说广告是一种手段,中心思想是表达这一品牌的价值观。表达價值观的手法多种多样,除了广告,还可以是一场活动,或者一场网络事件等等,在我的认知里,品牌的力量远胜于产品本身——当劳力士被赋予成功者的标签,我们就会在状态不错的时候去店里逛逛;当宝马被贴上驾驶乐趣的标签,每一个男人都跃跃欲试;同样,如果撕掉了标签,技术并不先进、设计并不讨好,甚至连骑起来都并不舒服的哈雷摩托,可就难以代表美式的自由身份。
我相信品牌的价值,就如可口可乐的那句豪言壮语,就算全世界的厂房都没了,我依然可以复活。
《汽车杂志》的品牌到底有多厚重?以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我无时无刻不在反问自己,一个小小的例子是,我们另一个团队希望努力在微信公众号上拓展五千点击量的时候,《汽车杂志》却可以保持每月六十多万的阅读,甚至一个仿冒的公众号也能收获上十万粉丝。
最早、最厚、最畅销等等数据,都是前任给我们这支年轻团队留下的财富,大树底下好乘凉,在这一优势品牌之下,我们又该如何在日趋同质化的杂志里突围?
避锋芒、差异化是解围的手法之一,只可惜我们如今无法再用,《汽车杂志》是一本容不得耍小聪明的杂志,因为如今这已经是内容最全面的中文类汽车杂志了,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提升其阅读质感,并拉练出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战线拉开,与其避锋芒,不如将我们的短板一一补强。
虎山之行,没有捷径。
这一期杂志我们做了一个名为《巅峰汇》的选题,将国内能找来的巅峰跑车一股脑儿拖来一试,尽管这并不能算作是独一份,但这已经是我们多年未做的大型项目了,用50P的版面做一件累人活儿,这绝非是几个编辑的自娱自乐,而是我们在告诉读者,这将成为《汽车杂志》又一个固定品牌,成为《汽车杂志》品牌核心里的一份子。
品牌有无形的力量,年纪越大越相信。前阵子我的老iPhone4在路上死机,我顺道走进华为店里买了台手机,不为别的,就因为前几分钟我在杂志上看到它的广告,华为已成为三星之后的第二大智能手机供货商,我相信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