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高位优质,数说均衡

2014-06-10 22:25龙建刚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顺德户籍全区

龙建刚

顺德区委、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理顺了区、镇(街道)办学机制和体制,敢于直面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大胆突破旧的利益格局,找准义务教育发展的抓手,通过观念引领、科研带动、舆论宣传、资源均衡配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让广大市民步入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时代。

12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顺德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建立起区级统筹保障机制,以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与优质同步发展。其中,全区中小学校设备设施实现统一标准、统一配置,区政府设立校舍建设专项补贴,重点向经济后发地区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近年来,全区共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建成规范化学校,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水平

顺德实现义务教育百分百“零择校”

顺德在2004年实现小学入学零择校,2008年实现初中入学零择校,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常态均衡编班,不办重点班,维护教育公平,100%实现免试就近入学。

此外,顺德区还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取消转学、休学、复学的行政审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办学体制改革,探索社会力量资助学校办学等新模式;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5%非户籍学生就读公办学校

顺德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读方面,顺德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就读机制。“属于政策性借读的,保证就读学位,所有非户籍学生均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有12.44万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在顺德就读。

而在残障儿童享受教育方面,顺德已经构建起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目前全区随班就读人数为246人。同时顺德还建立起扶贫助学机制,对低保家庭子女就读免收书杂费,并给予生活补贴,避免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发生。

2013年教师调任式交流比例达6.7%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12年顺德启动新一轮教师交流工作,近两年来,一批校长和教师日渐成长,初露头角。顺德将再通过“强师计划”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为顺德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顺德从2003年起建立全区教师统发工资机制,并在2011年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同时,顺德还建立并有效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并落实到位,以提升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水平。2013年6月,在第七轮教师聘任工作启动的同时,顺德提出以聘任为契机推进调任式交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2013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参与调任式交流教师共745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数的6.7%,各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比例均超过5%的目标要求,其中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了42%。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顺德目前还成立了“区义务教育新课改讲师团”,集中全区骨干教师,以教学薄弱镇为重点对象,结对帮助,促进薄弱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

顺德区委、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理顺了区、镇(街道)办学机制和体制,敢于直面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大胆突破旧的利益格局,找准义务教育发展的抓手,通过观念引领、科研带动、舆论宣传、资源均衡配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让广大市民步入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时代。

12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顺德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建立起区级统筹保障机制,以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与优质同步发展。其中,全区中小学校设备设施实现统一标准、统一配置,区政府设立校舍建设专项补贴,重点向经济后发地区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近年来,全区共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建成规范化学校,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水平

顺德实现义务教育百分百“零择校”

顺德在2004年实现小学入学零择校,2008年实现初中入学零择校,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常态均衡编班,不办重点班,维护教育公平,100%实现免试就近入学。

此外,顺德区还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取消转学、休学、复学的行政审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办学体制改革,探索社会力量资助学校办学等新模式;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5%非户籍学生就读公办学校

顺德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读方面,顺德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就读机制。“属于政策性借读的,保证就读学位,所有非户籍学生均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有12.44万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在顺德就读。

而在残障儿童享受教育方面,顺德已经构建起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目前全区随班就读人数为246人。同时顺德还建立起扶贫助学机制,对低保家庭子女就读免收书杂费,并给予生活补贴,避免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发生。

2013年教师调任式交流比例达6.7%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12年顺德启动新一轮教师交流工作,近两年来,一批校长和教师日渐成长,初露头角。顺德将再通过“强师计划”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为顺德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顺德从2003年起建立全区教师统发工资机制,并在2011年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同时,顺德还建立并有效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并落实到位,以提升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水平。2013年6月,在第七轮教师聘任工作启动的同时,顺德提出以聘任为契机推进调任式交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2013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参与调任式交流教师共745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数的6.7%,各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比例均超过5%的目标要求,其中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了42%。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顺德目前还成立了“区义务教育新课改讲师团”,集中全区骨干教师,以教学薄弱镇为重点对象,结对帮助,促进薄弱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

顺德区委、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理顺了区、镇(街道)办学机制和体制,敢于直面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大胆突破旧的利益格局,找准义务教育发展的抓手,通过观念引领、科研带动、舆论宣传、资源均衡配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让广大市民步入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时代。

12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顺德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建立起区级统筹保障机制,以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与优质同步发展。其中,全区中小学校设备设施实现统一标准、统一配置,区政府设立校舍建设专项补贴,重点向经济后发地区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近年来,全区共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建成规范化学校,大幅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水平

顺德实现义务教育百分百“零择校”

顺德在2004年实现小学入学零择校,2008年实现初中入学零择校,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常态均衡编班,不办重点班,维护教育公平,100%实现免试就近入学。

此外,顺德区还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取消转学、休学、复学的行政审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办学体制改革,探索社会力量资助学校办学等新模式;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5%非户籍学生就读公办学校

顺德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读方面,顺德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就读机制。“属于政策性借读的,保证就读学位,所有非户籍学生均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有12.44万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在顺德就读。

而在残障儿童享受教育方面,顺德已经构建起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目前全区随班就读人数为246人。同时顺德还建立起扶贫助学机制,对低保家庭子女就读免收书杂费,并给予生活补贴,避免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发生。

2013年教师调任式交流比例达6.7%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12年顺德启动新一轮教师交流工作,近两年来,一批校长和教师日渐成长,初露头角。顺德将再通过“强师计划”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为顺德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顺德从2003年起建立全区教师统发工资机制,并在2011年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同时,顺德还建立并有效实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并落实到位,以提升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水平。2013年6月,在第七轮教师聘任工作启动的同时,顺德提出以聘任为契机推进调任式交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2013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参与调任式交流教师共745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数的6.7%,各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比例均超过5%的目标要求,其中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了42%。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顺德目前还成立了“区义务教育新课改讲师团”,集中全区骨干教师,以教学薄弱镇为重点对象,结对帮助,促进薄弱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

猜你喜欢
顺德户籍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