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代欣
也许说来,这是一个缘份。1988年我的恩师邓少琴先生从重庆将《贵州高摆榜苗族访问记》寄与我,让我给他整理发表,并在附函中再三说一定要署我的名。这个调查是用毛笔在土纸上竖行写的。密密麻麻的小楷,几十幅黑白照片,十几张画图立即深深吸引了我。在稿纸封面的右下有三行小字:“五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脱稿于安顺崇文街旅寓 少琴识”。算起来这份调查已经有36年了。
少琴师是全国知名学者,四川省文博界的泰斗,治学严谨,非常重视第一手材料的收集。他走遍了巴山蜀水,在历史学、考古学、水文地理、民俗学、民族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著作等身,为人景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贵州高摆榜苗族访问记》的整理情况向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李绍明教授作了汇报。他极为重视,认为是不可多得的民族调查的资料,很有价值,愿意向有关刊物推荐。同时,他建议我能否去高摆榜作一次再调查。
于是1994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沿着邓老的足迹在贵州惠水高摆榜作了近一个月的再调查,完成了一份调查报告。这里摘录几节以飨读者。
高摆榜在惠水县东北部的边缘,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部,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分水岭——苗岭的南侧。
《贵州通志·土民志一》:“炕骨苗归化厅有之,……又名老苗。婚姻丧祭与夫人同。停丧以头外向倒厝。……有不葬者,置尸山洞或岩壁间,任尸干去,故得坑骨之名。”
《贵州通志》转载《炎徽纪闻》犵獠之俗:“(对死者)殓以棺而不葬,置岩穴间,或临大河,不施蔽盖。”明弘治间《贵州图经·卷九》引《新志》云:“有‘康佐苗者,有丧侧举家以杵击囟,更唱选和三五日,方置岩穴间,藏固深沟,人莫如其处。”
邓少琴先生在《贵州高摆榜苗族访问记》中写道:“(高摆榜)是则置尸崖穴,与上述相同,但康佐苗不用棺,是其异。康佐,元为寨,明设正长官司,清雍正间置威远营旋置通判,称归化厅,民国改称‘紫云县。《安顺府续志·紫云县访稿》谓:‘老苗又名‘坑骨苗,县南火烘苗。人死停丧,以头向外倒厝之,埋葬亦然。有不葬者,置尸山洞或岩壁间,任其干去,故得坑骨之名。《贵州图经》:‘火烘苗在镇宁州五十里。《新修贵州通志》谓:‘镇宁州,元至正十一年四月以火烘苗抽丁。以今地考之,今之镇宁,在元为火坑苗之地,可见其族类甚大。以是知,今之炕骨苗或即元之火坑苗也。既云访稿,又称之老苗,不为无因。由元迄今,‘置尸崖穴之制,今能道其梗概,而崖棺之说当亦记载不虚。”
少琴老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那次访问调查中得知崖棺线索,非常兴奋,他说,“此次在黔访问少数民族于崖棺葬制遗址之留存,亦极为重视。到摆榜后,与惠水青年团工作委员会成文松相识,知其下乡工作甚久,语复岩棺葬之制,而觅得其线索。党古之南约四十里为尔昭乡,行南二十里有金刚寨(小路可通),全寨二百户,苗族三七户。寨侧有大洞,洞穴成排置古代棺材约二百余付,中多毁损,尸骨犹存而凌乱,洞中并挂有哨呐,似陪葬之物,无人抚弄。又于另二处,新崩出之石刻人像半身,手持扦担,为打虎者所发现。(须问杨连发小组长,姑能指出地址)云云。此应为古之少数民族父物之发现,拟绕道前往一视。韦时平县长乃言距此十余里棺材洞亦有之。于是乃就摆榜苗族中之老年而偏访之,有三村苗胞韦江生者,年近八十,能道其详。谓此为呆工村本民族先辈所置之棺木,现已五六代不用此制,以其路远费距,改为就地安葬也。棺材洞棺木去摆榜十五里,须下山绕一山沟,而又上山。山高而路险,人迹罕至,儿时割草曾到其地。见棺木四五十架置于洞中,其形如马槽,有架有盖。架立四足,高四尺,上下横担二,下承棺,上以压榨,使之稳定。棺长六尺,宽约二尺,板壁厚约一寸五六,底盖同厚。头皆向洞口,而足朝内,由棺缝可以透视其衣服尸骨。棺之一侧画有角牛和马,此于死者安孙打角牛以祭而画于其上,未用牛祭则不画也。于摆榜访问之第四日(11月14日)离乡公所赴呆工村,邀苗胞杨主任及吴某引路。下山越山谷地,海拔1400公尺,由此望见棺材洞,则位于山嵴开口之岩框。洞下小村乃为‘白苗所居,亲友纷至,正位客事。由此曲折上升,约里许至洞口也,海拔约1470公尺。棺架累累,置洞口,与老人言,正如其状。洞高可三丈,广约五丈,深10余丈。顶壁穹岩层左斜,外宽而内窄,西向,外高而内低。有大块崩石乱当其洞口,洞底有浮泥,冷气自内而出,殊阴湿。据吴某言,洞内左侧浮沙所掩者,为杨姓之棺。李姓之棺则置于此洞之上一层岩框内。此排置洞口者为成姓王姓之棺。闻老人言,约在清世乾隆时,此处有棺百余架,为雅寨苗族所焚毁,此为所仅存者。老辈死,皆穿以衣裙,并用银镯、银项圈,如生前穿戴以殉葬。棺前有大小瓦缸,尚置有小颈陶罐及陶碗,不类现摆榜用器。还有长尺许,径寸之竹筒各数件。陶罐用以盛酒,竹筒盛饭,盖以献死者,或献不止一次。棺架多朽坏倾斜,棺盖多开,有头颅已移脚下。尸骨有偏于一侧者,扼为狼藉。海贝巴衣布片多拖置棺外,银饰当为被人盗去。幸有一棺尚有盖,启视未十分变其地置者。头下有木块微凹成三角形。丝线手绣之枕,中实棉布。上身著衣已粉朽,下身著青色百摺裙,拨视如新,与现摆榜所著无异。尸骨有脱臼者,而头骨,腿骨等处尚附干皮,作枯黄色,两退骨间有木钉一根犹立棺内。及旁视其盖,盖有三方木孔,上二而下一,如啷口形。上两孔左右排峙,适当肩腋,下孔居中,适当尸之腋下。以此知为棺中木条钉,即由顶盖钉下,用以保持装殓之位置,不使偏倚。棺之两侧或左右之一面,有黑白色绘出之图案,白色系用石灰调水,或用一色,或黑白兼用。四脚有角者为牛,无角为马。有骑牛骑马以聘者,及牛臂出一木如树,此当为记死者之事与死后如献之物,是专为此死者纪事而绘,而未发现另有文字也。又问之白苗之家,彼等来此多年,未见有人来此祭献,而白苗葬制以棺埋之于土中。若未闻韦姓老人之言及苗胞杨昊之指引,几不知此为摆榜苗胞古者葬制,且将释此为‘老之岩棺。现镇宁有以老坟为地方之名,而老已改岩葬为墓葬。凡以‘老坟称之者,其地亦最古,而老坟亦为倒埋坟。《安顺续府志》《平安、清镇、缜宁三县访稿》均谓老‘垒土为坟,葬用棺,惜未访得老族老年,详讯而勘订。
“岩棺在明清同为摆榜苗族所承用,其评已如上述,于岑家梧《徭麓社会》已有称述。而于族原有之葬制,则因袭‘老族,又放弃其旧制。所称为‘岩棺葬者,与此大同而小异,尚须实际调查加以研究。
“‘洞棺遗述,惠水已知其三。除棺材洞,金刚寨二处外,闻太阳乡亦有之,此应与摆榜为同族之文物。而摆榜乃与二者不通婚媾,不为本家,由自己之孤立,服装小有微异。而外人予之名称亦人各异词,如同一有见其发篷篷而不戴帽,如鸦雀窠,遂以‘鸦雀苗称之;有见其梳髻于后,瞬而略偏,又有以‘绺绺苗称之。且称‘绺绺苗者不止一处,仅凭由文字记载而类别之。
“此当前民族政策一变过去资本主义利用分化政策,实行挑拨离间,以削弱少数民族本身之团结力量,使之孤立无助,实行蚕食鲸吞,夺其地,灭其族,而实行其帝国主义毒辣独霸之阴谋,使世界永无和平而荡之。实非人道之所许可。今于西南民族应合民族团结为一大家庭,尊重其固有传统之文化、言语、习俗。凡苗皆曰苗,彝皆曰彝,正由合民族而做到真正团结。”
据民初《归化访册》载:“(康佐苗)重拳术,轻文学。婚姻丧葬与夷人(今布依族)同,停丧以头外向倒厝之,瘗葬亦然。有不葬者,置尸山洞或岩壁间,任其干去,故得炕骨之名。”伍新福、龙伯亚的《苗族史》云:“所谓葬,是指土葬而言,不葬是指‘岩洞葬和‘悬棺葬,多数用棺,部分不用棺。据黔南州民委及贵州省民研所的调查,以及贵州省博物馆的测定,这种不葬的葬法,其遗迹在贵阳、清镇、平坝、龙里、贵定、平赵、都匀、独山、平塘、惠水、罗甸、紫云、长顺等县均有发现,绝大部分为这一带白苗、青苗之古代葬俗,其年限最早为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明之际,明末至清代衰落,只剩下紫云、长顺等处少数民族仍行此制,民国十几年以后已经绝迹。”
令人惊奇的是在少琴老访问高摆榜四十二年后,即1994年7月,在摆榜乡计划生育干部赵树贤的指引下,我也调查了棺材洞,而棺材洞几乎没有甚么大的变化,它根本不管这几十年间世界的沧海桑田,这从少琴老和我所摄的像片也可比较出来。
如今棺材洞下住有五六户苗族人家,从他们的屋后面爬一段长满野草灌木的陡坡就到了棺材洞。洞口宽约四十米多,高20-25米,深30米,里面深约90米,苗胞的棺木多集中在洞口,重重迭迭,狼藉一片,凌乱不堪。赵树贤说是此处据说妨碍了雅寨苗胞的风水,很久以前就被雅寨来的人放火烧了,这是火烧后剩下的。进了洞口,里面还很深,由于阴湿严重,我们只好止步了。赵树贤出于对祖先的崇拜,特地带了些点心糖果,在此简单地进行了祭奠祖先的仪式。
棺材洞是研究苗族葬制的重要现存遗迹,应该列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也许由于交通不便,人迹罕至,1988年出版的《惠水县志》未将它列入文物的范围。
据载,摆金镇东石头寨后山仙人桥,镇南卧马高寨以及打引乡董址的山洞还存有洞葬棺材。(参见《惠水县志》)
高摆榜地区在住房以外几十米处另修“吊脚仓”存放粮食。吊脚仓顶为伞状,离地两米左右处设仓房,用竹篱围成圆柱状并开有门,以仓的四柱落脚。用此种仓存粮食不但干爆,而且防鼠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减轻火灾的损失。
摆榜妇女的衣裙是用白布条镶边,长发绾髻于头顶上,并插入木梳,则有“梳子苗”之称。又因为摆榜妇女的头饰打扮起来像鸟一样,则又有“喜鹊苗”或“鸦雀苗”之称。
摆榜地区的订亲是较独特的,请媒人是请男的,而且是未断桥的夫妇。媒人说亲时必须带两个鸡蛋、两根线(红线、蓝线都行),到了女方家,要用线将蛋拴好,套在女孩的脖子上。女方并杀鸡请媒人,叫呤小酒。媒人返家时,又要带两个鸡蛋、两根线和一篮糯米饭到男家。媒人将蛋拴好后同样套在男孩的脖子上。鸡蛋表示生命,拴蛋是表示将两个生命拴在一起,表示亲事说定。定亲不久就要吃“亲家酒”。男方父母和媒人同去女方家,带一包糯米粑,一篮糯米饭,杀鸡鸭各一只作为礼物。女家设宴,并请房族老人作陪,男陪男,女陪女,男女分桌,并唱“亲家歌”助兴。宴后,客人当天返回。女家要回送一筐糯米饭,并用稻草包一包糯米饭送给媒人。这样,男女双方家就结为儿女亲家。通婚一般只局限于上下摆榜。
摆榜苗族的结婚日期历来都安排在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举行。据认为,原因一是农闲,时间多;二是新年就要来临,喜上加喜;三是可避免雷声,因为摆榜苗族忌雷,听到雷声是不吉之兆。女方身穿20件左右上衣,下穿7件以上艳裙(穿单不穿双),身上、头上、手上有银光闪闪的饰物。吃罢中饭,新娘由接亲的人和自己的兄弟姊妹护送,以一筐糯米饭和一只猪腿为送亲礼,吹吹打打将新娘送到“边界”(以女方的村寨土地范围为界),跨过界线,即被簇拥至男家。这时唢呐高奏,鞭炮震耳,将新娘迎进屋,并为新娘卸装,将卸下的衣裙挂在竹杆,横入堂屋,向人们展示新娘制衣手艺。这时,摆一桌酒席以祭祖,请逝世的祖公来喝“喜酒”,婚礼也在此时结束。亲友、客人吃喜酒日期不限定,一般到正月底均可。新娘到了男家,晚上吃宵夜,吃糍粑,是让新娘分与大家吃。新娘只坐一夜,一般在大年初一下午就送回娘家,照样送到半路。大年初二,女婿去女家拜年。
摆榜互相借米谷是借一还一,有的借出去几年都收不回。摆榜“取竹不敢挖根,恐掘地有孔,而瞎眼睛”。与其他地方的苗族一样,摆榜人不信任何宗教,但非常怕鬼。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