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圣杰 陆文英 谢芳华 章国芬
浙江萧山医院麻醉科 浙江萧山 311202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肩关节复位的临床观察
姚圣杰 陆文英 谢芳华 章国芬
浙江萧山医院麻醉科 浙江萧山 311202
目的:观察肩关节复位中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有效性。方法:50例肩关节脱位者,分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和臂丛神经阻滞组,现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是否安全有效。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进行肩关节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肩关节复位;地佐辛;丙泊酚
在急诊关节脱位病例中,肩关节脱位比较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脱位时间不长或肌肉不发达的患者可以在急诊室内,由专业的骨科医生手法复位,一般都能成功,但患者表情都感觉疼痛难受。然而,还有一定数量的肩关节脱位患者难以普通手法复位,尤其一些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因疼痛应激反应强烈可导致心衰、脑出血等意外,所以在复位前给患者适当的麻醉是必要的,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因有创操作的有效性局限,而且风险也大,继而目前很多时候选择静脉麻醉下进行肩关节手法复位,笔者选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肩关节复位,并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明确,值得创导。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2月,50例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均由骨科医生行"手法复位术"。患者麻醉评级ASAI~Ⅱ级,其中男性29例,女性2 l例,年龄20~75岁,体重45~78 kg,术前无其他外伤史及无合并严重心血管、颅脑疾病。采用随机选择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A组)和臂丛神经阻滞(B组)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平卧,建立静脉通道,连接三通管,吸氧2L/min常规监测Bp、Sp02、EKG、HR、R。使用MAC Datex监护仪。两组术者均用手牵足蹬法。
1.2 麻醉方法:A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mg,1分钟后再注射丙泊酚1-2 mg∕kg,待病人熟睡,睫毛反射消失,即行肩关节手法复位,手感复位固定后,经过C臂机摄片明确复位成功,继续观察,待患者意识完全清醒,站立无头晕,方可离院。B组:选择患侧肌间沟法做穿刺点,患者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用7号针在前、中斜角肌间沟处进针找到异感后,反复回抽无血,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20ml。约5分钟,患者疼痛缓解后即可行手法复位,手感复位固定后,C臂机摄片明确复位成功,继续观察半小时,即可离院。
1.3 观察指标记录麻醉诱导时间、复位手术时间、离院时间。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有无呕吐、意识是否完全清醒、是否达到离院标准。
1.4 麻醉效果评价优:整复时患者安静,全身放松状,术者感觉患者肌肉松弛无抵抗,差:整复时患者有痛感,有肢体扭动和表情痛苦状,术者感觉有肌肉抵抗,但尚能完成复位,无效:患者有强烈痛感,身体抵抗,术者无法进行复位,或需加用静脉麻醉药后方能完成手术。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1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其起效时间明显快于臂丛神经阻滞,两组相比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手法复位时间A组短于B组(P<0.05),B组6例麻醉效果不好需加静脉用药方能完成复位且需观察,因而术后留观时间B组远长于A组(P<O.01),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1。
表1 A、B两组时间比较
2.2 两组麻醉效果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优良率为96%,明显高于臂丛阻滞(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2。
表2 A、B两组麻醉效果评价
2.3 观察两组无严重并发症,呕吐发生率两组均为零发生。见表2。
肩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关节脱位急症之一,随着全社会老龄化.老年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并不少见。老年患者往往合并症多,且对麻醉药非常敏感,故临床上为降低麻醉风险,常在无麻醉下手法复位,这种治疗方法疼痛剧烈、肌肉紧张,一次性复位成功率低,多次反复牵拉,可造成神经血管的损伤甚至骨折[1],且疼痛刺激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2]。故良好的镇痛对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复位十分重要。臂丛阻滞麻醉对肩关节复位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肌松好,术后有相当长时间的镇痛作用。不足的是神经定位不准,诱导时间长,阻滞成功率低,有时候因穿刺时遇到血管,出现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处理棘手。另外经过临床医生回访,发现很多患者对肩关节复位存在恐惧心理。所以我们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有效发挥了地佐辛和丙泊酚的优势,满足了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麻醉要求。丙泊酚起效迅速、平稳而且具有良好的镇静记忆缺失作用,避免了患者因疼痛而延续的焦虑心情。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它的镇痛等效剂量与吗啡相当[3]。地佐辛联合丙泊酚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并使患者完全处于熟睡和肌肉松弛状态,有利于骨科医生对其进行肩关节手法复位。在麻醉监护情况下,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肩关节复位,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恢复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佳、副作用少,缩短留院观察时间,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1]郑伟平,叶优胜.臂丛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老年人肩关节脱位[J].中医正骨,2009,6(21):66.
[2]杨金利,李仲廉.急性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56.
[3]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256.
R684.7
B
1009-6019(2014)10-02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