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2014-06-09 14:19岳晔玮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瘤体外科手术胃肠道

岳晔玮

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岳晔玮

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依据,并探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均经组织活检确诊后,进行手术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良性肿瘤患者32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30例(93.8%)良性肿瘤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无一例复发,另2例患者因其它并发症致治疗无效,恶性肿瘤14例患者中,2例(14.3%)患者因急性复发而致死,术后复发患者8例(57.1%),其它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复发患者经二次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可使用胃镜、CT联合病理活检方法进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外科手术切除在临床治疗中有良好疗效,可尝试性将药物和手术的联合疗法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外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胃肠道叶源型肿瘤,瘤体细胞主要来源于间质肝细胞的分化结果[1]。该疾病的瘤体细胞无明显的辨识标志,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我院选取于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就诊的4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将其作为诊断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0.6±2.4)岁,肿瘤部位:胃部肿瘤15例,小肠发生肿瘤病变患者的数量为21例,结肠肿瘤患者10例,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24例,急性腹痛患者18例,4例患者腹部存在可触摸状肿块。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CT检查和瘤体组织活检后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

1.2 方法

15例患者行胃镜钡餐造影检查后确诊13例,另2例患者经组织活检确诊,31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后确诊。

所有患者均经开腹后行肿瘤切除术,其中15例采取胃大部分切除,18例采取十二指肠空肠部分切除,13例采取组织棱形部分切除,所有手术切口取肿瘤上部2-4cm位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特点,按照GIST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并统计患者数量,术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统计所有患者的良恶性肿瘤的数量和不同肿瘤发生部位,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良恶性肿瘤发病部位的分布情况

2.2 外科手术疗效

本次研究中所选的46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32例良性肿瘤患者中,30例(93.8%)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治愈率为93.8%,术后无一例复发,恶性肿瘤14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后,2例 (14.3%)患者因急性复发而致死,术后复发患者8例(57.1%),其它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复发患者经二次手术后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病理诊断特点

GIST的组织活检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细胞检查结果可分为三种类型:(1)梭形细胞:瘤体组织中细胞呈不规则梭形,细胞核两端有束状或旋涡状微丝分布,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部,胞内细胞液稀少,细胞相对扁平,(2)上皮细胞:瘤体组织中细胞与上皮细胞相似度较高,细胞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状,细胞液丰富,且细胞边缘较圆润,呈明显充盈状,(3)混合型细胞:即梭形细胞与上皮细胞共同存在于同一瘤体组织中。根据GIST的诊断标准可知,恶性肿瘤的辨别标准主要有[2]:①瘤体有明显脏内转移或坏死,②与周边细胞组织的边缘性模糊,或有显著形状异变,③间质瘤核分裂情况>6个,④细胞分化速度快。

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胃镜和CT诊断方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有效率较低,大多患者均由病理检查确诊。因此,临床上在对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结合胃肠道病理学特点,采取病理活检方法进行诊断,患者也应定期进行胃肠道组织活检,以便及早确诊。医学研究人员也应在病理学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讨较为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

3.2 外科疗法

临床上将靶组织手术切除术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切除肿瘤部位,达到治疗目的。但在治疗恶性肿瘤时易发生术后复发,需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本次研究所选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57.1%,且复发患者经二次手术病灶切除后,均恢复良好。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正逐渐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外科手术治疗后辅助使用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医生在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时,可尝试性将外科治疗药物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以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临床上可使用胃镜或CT技术联合病理学活检进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以便及早确诊,确诊后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邵泉.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36例[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8):384-385

[2]罗兴扬.胃肠道间质瘤25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98-99

R735.3

B

1009-6019(2014)10-0199-01

猜你喜欢
瘤体外科手术胃肠道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