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玛 萱萱 单华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南京 210000
80例肋骨骨折的X线及CT对照研究
厉玛 萱萱 单华* 通讯作者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南京 210000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肋骨骨折;X线摄影;螺旋CT;三维重建
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胸部外伤骨折的90%。但由于受到扫描条件、投照角度还有肋骨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先天性变异因素的影响,使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排螺旋CT的问世且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X线检查的不足,使诊断准确率大大的提高。
1.1 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80例,为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6-63岁,平均(40.3±1.2)岁。受伤原因为高空坠落25例,打架斗殴17例,交通事故10例,跌倒摔伤21例,其他原因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部压痛、骨摩擦音或摩擦感、剧烈疼痛等,部分患者呼吸及活动受限。均在外伤后1周内进行胸部DR平片和16排螺旋CT胸部检查。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①X线检查:采用PHILIPS X线机,常规摄取肋骨正、斜位片;②16排螺旋CT检查:采用16排螺旋CT(GE,型号为BrightSpeed)对胸部进行横断位扫描;扫描参数选择: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矩阵: 512X512,层厚:5.0mm,螺距:1.375:1,扫描方式为螺旋扫描,薄层重建层厚为1.25mm;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双臂举过头顶,扫描锁骨上区至肋弓下缘的常规区域(扫描范围为第1-12对肋骨),均在1次屏气完成扫描,扫描结束后把原始图像拆薄并将数据传至3D工作站,进行VRT(容积再现技术)、MIP(最大密度投影)、SSD(表面影像显示)、MPR(多平面重组)等图像后处理,形成多方位的、旋转的3D图像,从而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1.3 诊断标准
1.3.1 完全性骨折:骨折线贯穿于整个肋骨骨干,并且断端有错位或成角形成。
1.3.2 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着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其中典型的不完全骨折是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儿童,因为儿童骨质软韧,不容易完全断裂。
2.1 肋骨骨折的典型X线表现为有明确的骨折透亮线,骨折断端嵌插,分离,肋骨成骨明显变形,骨皮质断裂,成角。陈旧性骨折影像学表现为肋骨骨折端有骨痂形成。
2.2 CT表现:完全性骨折主要是贯穿于肋骨骨皮质的低密度骨折线,骨折断端有移位,成角,嵌插或碎骨片;不完全性骨折主要是肋骨一侧骨皮质断裂,凹陷或隆起。
2.3 患者骨折发生部位统计: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
表1 患者骨折发生部位分布
2.4 CT及X线诊断结果比较
表2 CT与X 线诊断结果比较
2.5 16 排螺旋CT三维重建
发现患者合并颈椎及胸椎骨折3例,锁骨骨折5例,肩胛骨骨折6例,胸腔积液3例,肺挫裂伤8例,液气胸1例。
肋骨是胸廓的主要支架,由骨性部分及肋软骨构成。本组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中,在胸部外力直接作用下最易发生骨折尤其以第3-10肋骨最为多见,约占89.7%,第1-2肋由于受到锁骨的保护而较少受累,约占5.9%,第11,12肋属于浮肋,骨折率也低,约占4.4%;多发性肋骨骨折约占63.2%高于单发性肋骨骨折;腋段最易发生约占53.7%(见表一)。本组显示,X线检查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86.8%,CT检查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7.8%(见表2)。
由于肋骨与肺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较大,所以X线检查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方法。与CT检查相比,X线片暴露视野大,肋骨呈连续性显示,易于观察,定位骨折,客服了CT观察的局限性,但由于胸部脏器结构的复杂性且重叠较多,又因为肋骨的半环特点,摄片时大部分肋骨不能更好的贴近胶片从而影响了骨折的显示。
与X线检查相比,多排螺旋CT检查扫描速度快,大大减少了患者由于疼痛和呼吸等原因在检查过程中引起的伪影。具有不受部位厚薄、组织重叠及投照条件影响的优点,降低了因肋骨正、斜位片拍摄的需要而过多的抬搬胸部外伤患者的危险性。CT密度分辨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可获取较多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工作站相关软件对肋骨骨折处或可疑处进行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可以显示一些X线检查时所漏诊的骨折(因肋骨骨折位置欠佳而引起的漏诊)。CT检查也会有一些漏诊情况发生,本组漏诊率为2.2%,这可能与扫描时选择的层厚、层距等因素有关,如果对可疑部位进行薄层扫描,基本上是可以避免漏诊的发生。
VRT是把所选取的层面容积数据进行重组,可获得直观的三维立体感图像。VRT技术能任意调整观察角度,最大限度的显示空间结构,也是我们肋骨重建最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技术。VRT技术的运用对肋骨骨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大大地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降低了医疗纠纷。
本文结果显示,CT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正确率要高于X线检查,但并不能说明CT可以完全取代X线检查。由于CT检查成本较高,使它在普及程度上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患者受伤程度,将常规X线与CT检查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致使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1]谭四平,沈比先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2):44-46.
[2]袁涛,米雪伟.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探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9):92-93.
[3]盛爱珠,周建勤,李俊等.16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0):1207-1208.
[4]卢先东,张承祥.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与DR平片对照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5):1521-1522.
R445.4
B
1009-6019(2014)10-0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