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2014-06-09 14:19李秀波王绣红王琦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迟发性扫查外伤性

李秀波 王绣红 王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 福建宁德 352100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李秀波 王绣红 王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 福建宁德 35210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总纳入病例30例: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结论:超声具有实时性、无创性、移动方便、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等优点,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的动态观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超声诊断;外伤;脾破裂

脾脏外伤是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脾脏质软而脆,血运丰富,其发病率在闭合性损伤中约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左右[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外伤性脾破裂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并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外伤性脾破裂是急诊外科常见病之一,严重时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作为发展极为迅速的超声医学,对外伤性脾破裂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且可以反复检查,无创伤性,是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CT或临床随访证实。男26例,女4例,年龄8-5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打架斗殴(2例)、坠落伤(4例)。伤后均于4小时内就诊我院,入院时患者均有上腹或左季肋部疼痛,腹部或脾区压痛等症状体征。24例临床行腹腔穿刺,19例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GE-log3,IU22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患者取仰卧位、左右侧卧位或坐位进行多切面扫查,并尽量减少搬动,行腹部超声扫查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在最快时间内对受伤部位进行迅速、全方位、仔细扫查。重点扫查患者实质脏器的形态、大小、包膜完整情况;并结合实质回声是否均质,判断有无包膜下、实质内血肿形成;脾周、肝肾隐窝、脾肾隐窝、左膈下有无积液,腹腔、盆腔及肠间隙有无积液;并可结合彩超观察周围脏器的血流情况,使用高频探头观察包膜的完整性和包膜下有无异常。腹腔出血量的判断:积血位于脾周为少量出血;脾周外,肝周及结肠旁沟积血则为中量出血;下腹及盆腔可探及则为大量出血。

2 结果

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其中28例超声明确诊断,1例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术中发现25例真性脾破裂(包括迟发性脾破裂),中央型脾破裂4例,被膜下脾破裂1例;裂口位置分布:脾上极11例,下极8例,脏面2例,膈面7例,脾门附近2例;出血量小于500ml(12例),500~1000ml(10例),1000~2000ml1(5例),2000~3000ml(3例)。

3 讨论

脾破裂临床上可分为: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三种[1]。中央型:脾脏大小可因创伤程度不同而正常或增大,脾实质内出现局部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回声可不均匀,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如出现明显的血肿,实质内可呈无回声区或内含细小的点状回声。彩色多普勒常显示其内部无血流信号;被膜下型:脾脏外形失常,径线增大,内部回声密集增强,脾包膜光滑、完整但隆起,其与脾实质之间为无回声区所占据,呈月牙形;严重者,可压迫脾实质,使其表面呈凹陷状。无回声血肿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出现细小点状回声、条索状回声、中高回声等改变(图1);真性破裂:显示高回声的脾包膜线局部连续性中断或不完整,该缺损呈无回声线状结构并伸入脾实质内,并出现不规则形的稍高回声或低回声、无回声区。同时在脾周围可出现无回声区,严重者可在腹腔内出现游离的液性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在脾损伤区未能显示彩色血流信号[2](图2)。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脾外伤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脾包膜破裂伴活动性出血时,可见微气泡自破裂口向外呈"涌泉状"或"喷射状"移动;脾内血肿呈无增强;脾实质损伤处可以有多种增强表现[3]。介入超声:在超声造影引导下,对脾创伤灶及活动性出血处多点注射蛇毒血凝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此技术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脾破裂的微创方法[3]。

诊断思路:患者具有明确的外伤病史,患者均有上腹部或左季肋部疼痛,腹部或脾区压痛等症状体征;重点对脾脏进行全面扫查,脾脏大小形态是否正常,包膜连续性是否完整,实质回声是否均匀,脾周是否有积液等;腹腔扫查重点扫查肝前间隙、肝肾间隙、脾前间隙、脾肾间隙、两侧髂窝及盆腔处是否有游离液性区,然后扫查腹腔其他部位;外伤后短时间内腹腔可见少量游离液性暗区,脾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应高度怀疑脾破裂可能,建议连续动态观察,本组1例便是腹腔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脾上极破裂;外伤后短时间脾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腹腔内未见明显游离液性区,亦不能排除脾破裂可能,应建议连续动态观察,本组1例便是超声检查示脾实质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

4 总结

早期诊断脾破裂对抢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明确的外伤史及脾内异常回声区即可确诊脾破裂。有些脾破裂口较小且隐蔽,加之脾脏的解剖位置及急诊患者肠腔气体掩盖,使超声容易漏诊。此时,超声科医师应常规检查腹腔内有无游离无回声区,来间接提示脾破裂。超声测定腹腔内游离液体敏感性高,且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某些脾内或脾包膜下血肿可连续动态观察。监测迟发性脾破裂的出现,并决定是否保守或手术治疗等。对于某此假阴性患者的及时超声复查可提高检出率。超声造影对其明确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4.

[2]姜玉新,王志刚.医学超声影像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4.

[3]周永昌.超声医学.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50.

图1 被膜下碑破裂

图2 真性碑破裂

R445.1

B

1009-6019(2014)10-0169-01

猜你喜欢
迟发性扫查外伤性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