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笑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杭州 310016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笑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杭州 31001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34例)和常规护理组(34例),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护理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观察综合护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临床研究资料为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63.39±5.71)岁,入组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综合护理干预组(34例)和常规护理组(34例),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综合护理干预组: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疾病状况,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时鼓励并安慰患者,之后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护理,结合实际例子,通俗易懂地向患者告知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防治知识,促使患者了解造成高血压脑出血的诱因以及疾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接着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切勿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助患者康复,适当地在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帮助患者行走。并且定期组织知识培训,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定期安排患者返院复查。
常规护理组:常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换药,告知患者疾病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参照[2]:从患者是否合理饮食、是否按时服药、是否保持健康行为(如戒烟、戒酒哦、大小便通畅等)一集是否进行康复训练等方面监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持5个行为的为完全性从,保持3个以上,但小于5个的为部分依从,2个或2个以下为不依从。生活质量评分参照Barthel标准[3]: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13.0,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的是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为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本组研究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表1 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2.2 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比较
本组研究显示,护理前综合护理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表2 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病情危急,颅内压急骤升高可引起继发性脑水肿,进而造成脑疝,该疾病拥有极高地致残和致死率。
研究显示,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高血压脑出血的负性情绪[4]。有研究进一步显示,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偏瘫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本组研究显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本组所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关键是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及对病情的解释,改善患者恐惧、焦虑的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提高能够辅助药物治疗,加强药物治疗效果,且显著地促进患者自主进行功能锻炼,帮助肢体功能康复。本组研究显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综合护理能够通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最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1]徐廷伟,周毅,秦永芳,等.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195-196.
[2]汪文英,王银娥,徐云侠,等.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82.
[3]赵先伟,杨士芝,栾卫红,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8):612-613.
[4]杜莹燕,叶碎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4-75.
R473.5
B
1009-6019(2014)10-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