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的新闻图片突围

2014-06-07 05:50安增良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读图报纸

□安增良 张 晶

(枣庄日报社,山东 枣庄 277100)

多媒体时代的新闻图片突围

□安增良 张 晶

(枣庄日报社,山东 枣庄 277100)

纸质媒介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照片新闻已成为纸质媒介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提出“三分天下占其一”甚至“半壁江山”等等,然而,不论多少,“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在读图时代,穆青同志提出的“文字报道与摄影报道要两翼齐飞”的观点已经变成报纸版面语言的主流。

但是,长期以来新闻摄影队伍新闻和文化两个建设相对滞后,有些新闻摄影记者长期沉迷于相机“器物”层面的语境而不能进入新闻语境,个别的甚至连图片的说明文字也不能顺利过关。许多媒体的摄影部门也囿于对新闻价值认识的片面,认为图片多且大就是跟上了读图时代,于是报纸图片组照成风,贪大成风,而说明文字简陋、不知所云,甚至出现文图不符、指鹿为马的现象。这种片面讲究眼球冲击力的做法,致使大图片所形成的“冲击力”难掩新闻素质缺失所形成的苍白。

图片应用更富有新闻特质而非装饰性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如何让更多的读者青睐并订阅报纸,党报、都市报、娱乐报、行业报等平面媒体都在解放观念中进行大胆尝试,即使是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这样的党报也开始尝试让版面语言表现得感性起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设图片版面,试图以视觉冲击打破多版文字带来的阅读沉闷。

但即使如此,也并非是图片越大、图片越多就表示越好。道理显而易见——新闻图片离开丰厚的新闻内涵就成了无源之水。只要留神一下比较成功的新闻摄影记者便不难发现:这些人的新闻敏感强,文字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据报道,《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有一个传统,就是要求摄影记者在拍好照片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字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该报摄影记者的郑鸣在采访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突患脑溢血倒在演出现场时,不仅拍了图片,而且写下特写《施光南倒在钢琴上》,从而使“图”“文”互相补充,反响非凡。1998年,同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的贺延光,在九江决口现场不仅发回图片,而且通过手机向报社发回现场报道,这篇“图文并茂”的报道最终获得当年度的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多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多层次、分众化呈现,社会舆论多元化,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互相交错、互相影响、互相转换。在这种情形下,新闻图片必须提升传播能力,掌握主动权,担当起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要用新闻图片抢占制高点。社会舆论是民心的公开体现。多媒体时代,新闻图片所表达的内容要更集中、主题更鲜明、采访更深入、制作更精良、画面更生动,唯有如此,才能跟上时代的需要;要学会使用新闻图片聚焦关注点,使新闻图片在版面上呈现出跟文字图片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替代,甚至可能超越文字报道。

图片应更突出真实性,发挥深度优势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命,话语权不仅仅掌控在了少数传统媒体人手中,而是让草根有了发言权。并且以网络为阵地,让普通百姓轻而易举地团结在一起,与政府进行平等的对话构筑了当今中国社会舆论导向的新格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总数已经突破6亿人,且八成网民在利用互联网媒体获得新闻资讯。

毕竟报纸较之于互联网传播,更慢,更间接,更加不直观。毕竟报纸的印刷、发行都是有时间要求的,而报纸报道的静态特征,也使得它在传播样式上缺乏电视、电台的音像优势。电视、电台尚无法跟互联网竞争,此种情况下,报纸所面对的危机,就可想而知了。

互联网时代的真实性和快捷性,是它战胜其他媒体的独有优势。在这一点上,作为纸媒的报纸,应该努力吸取它的优点,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比于互联网,报纸的优势就是深度。报纸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报道方式,把一个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逻辑关系、历史演变甚至理论上的意义给演绎得精深透彻,短短数千字,便可以观尽风云变幻,这是那些纸媒记者报道新闻的基本素养带来的效果,是互联网上常见的那种短平快、细碎化、无序化的杂乱信息所不具备的。因此说,要在互联网上看到此类精深新闻,还是需要纸媒记者这类精于此道的媒体工作者才能做到的。

前几年,互联网上曾经出现了一个著名的事件:“周老虎事件”,陕西一位山农竟然用PS技术伪造了一幅山中发现老虎的图片,被互联网迅速扩散,后来纸媒跟上报道,但仍然无法追赶互联网传播的速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张照片是伪造的,被报纸详细地给予了揭发,这才刹住了互联网上的假图片传播。这个时候,纸媒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比和事实逻辑判断,揭露了流传在互联网上的图片之假,终于彻底否定了周老虎图片的真实性。这个过程是很有说服力的,深刻表明了纸媒相对于互联网的权威性、系统性和深度优势。

顺应多媒体时代发展,适应多媒体时代需要

对于新闻摄影来说,随着信息传输速度变得更为迅速,非决定性瞬间、海量图片、现场直播成为常态;突发事件以及新闻事件第一落点将面临市民记者、草根记者的威胁,摄影记者该如何应对?办法只能是:专业,成为一名真正的、全能的记者。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有深度的报道,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善于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来表达观点,能通过网络平台和读者进行互动,能在信息社会中引导读者,这些都是网络时代新闻摄影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摄影记者要主动顺应多媒体时代发展,适应多媒体时代需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针对多媒体时代的广大读者,调整自己,适应变化,以变应变。

多媒体时代迎来了图片的市场化时代。在图片市场化的进程中,互联网无疑是一个助推器。图片市场化填补了信息的鸿沟,使得媒体能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得高质量的图片。这个时候,就要求摄影记者要更加努力,更加多产,并牢牢把握自己的真实性和深度特性,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抢占图片市场制高点。同样是拍照片,我们这些职业新闻人,拥有最好的机器,拥有良好的职业训练,更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本来就应该比网络草根们高出一筹。这里并不是蔑视那些草根记者们,而是对我们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需要我们超越他们,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他们。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读图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