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源头活水来
——浅议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2014-06-07 10:01董洪富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0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连云港稿件

□董洪富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问”有源头活水来
——浅议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董洪富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岂止是读书需要“源头活水”,在常见的人物专访报道中,记者的采访提问同样也需要“源头活水”。人物专访比常见的新闻报道要详细生动,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人物专访中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

提前制作采访预案,围绕主题设计问题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常见的人物专访报道,记者要围绕主题精心设计问题,拟订采访提纲,制作采访预案。对于采访一些知名的公众人物,记者在事先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被采访对象的资料尽可能多了解,虽然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提前准备,才能保证提问收放自如,既能让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避免出现漫无目的聊天,容易造成与被采访对象的隔阂。

笔者在采访台湾工业总会来连云港考察的稿件时,由于前来考察的都是重要领导,活动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为了能采访到其中几位重量级的客人,笔者在采访的路上提出能否采访相关专家的请求,没想到得到活动主办方的大力支持。为了保证这次采访能够成功,笔者先查阅了台湾工业总会的相关资料,并对台湾工商业界的名人资料有了大致了解,初步拟订了几个采访提纲,然后把这些采访提纲向活动主办方汇报。得到主办方的许可之后,记者确立了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并对采访时间有了充分的估计。为了防止采访时可能出现的紧张局面,笔者事先多次练习问话,理清采访思路,避免在采访时顾此失彼,丢掉一些重要的问题。特别对于经验不足、口才不太好的记者而言,必须学会笨鸟先飞的本领。

记者在车上见到了这位重要领导,刚开始还有些紧张,幸亏有事先写好的采访预案:“听说您有企业在连云港,生产效益还不错,您能不能简单谈谈对连云港的印象?”听了这个问题,顿时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没想到这位领导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从下飞机的感受,到这几天的行程,说得头头是道,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记者在采访的间隙,用录音笔录下了部分采访录音,在得到对方许可的情况下,用相机进行拍照,保证采写稿件图文并茂,所采写的一组《台湾工业总会来连相亲》稿件,得到活动主办方和领导的好评,也让广大市民了解这次活动的意义。

提问要简洁通俗,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

人物专访,是记者对所采访的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的采访。这要求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要认真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计问题,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信息,会对他的哪些方面感兴趣,想从这些公众人物获得哪些信息?只有记者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无论是采访公众人物,还是普通市民,记者对每个要提问的问题,应精心设计、仔细推敲,提问的问题宜短勿长、通俗易懂、切勿艰涩。毕竟人的记忆力有限,如果提问不当,往往导致被采访对象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导致采访不能顺利进行。

记者采访残疾女孩谢芳丽时,她原本是一个阳光、健康、美丽的女孩,因为14年前的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和左臂,可她身残志坚艰苦创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还赢得了幸福的爱情,她的创业故事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讲述》节目。

为了避免采访时触及她那段伤痛的回忆,笔者事先对这位女孩的身世有所了解,尽量避免提问关于车祸、残疾、伤痛等方面的话题,而是将采访的重点放在她如何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创业方面。与此同时,记者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设计采访提问的问题:读者想从她身上知道哪些事情,她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点读者看完后会有启迪。只有这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采写的稿件才有可读性。由于有备而来,采访提纲设计的问题都体贴入微,对方也很乐意回答记者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注意捕捉她生活中的细节,尽量使稿件中见物、见人、又见她那坚韧不拔的毅志。经过多次修改,最终《无腿少女走出坚强人生路》一文成稿,此文也获得江苏省残疾人好新闻二等奖。

提问要“口”“眼”并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记者在提问时要“口”“眼”并用,要求记者善于用眼睛采访,采访时要观察得深、观察得细,力求准确生动、形象逼真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人物专访的提问更应抓生活细节、抓人物性格等特点,记者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切都可以在采访稿中写出来,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记者要尊重被采访对象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提问要有针对性,善于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挖掘素材,了解被采访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问题提问。反过来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等。

久而久之,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笔者也总结出不少经验。比如,可以把采访看作是一场演出,记者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导演,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要善于用语言和行动去引导,让被采访者说出真心话。记者的笔就像摄像机一样,准确地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和场景。好脑筋不如烂笔头,采访时要多听多写多记,积累大量的材料,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技巧,才能写出读者爱看的文章。

新闻采访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说得通俗一点,提问是一门艺术,而人物专访的提问更需要这门艺术,更需要高水平的提问技巧。记者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采访时才会有“源头活水”。

(本栏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连云港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