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君
(邯郸日报社,河北 邯郸 056011)
文艺副刊为新闻正刊增添色彩
——从《邯郸日报》副刊《赵苑》谈起
□刘秀君
(邯郸日报社,河北 邯郸 056011)
面对众多新媒体的强势出现,报纸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许多的挑战,有许多报界同仁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但是,作为《邯郸日报》文学作品版《赵苑》的编辑,笔者的认识是报纸远没有到穷途末路的地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报界同仁应以开放的理念、开阔的思路、开拓性的方法,去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留住读者,作为报纸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同样需要有这样的思索。自从2013年12月5日7版,《赵苑》与其他新闻版共同出现以来,以开放的的理念办副刊,使《赵苑》副刊融入时效性、文学性和地方性,凸显出了自身的风格,形成了大副刊的格局,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品牌。
报纸承担的第一使命是报道新闻。报纸副刊是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刊的补充和延伸,其新闻性是与生俱来的。办好副刊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春夏秋冬一张脸”,要充分体现时效性。这也是吸引读者的又一因素,而且能与正刊起到补充、延伸、互动的作用。
融入新闻,2013年12月19日,散文《古今滏阳河》是配合我市备受市民关注的滏阳河改造提升工程,请当地一位地方志的专家撰写的,他用文学笔法把滏阳河从古到今的变迁,从经常泛滥成灾祸及两岸百姓的害河,到通航通运便利乡民的通畅河道,为读者做了一个精彩展现。区别于新闻信息传递,这篇散文在时间上是滞后的,然而却是抒情的、平静的、有文化的,这样的讲述更加深入人心。
“家风”是2014年初以来由中央电视台发起引起热议的话题,编辑积极联系,邀请一位山西的作家写一篇关于“家风”的文章,那位作家表示他正有此意,文章很快传来。2014年2月20日散文《家风和煦春意浓》,文中不但把家风的作用和意义娓娓道来,还用形象幽默的语言把家风与家训、家教等易混的概念区分的清楚明白,让读者读来如沐春风,却又风清气朗地明白了事理。
生活变换在副刊要有体现。副刊不能脱离新闻,更不能脱离实际。有这样的文章,副刊才能更加吸引读者,使读者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感受事件的内涵,这是新闻版面所没有的。新闻性的融入,丰富了副刊的内容,既使副刊具有了敏锐的触角,又使新闻有了多维的传播方式和更大的传播空间。人们在感受生活、感悟生活中,多了些沉甸甸的思考。
文学性是文艺副刊的特征,这一特征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但是,一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在关注着这个版面。这个版性决定了版面上的稿件是做给一部分人看的,他们热爱文学,懂得文学。要想办好该版,需要编辑下大力气,对稿件精挑细选,把真正优秀的作品刊发出去。
为此,除了从本地作者中优中选优外,编辑还特意邀请了全国知名的作家蒋子龙、肖克凡、何申等为《赵苑》撰稿,他们的稿件大气、自然,有分量、有厚度,还有时效,尤其是何申,他总是能够在全国各地网上网下纷纷议论之中,即传来风趣幽默的小随笔,使《赵苑》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生活共振。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蒋子龙传来一篇《现代妇女有多少问题?》在3月6日刊出,他以一位长者、智者、男性的身份,为现代妇女解答了许多难缠的问题,语言平实、观点鲜明,很适合点拨迷雾中的女性朋友。有许多女性读者反馈信息说,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帮助她解决了思想上的困惑,看完这篇文章后,她知道该怎么做了。肖克凡传来的作品是一组,《工厂忆旧》,我们为他开辟了专栏。这些文章为许多读者回放了五六十年代的时光,勾起了许多的思绪。
著名作家在文学界有明星效应,他们的名字就是吸引人的焦点。但是,《赵苑》版毕竟是《邯郸日报》的副刊版,大部分作品还是来自于当地的作者,2013年12月5日《邯郸日报》文艺《赵苑》版正式在《邯郸日报》第7版悄然登场,事先没有发预告,刊登之时没有加说明,但是,刊出当天编辑部即收到如潮好评。虽然编辑部为此版的刊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总编辑亲自选定头条稿件,编辑精心挑选其他稿件,然后又经编委会几次审议,制作版式时又几人共同商议、策划,定出了清新、疏朗,不惜留白的版式特点,完全按一个精品版面的流程进行而来。尤其是头条稿件,散文《夜晚,梧桐树也要休息》,作者是邯郸一位作家写的一篇关于邯郸市主干道——中华大街两侧梧桐树上安装了大量彩灯,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彩灯亮起,流光溢彩,映衬着中华大街两侧的风景非常漂亮。但是,作家同时又是一名市民,他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以一颗慈悲的心体悟这些树的感受,写的非常动情,很符合人性,也有科学道理。刊出之后,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共鸣。
地方性在《赵苑》版还体现在作者队伍上,现在邯郸有一群高水平的作家为版面供稿,由于《赵苑》版定位很高,所以,许多作者以作品登上《赵苑》版为荣。这个标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邯郸文学爱好者队伍的提高。目前,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作者队伍很强大,他们经常与编辑沟通,如何办好版面,应该选取何种稿件,他们都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地方性并不意味着排斥外地作者,编辑以开放的心态办副刊,一直致力于扩大作者群,让本地与外地作者相呼应,老作者与青年作者相携手,外地的作者积极响应,使得《赵苑》稿源不断,形势喜人。
《赵苑》的副刊以大气的风格、开阔的思路,给读者带来阵阵喜悦与新鲜气息。以开放的理念办副刊,本地与外地全方位开放,不论内外紧密相连,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不仅提高了编辑的素质,也扩大了读者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副刊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报纸的知名度和品位,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地市级报纸的副刊才会有特色、有前景、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