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言论引导社会新闻的舆论导向

2014-06-07 05:50金柯萌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6期
关键词:绍兴日报言论

□金柯萌

(绍兴日报社,浙江 绍兴 312000)

用言论引导社会新闻的舆论导向

□金柯萌

(绍兴日报社,浙江 绍兴 312000)

在党报的诸多信息类型中,社会新闻是一种相对独特的信息类型,与时政、财经类信息相比,社会新闻虽然也有政策、法律等价值判断,但更多涉及到伦理道德层面的价值判断。就人们生活情感的个体事件而言,任何廓清事关社会公德、行为道德、家庭美德的正误利弊,厘清法律法规的行为边界,对传递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绍兴日报》在社会新闻版(“社会纵横”,后改为“城事”)设立言论专栏,尝试通过“社会时评”及编前编后语和按语等言论扬善抑弊,表达观点,引导舆论,取得了较好效果。

言论是社会新闻版立言、立德的重要方式

社会新闻覆盖面广,往往涉及社会、家庭、个人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乃至光怪陆离是其重要特色,它也因此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正因为内容的丰富度和事件本身的多样化,有时一些新闻的道德边界甚至法律边界不很清晰,至使人们在价值评判上产生模糊混沌之感,这种时候言论发声,不仅可以担当起明辨是非、祛弊扶正的职责,也是廓清误区助力认识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因扶起倒地老人反被污陷,甚至被敲诈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以至“扶不扶”在社会上形成了议论热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既事关“扶老人者”的个体道德,也事关社会对此事的整体认定。为此,《绍兴日报》2014年2月28日刊发了题为《“扶不扶”不该成为选择题》的言论,提出“难道就因为几个负面新闻,就轻易动摇了道德根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谁家没有老人,谁都面临衰老,关爱老人是一份社会责任,我们谁都不应该是旁观者。”明确了敬老爱老是这类事件的道德基点,只有立足于这个基点,我们的判断才不会出现道德偏差。

言论的立言立德,有时不仅在于表明事件判断中的道德正误,还应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事件,对新闻进行必要的解读。2013年11月,一则“烟台大学食堂保洁员吃学生的剩饭剩菜”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于11月21日刊发言论《保洁员吃学生剩饭蒙羞的是大学》,该文没有纠结于学生因浪费而产生的道德失范和保洁员吃剩饭所产生的道德拷问,而循着这一事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剖析:这一现象的的责任主体不仅在于学生和保洁员,社会也有责任,而社会不是空泛的指代者,它应有有形的责任者,这个责任者就是学校。因为这是当前我们教育体制重学轻德形成的缺失。因而造成这一现象,蒙羞的不仅仅是大学生们,也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执行者——学校。这一解读提升了新闻阅读的深度,使读者从普通的道德谴责者,上升到问题原因的思考者,从更深层面加固了道德藩篱。

言论传递编辑部的观点,体现报纸的党性原则

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因其社会新闻的信息特殊性成为言论的重要内容,但就其报纸言论的基本属性而言,它是“旗帜”和“灵魂”。因此,言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编辑部立场,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

就一张区域性的党报而言,言论的编辑部立场和党性原则,往往体现在本区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之中。

浙江绍兴是轻纺重镇,印染企业多,因此,印染污染和偷倒污泥现象比较普遍。2013年,绍兴市政府查处偷倒印染污泥作为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于5月29日发表了题为《对付偷倒污泥既靠法律也靠主动管控》的时评。指出“一些不良老板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肯在治污上花本钱,而把污染成本转让于社会,罔顾民生,无视环保,偷倒污泥......不惜践踏公德底线、毫无社会责任心”,并强调“光靠启发道德自觉是难以使他们回头的,用法律手段对付他们是目前无奈中的最有效选择。”立场鲜明,言之有据,既有严肃谴责,又指明治理途径,体现了社会新闻版言论对当地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配合。

交通拥堵的治理,也是2013年绍兴市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在‘越剑一号’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中,交警一个月查处交通违法17695起,最多一天处罚1518人,绍兴史无前例”的新闻,4月25日的《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刊发了言论《给交通顽症“下”猛药》,从微观角度论述了交通秩序治理的必要性和及时性。言论指出:“每个交通参与者似乎都有怨言,怪你,怪他,怪交警,唯独没有怪自己。”并认为“让有些人学会走斑马线,光靠劝说和呼吁已很难解决问题......”言论的逻辑起点更多地从个人行为出发,而避免对不良现象的一般性议论,既符合社会新闻版的言论特点,又传达了编辑部立场,配合了政府的中心工作。

社会新闻版言论的基本特征

社会新闻版言论作为论说性文字的大类,与其他版面和其他形式的言论有着一些共性特征,但也有自身的一些风格特征,往往篇幅短小,立意明确,观点尖锐,论说泼辣。

言论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并应选择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有较强教育意义的新闻进行评论。

公职人员招考,是大家高度关切的新闻事件,其招聘要求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便成为敏感的社会话题,而招聘公职人员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大学及以上毕业的资格,使一些非全日制大学毕业的考生产生了不公平之感。为此,《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2013年3月27日刊发言论《招考公职人员应该坚持学历公平》,依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提出质疑:将非全日制教育培养的人员排斥在外,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在哪里?言论刊发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言论要对新闻进行解读,并对容易产生误导的新闻进行点评。

社会保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基本保障体制之外,也存在着一些互帮互助的民间行为。需要对这类新闻进行解读。为此,《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2013年12月11日刊发了题为《互助是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的言论,既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实事求是地说明当前社会保障水平有限。因此,互助行为是国家“兜底”之外的有益补充,避免了读者的误读。

言论要尖锐,有锋芒,对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和鞭挞。

言论的尖锐与锋芒本是这类文体的本性,但社会上圆滑之风蔓延。或许出于诸多原因,但在社会新闻的评论上,由于大多一事一议,并针对个案,尖锐与锋芒往往可行,便也形成了一个特色。

2013年11月5日《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的一篇言论《让每一位热爱图书的孩子读得起书》,论说尖锐,文字凌厉,体现了社会新闻版言论的特色。言论从一位家长买不起书起笔,继而矛头指向儿童读物畸高的价格。言论将高价童书比作注水猪肉,质次价高。

言论要立论有据,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社会新闻的言论往往指向明确,因此议论要力避空泛,不虚设前提,不逻辑含糊。

2013年11月19日《绍兴日报》社会新闻版《高校周边无证食摊兴旺该由谁负责》一文,开宗明义,首先提出问题,继而层层剥笋,深入分析:高校周边无证食摊兴旺,学校固然要负教育之责,社会更要负管理之责,学生本人也要负明知故犯之责。为了使问题不至推诿,文章明确指出:这三种责任之间,社会管理之责是首位的。

言论要有趣味性,不要板着脸说话,而要站在与读者为友的位置,掌握说话的分寸感,有时引经据典、说古道今,把道理说清楚。

社会新闻版的言论论述角度可以更加灵活,也更有趣味,和灵动的社会新闻相辅相成,从而增强说服力。如2014 年1月3日的言论《千年河埠理应功能不再》,以平民角度入题,结合绍兴人生活传统,娓娓道来,劝诫古城百姓,为了河水的清洁,到了告别“河埠洗涤”这一老习惯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绍兴日报言论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绍兴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重要言论
绍兴大闯关
他们的言论
人文绍兴
灵感日报
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