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课,引发学生兴趣
1.图片导入
图片能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宫》的剧照,学生看到图片后,立刻开心地大叫偶像杨幂的名字,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以图片导课时,应选择学生熟悉且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素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音乐导入
婉转悠扬的歌曲可以使学生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是课前导入的不错选择。在讲授“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时,我播放了学生的偶像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学生学习的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
3.故事导入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听故事的,以故事导入则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我讲述鲁迅的《药》时,语气沉重地说:“有人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时候,而我们的主人公老栓却用这些烈士的血做药引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用故事做启发式教学会取得意外收获。
4.悬念导入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前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让他们探寻答案,等到得出答案时,会有强烈的成就感。
二、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分组讨论
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布置任务,让学生展开讨论、合作学习,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分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营造温馨、融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进行过程中,教师发现不善于表达、处于沉默状态的学生,应适当进行鼓励,让其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在讨论结束后,教师检查各组研究成果,对每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积极引导、归纳、总结。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给予发言的机会,当他答对的时候,应及时肯定,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有被尊重的感觉。每组的成果可用计分的方式评判,这样全班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得到培养。
2.语言幽默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史实故事化,以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的语言去表述,复原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生乐于接受枯燥的知识。在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时,教师可引用慈禧太后那句“今天谁让我不快乐,我让他不快乐一辈子”,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学生哄堂大笑后自然也就得出清政府惨败的原因。
3.联系现实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而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以现实的眼光审视历史问题,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探求历史发展规律,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感。我在讲授“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时,让学生阐述当今世界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潜移默化地体会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4.生为主体
在全面实施课改新理念的今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实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启发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由“教为主”变成“学为主”,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新秩序,同时,使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作者单位:黑龙江双城市兆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