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华
树冠如巨伞,枝丫若游龙,气根似髯须,像一位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叟者,这是笔者给榕树描绘的“肖像画”。榕树虽然没有鲜花的艳丽和芬芳,却是闽南和台湾文人墨客喜欢抒情寄意的对象。粗硕的树干,宽大的树冠,浓密的树荫,屋前村后,榕树最能勾起人们的乡思。榕树是闽南和台湾乡村的标志物,有道是“无榕不成村”,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种有榕树,有些乡村,总会在村头种上榕树,郁郁葱葱,久而久之,成了乡村的风水树,受到人们的崇拜。人们习称榕树为“成树”,象征着这个地方大有成功的建树。昔年老辈人“过番”(出国谋生)要带上榕枝和一小撮乡间寺庙香炉的香灰,以示永世不忘家园,要像榕树那样落叶归根。千百年来,闽南和台湾人崇榕爱榕,演绎成一种独特妙趣与情韵的崇榕风俗和文化。
两岸同根 枝叶关情
闽南的老百姓把能够庇佑他们的古老榕树称为“榕公”。盛传“榕公”来历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在闽南沿海操练水师准备收复台湾前,见闽南沿海地区风沙肆虐,草木稀疏,就号召将士利用空闲种植耐旱、生命力顽强的榕树。当年存活下来的榕树虽然老态龙钟,皮骨凸露,但是气根飘逸,枝干繁茂。今天,在闽南海岛犹存一些郑成功军队当年种下的古榕。多情的闽南人念念不忘先贤恩德,不时到古榕下拜谒“榕公”,缅怀“成功”。闽南民间的“榕公”无处不在,闽南方言“榕”与“成”同音,当地人习称榕树为“成树”。大多数居家也喜欢种植榕树,以祈祷能有所成就。所以,自古以来,闽南群众自发为“榕公”建房、造桌、挂彩。在闽南东山岛县城,有个叫“榕脚”的小地名,就是因有一棵数百年的老榕树而得名。几乎每天都有群众来到这棵树干粗硕的榕树下烧香、点烛、献茶,敬奉“榕公”,人们还给“榕公”盖了个小屋,当地文化人独运匠心地在“榕公”两旁撰题一副嵌首对联:“榕城繁荣千古秀;公灵显赫万年春。”在闽南,无论在村头巷尾、屋旁路边,还是在寺前庙后,庭院阳台,都可以见到榕的靓影。有人认为拜谒“榕公”之俗,既是在缅怀郑成功,也有祈求事业成功的愿望。总之,不管是牵强还是巧合,都是闽南人把古榕拟人化、尊为树神以祈盼美好生活的朴素感情。
台湾的阿里山曹人和雅美人认为,古榕如人,有着与人一样的灵魂和灵气,在村社入口处都要种植榕树,视榕树为庇荫村人的灵树。台湾南投县南投镇的人们认为,榕树有男女之分,高大的叫“大树公”,稍矮的称“大树妈”,并把数百年树龄的榕树,尊称为“榕公”“榕妈”。逢年过节,人们带上供品到树下烧香祭拜树神,以求万事如意,还常带小孩到树下拜祀,然后取一片榕叶用红线贯起来,挂在小孩脖颈以求吉利,甚至男女青年定情互赠信物也喜欢让“榕公”“榕妈”作证。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寻根认祖、挂香分灵时,最有特色的是采撷榕树枝叶缚在高高的旗帜顶端。
台湾同胞为何对榕树如此挚爱呢?据说,澎湖岛白沙乡通梁村,有株奇异的古榕覆荫面积660多平方米,像座小树林,有人立碑题曰“榕园”,还有人把它列入台湾五大奇木之一。这株古榕有一段两岸历史渊源: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一艘从福建南下的商船触礁沉没,仅剩一株小榕浮出海面,被岛上通梁村村民郑亨拾得,乡绅林瑶琴认为此榕是海上漂泊者的灵魂寄托,就把它种在岛上的保安宫前,聊寄哀思。历史上,不少台湾同胞用植榕来表达爱国思乡的心迹。在笔者家乡福建东山岛有个坑北村,村中有株古榕就是清代同治年间,迁居台北田中央村的宗亲王马体当年携家人回乡寻根谒祖时,跨海越峡带来种植的。老榕树盘根错节的风骨、皱纹满身的皮肤、密布苍翠的弓脊、遮阳挡雨的胸襟吸引着人们到此寻根忆旧、乘凉休憩。数百年来,这株被昵称“台湾榕”的古树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寄托,也成为台湾乡亲心中的丝丝牵挂。逢年过节,乡亲们自发为“台湾榕”培上一铲土,烧上一炷香,祈祷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崇榕习俗 无处不有
榕树被人们视为平安树、吉祥树,婚丧喜庆都要采些榕枝树叶派上用场。过去,节日庆典搭彩楼,经常用榕枝树叶配上鲜花。大多数闽南和台湾人们居家庭院厅堂都摆着苍翠虬劲、娇小玲珑的卵榕、矮榕盆景。千姿百态的榕树盆景像一幅幅有生命力的立体画,美化着居家的环境,愉悦人们的心情。
闽南和台湾民间视榕树为长寿、吉祥的象征,每逢盛大的节庆,人们喜欢采撷榕枝扎彩楼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端午节这天,人们用榕枝蘸着雄黄酒喷洒庭院以驱“五毒”。举凡红白喜事也都要用到榕枝,如向亲友贺婚时,传统的贺礼上要放一桠箍着红纸条的榕枝,红绿相间,分外耀眼,以此寄寓爱情、友谊像榕树万古长青。旧时嫁娶,在花轿后面,总有一青年后生拖着一把枝繁叶茂的榕枝跟随在人群中,谓之“拖青”,寓意新娘进门后子孙繁衍,家业兴旺。新娘进洞房后,要把榕枝放置床顶上,表示新娘从此在这里长住下来。老人寿终,追悼会上习惯摆放榕树盆景,表示老人如老榕树一样活在人间。说来有趣,闽南和台湾民间还有个禁忌,烧火做饭不能烧榕树枝叶,俗信“烧榕万年穷”。
此外,闽南和台湾民众还视榕树为驱凶避灾的圣树。每逢家中有人患病,需要安静调治,或筹办喜庆大事,怕外人“冲跑”了喜气,人们就在大门的门环上挂上两束青翠欲滴、箍着红布条或红纸条的榕青——即榕树枝叶,借此告启来客:“谢绝入内”。笔者曾在福建东山岛铜陵镇发现一户陈姓人家插榕青形成的奇观:其大门门框均为粗硕的榕根形成,门楣上老态龙钟的古榕,枝叶葳蕤,根须如长髯飘拂。主人陈跃先生介绍说,他的先祖有一年端午节时采撷一桠榕枝插在门楣缝隙辟邪,时逢霪雨连绵,生命力顽强的榕枝生成了气根,日久年长,那根须竟形成了生机盎然的榕门,算来已有200多年历史。福建书画家马驰先生观赏后啧啧称奇,特为这一奇观题匾“榕庐”,并附词赞美:“苍郁天年,陵岛一绝。”小小一桠榕枝变成大大的门框,这一景观的确堪称一绝,值得叹奇赞美!
相传,“插榕青”习俗乃北宋皇家封赐的“保生大帝”吴夲(音tāo)所创,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吴夲得知闽南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他为了控制疾病传播,别出心裁采来榕青以作记号,劝阻亲友间不要相互探视,避免传染。这一招真灵,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在闽南民间,“插榕青”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历史轶闻:古代,有位姓黄的义士率领义军反贪惩霸,因惩恶难免扩大化,闹得民心惶惶。一天,黄义士在途中碰到一个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大男孩,而手牵的却是个小孩童,黄义士觉得好奇怪,就赶上前问道:“大嫂,你为何偏要背大的?”那农妇答:“我背的是侄子,他是孤儿,代表着一房人的血脉。而我的孩子万一被姓黄的侠士误杀了,我还可再生育。”黄义士听后内心十分愧疚,同时,他也为这位妇女舍已为人的精神所感动,便叮嘱农妇:赶快回家在门楣插上榕青,便可免遭误伤。农妇是个大公无私的好心人,她除了自家插榕青外,还周知全村的善良乡亲也插榕青。不多久,黄义士的队伍进村劫富济贫,惩治恶霸。由于黄义士事前吩咐部下,门楣插着榕青的人家,一律不准入内。小小榕青保护了全村百姓,怎不叫人歌之颂之?
闽南和台湾有一句俗语,叫做“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多种植于村前屋前,竹子多种植于村后屋后。台湾闽南方言叫榕树为“成”,“前榕”也即是前有所成就,竹与“足”谐音,“后竹”即后能富足,反映了两岸同胞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