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燕
数学是一门充满神秘色彩和激起人挑战欲望的学科,然而,很多学生觉得它枯燥、深奥难懂,谈之色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有效回归生活本色,追寻数学原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一、生活原型,加快理解概念
不论是哪种知识,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例如,苹果坠落到地面,这是物理学;聆听美妙的歌声,这是音乐学;买东西的时候计算价钱,这是数学。假如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生活原型作为教学材料,那么,会不会让小学生感觉更加的亲切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既然知识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完全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给予诠释,这样还可以加快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首先为学生们呈现了这样的生活原型:昨晚下班之前老师去打印室帮学生们印刷练习试卷。已知班级共有学生56名,但是由于计算出错,结果印刷了70份试卷。那么多印了多少份试卷呢?当学生听到这里时,其脑海中立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把多余的试卷拿出去。而在这里,“拿出去”便是减,也即是本次所要学习的重点,即:两位数减两位数,所以列出算式为“70-56=14”。
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可能性就越高。通过创建生活原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思路,激活思维的潜力,辅助思维的训练,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之间挖掘数学知识,这难道不是课堂教学的成功吗?
二、生活体验,简化抽象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体现了生活体验对于掌握概念的重要性。学习在于体验,假如一味盲目地记忆,不去感受、实施,那么学生将很难全面、彻底地掌握知识。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我们可以选择质量相当的物体让学生们进行实际体验,让他们通过感官来理解所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不仅会加深,同时当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次遇到此类情况时,还能及时利用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这两个概念时,很多孩子对概念只停留在文字记忆的层面上,具体多少容量,理解得很模糊。因此,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诸如咳嗽糖浆的容器,牛奶、雪碧等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进行观察和比较,认清1毫升大概多少容量,1升多少容量。我还让学生用1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的容器,去放满1升的容器,从而明确毫升与升之间的概念关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记住两者容量的概念。课后,我也布置学生去尝试类似的生活体验,让升与毫升的概念更加清晰明朗。
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去诠释数学,这比以往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刻地感受知识,还能更好地利用知识,从而展现出学习的真谛。
三、生活作业,巩固拓展思路
生活就是一个大的教室,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而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其对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途径。假如科学地从生活的角度创造符合教学需求的生活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还能构建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学习“统计”一课后,我提问,动画片《大耳朵图图》、《虹猫蓝兔》、《喜羊羊与灰太狼》究竟哪部最受大家欢迎?请大家利用课后的时间调查一下,并将结果制成统计图。然后大家比一比,看谁调查的最全面。动画片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所以当作业提出后,他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并在课后的时间内积极完成。通过对大家作业的批阅,学生们在执行的时候是认真的、快乐的,甚至有的同学还利用多种统计图的形式将这项调查呈现了出来。而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最终还是要反馈于生活。所以,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挖掘生活,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并切实地将其所掌握,这便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点。通过长期的研究与观察发现,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感受数学,不仅可以让数学课堂的氛围得以改善,摆脱往日僵硬枯燥的局面,同时还能激活课堂,从而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当中探索数学,掌握数学,进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