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鸿 骆惠玉 陈秀梅
(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350014)
自我效能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行胃造瘘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陈奇鸿 骆惠玉 陈秀梅
(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35001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经过胃造瘘置管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胃造瘘置管术”的鼻咽癌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内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比较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行PEG术后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自我效能;鼻咽癌;PEG;护理
自我效能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1977年提出的,系指人们成功地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对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患者自我效能评价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具体有社会支持、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情绪和生理状态、应对方式、患者自身行为结果、替代性经验、疾病及其治疗等[1]。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口腔、咽喉、腮腺等都在鼻咽癌的放射野内,常导致口干、味觉与食欲改变和口腔黏膜炎等并发症,表现为进食量少及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放疗开始前1周至放化疗结束后为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置管术(PEG),并通过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但术后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变化,包括无法经口进食导致废用感增强,内心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鼻咽癌放疗患者行PEG术后护理中,以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PEG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放疗开始前1周左右行“经皮胃造瘘置管术”的鼻咽癌患者83例。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2.3岁;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23例,高中17例,大专以上22例。纳入标准:①经医生建议愿意行“经皮胃造瘘置管术”的患者;②有自理能力,能接受护理干预;③既往和现在无重大精神疾患和意识障碍;④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⑤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研究。83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根治性放射治疗,其中调强放疗60例,常规放疗23例;其中56例Ⅲ、Ⅳ期患者于放射治疗前均接受2~3周期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
1.2 干预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围手术期内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
1.2.1 心理疏导行PEG术前,责任护士与患者面对面地交谈、沟通,包括PEG的优点、作用、手术目的、操作全过程及导管的日常维护等,将PEG的安全可靠性、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行PEG术后,患者正常的经口进食秩序感被打乱,患者废用感增强,根据其心理变化特征,指导其在口渴、干燥不适时,可选用淡盐水或茶水含漱,有助于提高口腔舒适感,使患者逐渐适应新的自我。
1.2.2 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患者家属、同事及其亲朋好友讲解PEG相关的知识以及在患者置管期间的心理调适,饮食选择等知识。指导他们关心、鼓励及支持患者,为患者营造一个积极、友好的治疗氛围,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单位、家庭。
1.2.3 激励积极培养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教会患者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如怎样选择合适的胃造瘘饮食、造瘘周围皮肤护理等。对患者一点一滴的进步,多加鼓励与赞赏,让患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自身潜力,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1.2.4 借鉴经验行PEG术前,请已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病友介绍经验和体会,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行PEG术后,尽量将行PEG术的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患者之间可以互相观察,激发自己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活动。
1.2.5 放松训练[2]行PEG术前教会患者进行放松训练,让患者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景中,例如,静坐在河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然后,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患者放松训练,放松顺序依次为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2次,每次20~30min,指导患者反复练习,直至能运用自如。
1.3 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3.1.1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包括20个反应焦虑主观感受的条目,每个条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分为很少,有时,经常,持续4级评分,记1~4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正反向计分所得总分乘以1.25即标准分。本量表是心理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最常用的测评工具,具有成熟的中国常模。
1.3.1.2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编制,包括20个反应抑郁主观感受的条目,每个条目按症状出现的频率分为很少,有时,经常,持续4级评分,记1~4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正反向计分所得总分乘以1.25即标准分。本量表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患者,其评定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具有使用方便,应用广的特点。
1.3.2 评价方法患者在行PEG术前(干预前)及术后第7天(干预后)由责任护士发放SAS及SDS问卷,采取不记名式,使用同一指导语,单独进行,问卷由研究对象逐项认真填写。共发出调查表83份,回收83份,回收率100%。问卷均一次性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将收集的有效资料输入SPSS10.0并采用频数,x±s行描述性分析及t检验。
干预前后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SAS、SDS评分比较(n=83)
3.1 鼻咽癌放疗患者行PEG术前、术后心理状况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有关知识缺乏,不了解行PEG的必要性,担心影响以后的生活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术后患者第1次看到自己腹壁上的胃造瘘口时,会感到害怕不安。在置管期,患者往往认为自己残废无用,害怕被人厌恶和歧视,而化疗、放疗等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
3.2 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患者行PEG术后情绪反应的影响自我效能增强干预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对行为的控制作用,强调从挖掘患者的潜能入手来实现行为目标。一般来说,个体所拥有的自我效能越大、强度越强,对行为的坚持和努力程度的正性影响作用也越大,而个体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其获得的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以及生理情绪状态4个信息源有关[3]。本研究以上述4种信息源为框架,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开展自我效能增强干预。从表1可看出,经过自我效能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下降,可见,以增强自我效能作为解决护理问题的切入点,能更好地减轻PEG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4]。本研究表明,对行PEG术后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减轻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变消极的心态为积极的心态,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卢佳美,杨丽,曾小芬,等.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变化趋势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581-3583.
〔2〕张明芳,隋烟宁,张凤岭.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行为科学医学,2008,17(9):817-818.
〔3〕张蓉,林占峰,岳秋菊.认知重建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2):405-406.
〔4〕葛晓红.心理干预在减轻无创通气病人恐惧中的作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1):99.
(2014-02-12收稿,2014-06-19修回)
R473.73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5.046
1006-9143(2104)05-0452-02
陈奇鸿(1965-),女,副主任护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