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迅 牛 琳 刘欣欣 许玉莲 宋 翔*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硼酸软膏的质量控制
张 迅 牛 琳 刘欣欣 许玉莲 宋 翔*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建立硼酸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硼酸的含量,化学法鉴别硼酸盐,装量差异应符合涂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 T)。结果三批样品化学鉴别均呈正反应,阴性对照不干扰测定。硼酸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40.16~200.80 mg;回归方程为y=6.7221x+2.654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n=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硼酸软膏的质量。
硼酸软膏;鉴别;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硼酸软膏以《山西医院制剂规范》(1985年版)[1]和《中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2]为参照标准,是一种普通外用制剂,该软膏由硼酸和凡士林组成。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皮肤收敛(硼酸的功效)的作用。主要用于以渗水为主及水肿病损的急性炎症过程,具有抗炎及抗过敏的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硼酸通过对炎性因子TNF2a的负性调控而发挥抗炎[3]的药理作用。经过不断对该制剂在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控制方面的改进、改善,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本制剂用于治疗皮肤表面创伤、溃疡、擦伤、褥疮,接触性皮炎等疗效显著,受到医师和患者的好评。为有效控制本制剂质量,进一步提高完善其质量标准,本研究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硼酸的含量,化学法鉴别硼酸盐,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够有效控制硼酸软膏的质量。
1.1 仪器:Sartorius BT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恒温水浴锅;硬质玻璃瓶;碱式滴定管;烘箱;锥形瓶;电热套。
1.2 材料:硼酸对照品(批号:970613北京化工厂),邻苯二甲酸氢钾(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实验用纯化水,锌粒(北京红星化工厂),其他试剂均为实验用分析纯试剂。氨试液、姜黄试纸、酚酞指示剂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配置,硼酸软膏由本实验室的制剂室研制。
2.1 硼酸盐鉴别:①取供试品3批(批号:120311、120328、
120405),硼酸对照品和阴性试剂,加盐酸成酸性后,能使姜黄试纸变成棕红色;放置干燥,颜色即变深,用氨试液湿润,即变为绿黑色,阴性无干扰,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②取供试品3批(批号:20120311、20120328、20120405),硼酸对照品和阴性试剂,加硫酸,混合后,加甲醇,点火燃烧,即发生边缘带绿色火焰。样品与对照品显色相同,阴性无干扰,结果见图1。
2.2 装量差异:本品3批,每批5个,去除外盖和标签,将容器外壁清洁后干燥,分别精密称定其重量,去除内容物,再将容器用乙醚洗净并干燥,精密称定空容器的重量,计算每个容器内容物的装量和平均装量,结果应该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F最低装量检查法)规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三批样品装量测定结果
2.3 含量测定
2.3.1 测定方法:取本品2 g,精密称定,加甘露醇1 g与中性乙醇20 mL,置水浴上加热,振摇,待软膏溶解后,放冷至室温,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NaOH标准溶液(0.1 mol/L)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即得。每1 mL的氢氧化钠液(0.1 mol/L)相当于H3BO3的质量为183 mg。
图1 硼酸盐鉴别反应
2.3.2 0.1 mol/L NaOH标准溶液配置方法:取适量氢氧化钠,加纯化水后振摇溶解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待冷却后,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放置数日,溶液澄清后备用。取澄清的饱和溶液5.6 mL,加入新煮沸过的冷水1000 mL,摇匀即得。
2.3.3 0.1 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取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45 g,精密称定后,加入到锥形瓶中,同时加50 mL新煮沸过的冷水,振摇,使溶液完全溶解;按“2.3.1”项下方法测定含量,计算出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平均值及RSD%。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0.1 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2.3.4 专属性试验:量取本制剂的阴性制剂(即无硼酸),按照“2.3.1”项下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阴性无干扰。
2.3.5 线性关系考察:硼酸对照品约2 g,精密称定,加乙醇溶解后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再加入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精密量取1、2、3、4、5 mL至5个锥形瓶中,分别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20 mL,振摇,按“2.3.1”项下方法测定硼酸含量,硼酸量y(mg)作为纵坐标,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x(mL)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线性方程:y=6.7221x+2.6546,r=0.9999,结果显示在40.16~200.8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6 重复性试验:精密量取一批样品,按“2.3.1”项下测定含量,百分含量的平均值为5.39%(g/g),RSD=0.46%(n=6)。
2.3.7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精密称取供试品(批号120517)2 g,室温条件下,于不同时间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平均百分含量为5.07%(g/g),RSD=0.4%。实验结果表明,24 h内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好。
2.3.8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120517)1 g,并在锥形瓶中加入精密称取的硼酸对照品,分别制得低、中、高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按“2.3.1”测定硼酸含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硼酸的加样回收率和RSD。结果得出:方法可靠、易行且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加样回收率试验(n=9)(cNaOH=0.1036 mol/L)
2.3.9 含量测定:取本品2 g,精密称定(约相当于硼酸0.1 g),按“2.3.1”项下方法测定硼酸含量,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含量测定(cNaOH=0.1035 mol/L)
硼酸是弱酸,在水中不完全电离,很难用碱直接滴定,但硼酸与甘露醇以1 M∶2 M混合反应后,硼酸与甘露醇形成配合物,并电离出1 M的H+,大大增强硼酸的酸性,便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硼酸软膏。为了使反应完全,通常加入甘露醇的量要过量。加入乙醇可以溶解凡士林便于滴定的显色明显,但是乙醇显弱酸性会消耗氢氧化钠,因此要加中性乙醇。利用硼酸中硼元素所具有的特色边缘带绿色火焰,鉴别硼酸盐的特征。
综上可见,鉴别方法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含量测定时指示剂显色明显,可以控制硼酸软膏中硼酸的质量。
[1] 山西省卫生厅.山西医院制剂规范[M].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5:144-14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 曹军,姜丽平,耿成燕.硼酸对脂多糖诱导的人单核细胞产生TNF2a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8,24(4):378.
Quality Control of Boric Acid Ointment
ZHANG Xun, NIU Lin, LIU Xin-xin, XU Yu-lian, SONG Xiang*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for controling the quality of Boric Acid Ointment. Methods Use acid-base titration method to determinate the content of boric acid, and chemical method to identify borate, and volume difference should be conformed to pigmentum of relevant provisions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version two of I T.).Results Three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positive identif i cation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the negative control do not interfere the determination. Determination of salicylic acid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40.16-200.80 mg;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6.7221x+2.6546,r=0.9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9%, RSD was 1.2% (n=9).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good repeatability, strong specif i city,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Boric Acid Ointment.
Boric Acid Ointment; Identify; Content determination; Quality control
R9
B
1671-8194(2014)35-0001-02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在临床中应用资助项目(20130313021-9)山西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0-54)
*通讯作者:E-mail:songxianger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