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科素亚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06-05 15:31杨漫沩刘少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
关键词:氯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杨漫沩 刘少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医院内科,湖北 武汉 430074)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科素亚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杨漫沩 刘少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医院内科,湖北 武汉 43007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科素亚(氯沙坦钾)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钾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DBP、SBP以及HR的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科素亚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氯沙坦钾;苯磺酸氨氯地平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原发性高血压是主要人群,占整个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用药很多,我院近年来联合应用科素亚(氯沙坦钾)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1],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近半年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以及对所选用药物过敏者等。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2±5.3)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7±2.1)年;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4.7±5.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8±2.1)年。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2周的洗脱治疗,洗脱期后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络活喜;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24)口服治疗,剂量为5毫克/次,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片(商品名:科素亚;生产企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654)治疗,剂量为50毫克/次,1次/天。两组患者的观察周期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8周时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心率(HR)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每次同日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并对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DBP下降≥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下降≥10 mm Hg但降至正常范围;②有效:DBP下降10~19 mm Hg或降至接近正常范围或SBP>30 mm 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15.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和[n(%)]表示,并分别应用t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指标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BP、SBP和HR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BP、SBP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HR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见表1。

2.2 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分为有3例患者出现心悸、头晕、乏力、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但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所有患者均可耐受。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BP、SBP和HR比较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BP、SBP和HR比较比较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以及死亡的总体危险,目前降压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而药物治疗的原则应遵循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和个体化的原则。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是临床中常用的降压药物类型。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CCB类药物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2]。苯磺酸氨氯地平在口服后吸收缓慢,与受体结合和解离的速度较慢,因此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长,生物利用度高,具有降低血压变异的效果,因而与传统的降压药物相比,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更好的防治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但是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指出,联合治疗更有利于血压达标[4]。科素亚即氯沙坦钾片是全球第一个治疗高血压的ARBs类药物,其可与AT1受体结合,阻断内源性及外源性的血管紧张素Ⅱ所产生的各种药理作用(包括促使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等),具有强效的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风险,延缓终末期肾病的作用[5]。

从本组资料结果可知,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相比,效果显著,主要是由于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作用位点不同,但可起到协同效应,共同发挥降压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因此可考虑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实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因此除药物治疗外,认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保证睡眠、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加强体育运动及调整心态减轻压力等都对有效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项迎春,韩奇,俞蔚.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7例[J].医药导报,2006,25(1):23-24.

[3] 吕书华.氯沙坦钾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90-91.

[4] 宋平南,杨智勇.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76-77.

[5] 杨丹芬,成涌,毕四锐.氯沙坦钾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8):2849.

R544.1

B

1671-8194(2014)29-0160-02

猜你喜欢
氯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氨氯地平引起嗅觉和味觉丧失一例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