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梳篦艺文事 流长千年又重光

2014-06-04 09:50星绘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梳子象牙常州

星绘

梳篦,理发的用具。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篦,亦写作“枇”或“比”,总称曰“栉”,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说文·木部》:“梳,所以理发也。”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

梳篦的千年历史

篦梳,又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有云:“栉,梳篦之总名也。”古人兴蓄长发,梳篦为每日梳理头发的必备之物。梳子齿距疏松一些,用于头发的梳理;篦子的齿距较密,用来除去发间的污垢,保持头发清洁,不长寄生虫,使人焕发容光。梳篦还可以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并能插于发间作配饰。

我国最早的栉当为1959年山东宁阳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约六千年的象牙梳。在篦单独出现以前,曾存在过合体梳篦。梳篦分离以后,器形统一呈马蹄形。梳篦的这些变化,大约都发生在东周时期。从已出土和一些民间传世的梳篦看,汉、唐、宋各代各有不同。汉代的呈较长的马蹄形,纹饰一般以云气纹为主,间有羽人鸟兽等;唐代的呈马蹄形,下部略宽;宋代的为月牙形。古代的梳篦多为木制、竹制及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嵌玉镶珠等材质。

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民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竹料,主要取自苏南、浙西等地的优质阴山壮竹,产自这些地方的竹料不仅质地坚硬、富有韧性,而且经久耐用;木材主要选用红木、枣木、石楠和黄杨等名贵树种。用黄杨制作的梳篦,因其木质细腻、纹案清晰,并具治头痛、去痒等功能,尤为珍贵和流行。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则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

梳篦的历史渊源

若论梳篦起源的先后,应该是先有梳子、后有篦箕。原始社会,男女老少都是披头散发的,也许是对披盖在面庞上的毛发觉得很不舒服,于是用手指理理撩撩,渐渐受到启发,便模仿手的形状制作了“五指梳”。出土文物证实,六千年前的新古器时代,就有了似人手的五齿梳,还有十九齿、二十齿的,都是人手模样的扩大。

中国古代制作梳子的原料有多种,如象牙、骨、石、玉、铜、竹、木等,以木质的为最多,而象牙梳子使用的时间最长。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有用象牙制作的梳子,在山东泰安大汶口一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中就出土过两件象牙梳。不过象牙梳愈往后数量愈少,可能是由于木梳的大量出现和象牙日趋减少且价格昂贵的缘故。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则出现了铜梳子,陕西宝鸡竹园沟西周墓曾出土过两件铜梳。虽然传说赫廉在氏族时期就制作了木梳,但据考古资料来看,以竹、木制作梳子大约是战国早期之事。1972年在山西长治分水岭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了一件残长5厘米、有45齿的竹梳。竹、木梳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制梳用料的重大转变,使大量制作梳子成为可能。

篦箕是在梳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目前,出土最早的篦箕實物,是一座春秋晚期墓中出土的竹篦。之后又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发掘出土了秦代的篦子,距今有2000余年的历史。

从已出土和一些民间传世的梳篦看,形状各代有所不同。春秋以前的梳子形状复杂、装饰考究,但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春秋战国时背部呈圆弧形,身部有对称纹饰;汉代的呈较长的马蹄形,纹饰一般以云气纹为主,间有羽人鸟兽等;唐代的呈马蹄形,下部略宽;宋代的为月牙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隋唐五代及后的梳篦,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一般说来,名门贵族妇女所用为金或银等贵金属制,而普通妇女所插的则是木制或竹制的。

梳篦的风俗趣味

梳篦在民俗、礼俗、婚俗、丧俗中也很有趣味。

梳篦买卖制造业,在古代和近代行业中,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权利,它在旧时的十三行买卖中被列为头行。

梳子在一些民族婚俗中也有一定的用途,在印度比尔部落有个叫“巴个利尔”的节日,该节日历时七天,是男女青年选择伴侣的好机会。姑娘头上插着许多小梳子,这都是求爱者送的,在这里梳子是美好的象征。在我国古代甚至现在某些北方农村,梳子仍作为必需的陪嫁物品。

相反,梳子在有些民族中却又是非常忌讳的。在我国藏民族中,用完梳子后必须把梳子藏在较隐蔽的地方。如果女人把梳子插在头上去迎接客人或者从事其它活动,则认为是很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业。而在日本,梳子在外极受冷遇,其原因是在日文中梳子的发音与“苦死”同音,意为极其辛苦。

梳子在我国古代丧葬风俗中还作为随葬品放入棺木。在考古工作时发现很多出土的墓葬中均有不同材质的梳子,据考古研究发现,这种随葬的梳篦就其制作工艺的精粗,选料的优劣,以及摆放的位置均能反映出死者的社会地位和等级高低。竹篦至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仍被作“祭祖”的悼念物品用以焚烧。

梳篦的功能价值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木制梳篦,或其他材料制作的梳篦,除具有能用来梳头的实用功能外,它还具有保健功能和妆饰欣赏价值。

用梳、篦梳头养生,古已有之。养生家将日常梳头当作自我保健之法和养生的重要手段,南北朝时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认为:“头当数栉、血流不滞、发根常竖”。明人谢肇制《五杂组》卷一二亦载:“梳为木齿丹,云: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因此,梳子还得了个美名“木齿丹”。清宫的《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让太监用特制的梳子为她长时间梳头,这使她在花甲之年仍满头秀发。自古天下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平均寿命短,除“烟、酒、色”等恶习因素,恐怕与极少梳头不无干系。因此,经常使用梳篦梳头能起到治病健身、健脑长寿的作用。

梳篦还具有妆饰作用,以及较高的工艺价值。在我国古代,梳篦是八大发饰之一,妇女们常把精美的梳篦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时间一久,还形成了插梳之风。

从第一代的日用梳篦,发展至第二代的日用工艺梳篦,至第三代的艺术欣赏梳篦和旅游梳篦后,常州梳篦厂又创造了第四代的发饰梳篦和胸饰梳篦。这些梳篦造型逼真、色彩绚丽,融实用、观赏、装饰、收藏于一体。常州梳篦,这种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已成为了百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

从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妇女不仅喜欢插梳,同时还喜欢插篦;宋代妇女崇尚插梳,不次于唐代,而且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元朝以后插梳之习,渐趋式微;到明清时,差不多已被遗忘;近代和当代妇女虽不普遍以梳篦插髻妆饰发式,但有些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仍沿袭着用精美梳篦来作发饰。

常州梳篦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常州最早叫延陵,这首常州民谣所唱的就是常州有名的特产木梳、篦箕。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篦箕和木梳从原料到成品,分别需经过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

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炎帝死后,蚩尤起兵复仇。同其他许多人一样,常州梳篦工匠赫连也被拉去打仗。涿鹿一战,蚩尤被轩辕皇帝打败,赫连被俘入狱。看守皇甫得知他会做木梳,劝他连夜赶制一把,献给嫘祖娘娘,以免死罪。然而,不等赦免令到,赫连已人头落地。轩辕黄帝十分心疼,遂委派皇甫督率工匠照样制作。后来,赫连和皇甫被制梳业尊奉为祖师。

制篦业的祖师当是陈七子。春秋时期,陈七子为吏,因罪入狱。因狱中生活条件极差,陈七子头上生满虱子,奇痒无比。一次,陈七子被狱卒用毛竹板痛揍后,发现毛竹板裂成了一条条篦片。陈七子将其整理扎压后,用其清除头上的灰垢和虱子。这就是最初的篦箕。据说,后来每年农历2月18日和9月28日,梳篦业都要举行仪式,祭祀祖师,以祈求自己“生意兴隆”。

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当时运河两岸的整街满巷都是篦梳作坊,故有木梳街、篦箕巷之称。站在文亨桥上,头顶皓月,眼垂花市街、篦箕巷,月光、灯光、波光交映,水声、步声、橹声、劈竹声相汇成乐。古人吟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时为常州西郊八景之首。

盛唐时,当地梳篦花色繁多,不胜枚举,大的竟有二尺多长。

北宋以来,质地日趋贵重,金银栉具相当流行。大文豪苏东坡就曾有“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的诗吟。

元代,常州梳篦从运河经长江出海,随着“水上丝绸之路”传到海外。

明清时代,文献中关于常州梳篦的记载渐多。明代关于常州西郊八景之一“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的记载,把左运河畔篦箕巷的夜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到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户皆为”的景象。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农历7月总要到常州定制60把黄杨木梳、60把梅木脊梁象牙的高级梳篦,并在10月间连同6套龙袍、600朵宫花送到紫禁城,作为贡品进献皇帝,这就是“宫梳名篦”的由来。据说,慈禧太后对常州的梳篦尤为钟爱。

常州梳篦精工细作。齿尖润滑、下水不脱。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

常州梳篦的地域特色显著,兼具材质的自然美、工艺美术之美和民俗风情之美,美学价值和文化品位较高,文化传承性和旅游纪念性很强,艺术特色举世公认。

制作工艺精湛。常州梳篦制作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从开料到成品,木梳要经过28道工序,篦箕则要72道半工序,都相传至今。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都仍然需要手工制作。而且,选材严格,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木、石楠木、枣木、檀香、金丝木等,篦箕则要选用阴山背后生长4年以上的毛竹和上等胶漆、骨料。

彩绘细腻,富有神韵。彩绘梳使用毛笔描绘图案,一般先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然后复在梳篦上,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笔法精谨细腻,花鸟能画出花卉芳艳之色、禽鸟活跃之態,人物脸谱能画出表情神色、性格特征,轮廓分明,精彩动人。色彩上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色调统一,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梳体光滑亮泽,造型多样。篦梁上绘有历史名人,或民间传说,或吉祥图案,或戏剧脸谱,或花鸟虫鱼,主题丰富,生动传神,能够把人物的头饰、肖像、动作、服饰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常州梳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作为一千多年古老手艺的结晶,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开发新材料,增加新功能,研制新设备,探索新工艺,重铸新形象,赋予梳篦新的技术含量,赋予梳篦新的文化内涵,赋予梳篦新的艺术品位,将梳篦文化传承下去。

(编辑 刘小苏)

猜你喜欢
梳子象牙常州
寻找象牙参
常州的早晨
你的梳子选对了吗
带电的梳子
一根象牙筷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象牙长啊长
梳子:致月亮的后半夜
象牙战争
非常魔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