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华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一门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门强调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实践、自己体验的课。所以,我一直认为,在这门课中,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些新理念: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命令学生,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拖着他们走,不能用自己的想法限制学生,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不能把一些“真理”直截了当地灌输给学生……即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服务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让学生自己去摸、去试、去撞、去爬、去滚,加强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成才。
一、自愿策划课题方案
(1)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参与,我左思右想,最后确定了“故事引入法”和“问题抛开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
(2)激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还特意挑选了比较具有神奇色彩的“大树江”的地名给孩子们娓娓道来。然后,我遵循让孩子自己做主的理念,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揣摩“该怎样去获得这些信息”。马上,孩子们经过七嘴八舌的争辩,有几个说去绍兴的民间故事找找,而大多数都决定去问一些“有识之士”。那如何去进行调查呢?孩子们又是自己讨论得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单枪匹马地干肯定要吃亏,还是融合集体的智慧!顷刻,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意愿结合成了小组。小组的人数不一,男女搭配。而且,多数的组还饶有趣味地为自己的组合取了名,什么“步行者小组”“历史小组”“馥郁小组”“无名草小组”等……可见,此时的孩子们已经毫不犹豫、心甘情愿地进入了我设下的“温柔的圈套”,并对接下去的调查充满了无比的兴奋和无限的希望!为了使调查工作更顺利,我引导孩子们根据各自的特长、爱好,自由在组内分好工。如负责采访的是××,负责记录的是××,负责整理的是××。所有的这些都由他们“小鬼当家”,自编自导自演, 我只是做了在一旁观战的“懒老师”。
没有注入,只有引导;没有被动,只有主动,为孩子能动地、创造地学习埋下伏笔。
二、 自行投入活动实践
(1)提供自由表达机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开始走村进户,去挖掘地名背后的传说。
几个平时做事干净利落的孩子立马找到了“猎物”。只见菜市场的一角,白发苍苍的老人成了孩子们“围攻”的对象。“爷爷,你知道我们村子的名称‘西蚌潭是怎么来的吗?”“爷爷,就是‘西蚌潭这个地名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故事?”“是什么时候开始叫这个名的?”……伶牙俐齿在此时可派上大用场了,甜滋滋的嗓音也是成功的得力助手,当然还少不了高超的快速记录水平,一条条信息顿时成了孩子们的“囊中之物”。
什么菜场老板呀,屋前扯家常的妇女呀,树荫下抱着孩子嬉戏的大婶呀,甚至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老太太,都被“抓”来采访了。孩子们还总能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哄”他们提供些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这样,他们从交流中获得信息,在交流中锻炼口才,更在交流中表现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升合作协调能力。微笑是与人交流的通行证。别看春草同学平时沉默寡言的,但此刻也是忙得不亦乐乎。老人们怎么特别爱和她说呢!哦,原来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看着这张充满阳光的面庞,谁会舍得拒绝呢?谁会忍心说“不”呢?
“爷爷!”“奶奶!”“阿姨!”这一声声亲热的呼唤,让被采访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竹筒倒豆子般地把肚子里的货色都“倾囊相助”,也让一些没有被孩子们围在“圈”内的村民都来驻足观看。
咦,什么时候跑步也成了我们调查的“武器”了。这边一小组跑过来,那边一小组跑过去,都在忙些啥呀?“老师,刚才我们刚看中一个采访对象,就被‘步行者小组捷足先登了,再不用跑的速度,那到我们嘴边的鸭子又会飞走的!”
看吧,孩子们正脱离教师的“监管”,通过自己的自由发挥,从这些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地名中挖掘到一段悠久的历史故事、一个简单的地理常识,了解到人们美好的愿望、做人的基本道理,认识到一些保护环境的倡议、家乡昨天的面貌。瞧呀,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增加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口头表达力有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尝试,想象力也跨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心底的那份求知欲呀,正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攀呢。我担保,今后,这些孩子对周围平凡的“小东西”肯定都会多个心眼,做事的信心、韧劲也会很足的。
孩子们发现着、探究着、实践着、体验着,不亦乐乎!
(3)膨胀解决问题能力。采访大约20分钟以后,有些小组开始遇到了困难,好些采访对象都不肯“合作”,吃了不少的软硬“钉子”,得到的答案最多是“不知道”,简直就像在“大海捞针”。
“老师,有些人明明是知道的,可就是不肯告诉我们!”快嘴小青嚷嚷着。
“刚才那边有几个在打麻将的人,说让我们叫‘爷爷奶奶再告诉我们,我们几个都叫了,小青还说‘祝你们多赢点,可还是让我们快点走开。”小组长瑜萍憋红了脸说。
“一些人还说我们小孩子不在教室里上课,到外面来瞎逛什么。”彩霞不服气地说。
……
于是我开始集中了所有人员,开始中途讨论,诉说成就和困惑。最后大约问题都停留在村民不肯合作,知道这类知识的人太少。该怎么解决呢,我还是将问题抛光学生。
“你眼睛要尖,好好观察,看出一些肯讲会讲的人。”
“开始就表明我们的活动目的啊,我们可是要给村民写书
的人。”
“要多跑多找,肯定能看到会讲很多传说的人,刚刚我们就是找了很多个,跑了很多地方,不怕碰钉子,终于收集到了三个传说故事。”
……
三、自发集编活动成果
(1)培养自主创造能力。在成果展示其中的写写心得中,小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起来:“刚才我问一个卖菜的老爷爷‘鹅头桥这个地名怎么来的,老爷爷说自己不是这地方人,我又问他是哪儿人,他说是‘鲁序人,我连忙问他‘鲁序怎么来的。你们知道他告诉我什么了吗?”小华咽了一下口水,卖起关子来,大伙都对他行起了注目礼。“他说‘三轮车骑来的!我一下蒙了,天哪,‘鲁序这名居然是三轮车骑来的?”顿时,全体人员都笑得人仰马翻,笑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上空。
(2)跨越动手动脑能力。由于过程的生动,自然也就带出了精彩的结果。孩子们不但根据收集的资料整理出了一个个完整形象的故事,更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活动取得的成果。有些用一张张排版完美、图文并茂的小报来表现;有些用一篇篇发自肺腑、感人深思的心得来表现;有些用一段段节奏清脆、内容活泼的快板来表现,还有人物塑造幽默的课本剧、情节构思惊险的连环画等,让人目瞪口呆,也让我对这些平时看着长不大的孩子刮目相看了!
活动成果的丰富、新颖,足可以证实孩子们自主性的发挥
至极!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过分指导,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找回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原点和全部意义,使他们在学习中成才。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灵芝镇灵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