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课中的美育渗透性教学

2014-06-04 20:34刘红梅
职业·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渗透美育语文

刘红梅

摘 要:本文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以美育渗透为出发点,通过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挖掘文中美的因素,并借助美读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来感受美、体悟美、延伸美,给学生构建美的情境教学模式,从而提升语文教学品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 教学 美育 渗透

中职语文课是一门兼有智育、德育和美育功能的课程,不仅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学素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还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必要的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那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构建美的情感世界

课堂设计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语言以及透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将直接感染学生的听课情绪与听课质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解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伪的、慷慨激昂的情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构建一个美的情感世界,会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并能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良好的情感教育会对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的培养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情感世界的构建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学涵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教师要把教材谙熟于心,先体验文中所表达的积极美好的情感,然后再将这些情感传达给学生。学生的情感激活源自于教师体验的情感,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文章的情感脉搏,并精心设计,以情引情,学生就能产生心理位移,在课堂教学的小天地里感受到大千世界各种不同的情感信息。语文课堂教学总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流动,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即使是议论文、说明文也不例外。比如,《中国,水的困惑》一文,虽是关于中国水问题的说明文,但如果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挖掘文章精髓,在板书时,画上一幅中国地图,标注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学生就会更直观地从图文并茂中分析出文章的情感,一方面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感慨中国水资源与人均拥有量的不平衡,进而呼吁人类立即行动起来,为解决水危机和改善自然环境尽一份责任。这样的课堂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认知水平,又可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挖掘文中的美点,让学生自觉体悟美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美的因素,有的具有韵律美、意境美,有的具有理性美,尤其是说理性散文,就具有鲜明的理性美。说理性散文重在表达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感悟,或阐发一种哲理,或颂扬一种精神,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它的突出特点就是由情入理、情景交融。因此,教师在讲解说理性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挖掘它富含的人生哲理之美。例如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一篇具有哲理美的散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创设几个“美点”来陶冶学生。在具体讲授时分别从教材内容、语言表达及段落结构间的逻辑关系方面挖掘,把揭示人类心灵之美的内容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给学生提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命题,在讨论中教师要不断找启发点、点拨点,让学生借助文中举到的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哲学家第欧根尼,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事例及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位普通读书小姑娘的事例。也可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他有关事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引起学生对灵魂高贵的感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真切地感悟到有着纯正追求的灵魂是高贵的,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验灵魂之美、灵魂之高贵的审美愉悦之中,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三、借助“美读”来感受美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读书要“美读”的观点,就是说通过阅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情不自禁进入作品创设的意境。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不同的阅读形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朗读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文章的美,并在感受美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讲解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抒情诗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美。先采用播放配乐诗朗诵的方式,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美读中让学生体味诗中描述的那悠长的雨巷及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还有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若隐若现的象征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朦胧而又幽深的美的意境。学生在反复的美读中会切身感受到诗人在孤寂中失望感伤的情绪,以及从伤感失望中而萌动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另外,通过美读,诗中运用的复沓、叠句的修辞手法,会给学生以回环往复的旋律美、音乐美。美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可以带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描绘的世界,读而生情,读而品味,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美的因素。因此说,美读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深刻体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美好意境,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

四、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来延伸美

想象与联想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要给学生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地联想。在学习一篇新课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作品中的形象描述出来,然后联系自身经验,在头脑中再现作品描绘的景象,由此感悟到文章所表达的美。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由浅入深进行辨析;同时,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更深刻地体察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理解美、感悟美。第三,延伸教材以外的知识点,触类旁通,找出与所讲文章的类似篇目作品来对照讲解。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进而延伸对文章美的体察与感受。例如林清玄的《好雪片片》是一篇美丽动人的小说,文中描述了一位卖奖券的流浪老人,虽然外表龌龊,但在卖奖券时,无论谁买,他都小心地把奖券装进一个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的红色塑胶套里。这小小的塑胶红套饱含了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的一种感激。由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感受到老人那颗真诚善良的心,在无声地将温暖四处传递,就如我们身边时时飘起的美丽的“好雪片片”……其实,在生活中,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群中,也有许多的温暖、许多的感动存在着,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总能体悟到许多美丽的感动。通过讲解文中内容与延伸课外相关篇目,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更多的真情、善良和爱心,从而得到文章以外更多的审美愉悦。

因此,在語文教学中要自然渗透美育内涵,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让美的因素滋润到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给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美的生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拥有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美的熏陶中打造出新时期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渗透美育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