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武卫
摘 要: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教书育人,但也有少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基于此,本文提出中职教师应热爱学生、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成为教书的有“心”人,打造具有内涵的中职师德教育体系。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教育 现状 重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极为尊崇五圣:天、地、君、亲、师。天地为宇宙之至尊,君王为政治社会之至尊,父母为家庭之至尊,教师则为文化教育之至尊。古语亦云,“传道授业,千古为师,师之所在,道之所在”,定论了教师的身份。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以培养学生精神生命为己任的教师,自身必须有超出常人的师道师德,才堪为模范。
一、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以及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它也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者认为“师德”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也有学者提出,师德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师德可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这与工厂生产产品具有一定相似性。而知识传授和工厂生产两种劳动又有一定的差异,基于这两种劳动的异质性,广义的师德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精心“树人”,教师应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新命题。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强调“责任”的重大意义,认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二、职校师德现状
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教书育人,但也发现有少部分教师出现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师德原则和规范,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坏了教师形象。中职学校师德失范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意志消沉、敬业精神不强;参与赌博;讥讽、歧视、侮辱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违规违纪的问题;个人享乐主义思想抬头的问题;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以教谋私、不尊重学生家长的问题;语言不规范、举止不文明、酗酒的问题;视教学为副业,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等。
三、重塑中职的师德
师德失范问题不但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全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危及中华民族的振兴。因此,重塑有魅力的师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人们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培養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就是让他们成为教书的有“心”人,在实践中做到如下三条。
1.热爱学生
在师生关系上,首先,应该关心和爱护每位学生。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在美国,高校教师的责任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帮助每位学生认识到他作为有价值的、有效的社会成员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信念”。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都应该一视同仁。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继而因势利导进行培养,使他们成为有专长的优秀学生。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师德也会在充满爱心的教育中升华。
2.身正为范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可以说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作为文明信息的使者,在新的历史阶段,教师更应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应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精神面貌,以符合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这也是从师立教的根本前提。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应看重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给学生做楷模,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以此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在如今的中职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待那些“差生”,身正带给他们的榜样作用绝不容忽视。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文化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学习。中职学生大多都是住校学习,接触老师的时间比接触家长更多,加之,这个年龄段,学生思想活跃,又年轻气盛,更应该加强对他们品行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很好的品行,树立正确的榜样。孔子说得好,“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学高为师
努力提高知识素养,做一个有“才情”的老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因此,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见闻。当今,教师的角色已经由原来教学过程的主体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所以要求教师不仅应在其所教的专业领域作深入研究、刻苦钻研,做到“深”,而且应该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做到“博”。 教师应系统地把握和掌握专业知识,深究专业知识,只有做到“深”,才会把课本中不易理解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目前每一门学科知识都已经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吸收,这就要求教师无论从事哪一门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基础学科的知识,以便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的东西,并尽量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小结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严谨治学,重视教育规律,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教育教学技巧,把握教育契机,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可见,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能成为个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王毓珣.师德建设中有哪些问题,有何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5(3).
[2]林崇德.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刘凤梅.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合格教师[J].中国科技信息,2006(21).
[4]唐景莉,邱晓飞,王锋等.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N].中国教育报,2013(1).
[5]王金发.扬师德铸师魂,站好三尺讲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6]邱翊.和谐社会中的师德建设[J].攀登,2007(2).
(作者单位:浙江黄岩第二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