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引领思品教师在课改舞台上成长

2014-06-04 12:52沈莉红
成才之路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品考试教材

沈莉红

在多年的初中思品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不大。我校曾在初三学生中对中学音、体、美除外的九门课程进行了调查:我最喜欢的学科思品名列第八,我最不喜欢的学科思品名列第三,花时间最多的学科思品名列第八。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思品教师应努力反思,变革自己的教学,我们的学科才会永葆生命力。教师应该反思什么?怎样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思考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注重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指挥棒,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喜欢总结、反思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总是胜人一筹,也能更好地引领其他教师一同进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除了有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外,他们比其他教师有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他们始终秉承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案例一:记得实行课改后,我就时刻告诫自己是新课程的先行者,必须让以往教师讲、写、照本宣读,学生听、抄、死记硬背等种种传统的教学理念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应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出现的应该是一种活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带着新招数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学习“学会调控情绪”(七年级人教版),整堂课从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的情绪变化的情境讨论开始导入新课,到控制情绪的方法的问题讨论总结新课,我把课前设计的9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总共用了6次小组讨论,4个~5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教室里秩序乱了,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同学都在张嘴,但学生的参与兴趣在不断降低,讨论的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讨论变成了纯粹的“闲聊”。我急了,为了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了体现教师的尊严与权威,只能用强制的手段制止学生,而接下来各小组展示交流的情况差别又很大。当时我的体会只有一个字:累!我心烦意乱,刚刚升上来的一点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接下来的几堂课学生因为我严肃的表情,讨论时也不敢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又回到了以前沉闷状态。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虽然我知道课堂上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组过于简单机械、学生参与不均、问题设计过滥、讨论过于频繁、教师缺乏理性点拨、对课堂气氛没有加以调控等。我如梦初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一方面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努力实践:对学习小组优化组合,讨论题设计有深度和梯度,小组讨论宁缺毋滥,学生讨论时巡视指导、适时调控或者共同参与。在经历了无数次零零散散的课堂洗礼后,我发现自己又往前进了一步。现在上课,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总抢学生的话茬,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表达;课堂上,我和学生之间的配合也比较默契,情感交流也多了;我不再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授予,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发现,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充满献身精神的蜡烛,而是在课改舞台上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

二、加强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行为是:结合某一情境设计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解释、拓展并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教学行为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上好思品课必须通过创设鲜活生动的、贴近生活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由于我们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材料很长时间一成未变,有些材料涉及到的观点与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相比无疑又是滞后的,并不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些材料的说服力是不够强的,因此,我们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改变把教材当作“圣经”的现象。

案例二:在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九年级苏教版)中的“环境问题”时,如果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讲:是首先简要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和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接着介绍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最后简单说明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应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内容空洞抽象,没有吸引力,而教材中给出的情境材料是两幅插图:“2002年沙尘暴再袭北京城”(P73)“不少地区至今饮水仍很困难”(P74),这两种情境离我们海门的学生生活体验很远,他们感触不深。在准备这部分内容时,我思考怎样才能把教材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海门经济发达,许多家庭购买了轿车,在交通高峰时段,马路上拥挤不堪,每个路口总需要1名~2名交警维持秩序,于是我便摄下了市区人车拥挤、汽车排放着尾气呼啸而过、空气混浊的情境。课上,无须教师赘述,短短的影音资料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如身临其境,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身边,增强了环保意识。当最后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我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把后面“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在本堂课上介绍,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方法。

这堂课后我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理顺教材逻辑,做到既尊重教材、用活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并加强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学会用教材教,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促进教师、教材、学生和谐统一的发展。我们思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筛选、课堂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要多加追问和思考,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经常性地质疑和反思,新课程理念才能在教学行为中体现,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在课堂实践中革故鼎新。

三、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

知识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顿悟,只有顿悟才能将知识内化。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培养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极主动地反思,如我的学习态度如何、我的学习方法如何、我的解题思维如何……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反思,必将能克服上述问题。

案例三:初三思品是一门中考学科,但分数占比不多,学生不是很重视,因此,我在平时经常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作如下反思:(1)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2)自己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课后弥补?(3)本题在审题时应注意哪些要素?在每个章节学习后,我指导学生写反思性学习笔记,并坚持定期与学生交流和检查。反思性学习笔记不同于平时的课堂笔记,它是学生学习思品过程的心得体会,是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方法的归纳、知识结构的梳理,是学生学习反思的结晶。

每次考试后我引导学生作如下反思:(1)这次考试前与考试过程中我紧张吗?为什么?以后怎样消除这些焦虑心理?(2)考试过程中在时间上分配合理吗?有会做的题目因为时间来不及而没做的吗?在做哪些题目时耽搁了时间?是因为什么原因耽误时间的?以后怎样避免?(3)这次考试中我做错了哪几题?这些题目做错的原因是什么?(4)本次考试中对知识点记忆错误的题目有哪些?以后如何改进?(5)本次考试中对题目理解错误的有哪几条?以后应如何提高审题能力?(6)本次考试中解题能力存在问题的有哪几条?以后如何改进?(7)本次考试中掌握得好与不好的知识点有哪些?(8)试卷讲评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在日常教学中我大胆实施了作业革命,设计了反思性思考题,发挥思考题对学生思维轨迹的检测功能。思品学科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除了选择题其他题型都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轨迹。因此,我们应精心选编具有探究性、研究性、发散性的一题多问、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材料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扩大学生课后学习、研究、交流的空间。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在作业页面中给学生留出了反思、订正的空间,与教师沟通的场所。学生能在此写出课堂上哪里没弄懂、作业做到哪里不会做了、什么地方要求老师帮助……这样,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就更有针对性了,得到的是个体的真实的知识反馈。通过课后思考题的设计与布置,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与教师交流,实现师生的教学互动。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开始主动关注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反思自身的学习效果,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讲解、指导和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主动与教师对话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会了反思,就相当于给学生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教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思品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学生学习中的反思行为又成了教师加强教学反思的助推器,从而推动我们的思品教学良性发展,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总之,一名优秀的思品教师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在实践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取教育的真谛。当教学反思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我们良好的教学习惯时,我们就会插上神奇的翅膀,在三尺讲台上翱翔,我们的思品课堂必将熠熠生辉,成为学生汲取能量、健康成长的土壤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品考试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