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经走气”的内涵及操作要点探究

2014-06-01 12:30余楠楠陈泽林郭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金针白虎青龙

余楠楠,陈泽林,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针法灸法·

“飞经走气”的内涵及操作要点探究

余楠楠,陈泽林,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为了规范飞经走气的操作,该文对“飞经走气”的内涵及操作要点进行了探讨研究。将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主要版本所述与郑魁山教授和李毓麟教授的观点作比较,结合对《金针赋》原文的理解,探究“飞经走气”的内涵及操作。“飞经走气”是《内经》调气、导气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青龙摆尾的操作重在理解“摆尾”、“如扶船舵”所揭示的内涵;白虎摇头的操作重在理解“方”、“圆”、“摇”、“振”的内涵;苍龟探穴的操作重在理解龟入土时的动作,即“探”、“钻”、“剔”;赤凤迎源的操作重在理解“展翅之仪”、“复进其元”和“四围飞旋”的内涵。还要注意刺手和押手的配合及针具对手法操作效果的影响。

针刺;刺法;操作要点;飞经走气

“飞经走气”出自《金针赋》,但由于其原文描述简洁,后世理解多有不同,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操作术式。比较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陆寿康主编[1](以下简称陆氏)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王富春主编[2](以下简称王氏)的《刺法灸法学》,其所述“飞经走气”的操作就有区别,且与现今相对有代表性的针灸大家甘肃郑魁山教授(以下简称郑氏)[3]和天津李毓麟教授(以下简称李氏)[4]的操作也有所不同。飞经走气的操作怎样才更接近原文的要求,笔者在比较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相关教材及现代针灸名家操作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理解,愿与同道一起探讨。

1 “飞经走气”是《内经》调气、导气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泉石心《金针赋》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首次提出了飞经走气的概念:“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4种手法。“飞经走气”概念在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有不同的阐释。张缙《针灸大成校释》:“运用手法使经气循经流注,并送气到病所,叫飞经走气。”安徽中医学院等编著的《针灸学辞典》:“指催行经气的一些针刺手法。”盛燮荪认为:“飞经走气的词义,酷似中国书画笔法中的枯笔露白线条,即书画艺术中的‘飞白’,是运用针刺手法,使针下之气迅速地循经远传,在针感传导时呈显性和隐性交相传递的一种现象。”[5]王富春《实用针灸技术》:“飞经走气是用于治疗经络气血壅滞之证或关节附近针刺而不得气的针刺手法。”

各家对“飞经走气”的解释虽然不同,但其内涵不外是《内经》调气、导气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强调调气,《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强调导气。调气和导气是毫针刺法的精华。飞经走气的“飞”、“走”均有“往来”、“移动”、“行”、“跑”等意,是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达到催行经气的效果,不同的操作获得的经气反应不同。所以李鼎先生说:针感的出现有快有慢,故分气速和气迟,气不至则须“待气”,气不行则用各法“行气”、“驱运气”、“飞经走气”和“通经接气”,以达到“驱运气血”,名称的衍化虽多,都可以视作《内经》调气、导气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6]。

2 青龙摆尾的操作重在理解“摆尾”、“如扶船舵”所揭示的内涵

《金针赋》:“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可以看出,青龙摆尾的操作有摆动针柄和摆动针尖的不同,哪一种操作更符合原文的意思呢?可以从龙蛇的行走及“如扶船舵”来找答案。龙蛇之行走必有头尾的摆动,“如扶船舵”是借用行船时对舵的操作来比喻摇针。舵、橹是行船的动力和控制船行方向的要素,不管是掌舵还是摇橹,均不用大幅度摇动,即可控制好船行的方向。由于现有针具弹性的原因,不管是摆动针柄,还是摆动针尖,都可获得针尖和针柄的同时摆动。因此,摆动针柄和摆动针尖两种操作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青龙摆尾”、“如扶船舵”所揭示的行针方法的内涵。各家操作术式比较见表1。

表1 各家青龙摆尾操作术式比较

3 白虎摇头的操作重在理解“方”、“圆”、“摇”、“振”的内涵

《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白虎摇头的操作,重在理解“退方进圆”、“似手摇铃”及“摇而振之”的内涵。对于“方”、“圆”的理解有3种,补泻之义、针柄的运动轨迹及提插之义。现有教材认为,“方”、“圆”均指针体运动的轨迹。有医家认为“方”指左转、插针,“圆”指右转、提针,如汪机《针灸问对》:“进则左转,退则右转,然后摇动是也。又云。……行针之时,插针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如摇铃之状,每穴各施五息。退方进员,非出入也,即大指进前往后,左右略转,提针而动之,似虎摇头之状……”有医家由此认为白虎摇头主要由提插捻转和摇法组成[7]。

白虎摇头中“方”、“圆”的操作术式,要结合“似手摇铃”、“摇而振之”的动作内涵来理解。“摇铃”时“摇”须配合“振”的动作,《广雅·释诂一》:“振,动也,当动词,奋力挥手。”摇铃时可以使铃的击打锤呈

苍龟探穴的操作重在理解龟入土时的动作,“探”、弧线(圆)与直线(方)的轨迹来撞击铃壁,可以前后(进退),也可以是左右的击打(兼之左右),但在进退的末端都要配合“振腕”动作。因此,白虎摇头操作时摇动针柄,弧线(圆形的构成)与直线(方形的构成)的轨迹结合,可以是在前后或左右的方向上摇动,在方向转换时配合振动动作。这样分析,郑魁山教授的白虎摇头针法比较符合《金针赋》原义。

将白虎摇头与青龙摆尾的操作进行比较。青龙摆尾多为斜刺进针,亦有如天津李毓麟教授主张直刺进针者,但均要“不进不退”,左右摆动针柄的幅度小,使经气循经传向远端。白虎摇头为直刺进针,摆动针尾的幅度大,要进圆退方,其摆动轨迹是弧形与直线的组合,在摆动方向转换时还要配合振动动作,刺激强度较青龙摆尾为强。各家操作术式比较见表2。

4 苍龟探穴的操作重在理解龟入土时的动作,“探”、“钻”、“剔”

《金针赋》:“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

“钻”、“剔”。“探”有“寻”之意,表明手法重点在于探寻;“钻”,进入;“剔”,本义“分解骨肉,把肉刮下”。龟入土时,头往土里钻,爪往后刨土,反复进行。“三进”探钻,“四方”钻剔。郑氏与李氏的操作,一个与苍龟探穴形似,一个与苍龟探穴神似。《针灸问对》的操作方法还要配合捻转:“将针似龟入土之状,上下左右探之。上下,出内(纳)也;左右,捻针也”,捻针,带有典型的“钻”、“探”、“剔”动作。各家操作术式比较见表3。

表2 各家白虎摇头操作术式比较

表3 各家苍龟探穴操作术式比较

5 赤凤迎源的操作重在理解“展翅之仪”、“复进其元”和“四围飞旋”的内涵

《金针赋》:“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元,上下左右,四围飞旋。”

赤凤迎源的操作,重在理解“展翅之仪”、“复进其元”和“四围飞旋”的内涵。赤凤是传说中的神鸟,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赤凤来衔玺。青鸟入献书。”源,指流所从出的地方,“赤凤迎源,展翅之仪”描写的是赤凤展开翅膀迎着水源起舞的样子,故此法又叫凤凰展翅。“展翅之仪”的“仪”,指外表或举动,即赤凤翅翼上下煽动、左右翻飞的样子。“上下左右,四围飞旋”指赤凤展翅自由而自如的状态。“复进其元”的“元”当起始讲,也可当元气讲,还当天人地三部之人部讲[5]。“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元”,体现在操作上,应是针插入至地,再上提至天,待针得气摇动时,稍进人部,再行“展翅之仪”。“展翅之仪”有形似,有神似。教材所说“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的一搓一放”,这是形似,也可如李氏的操作,仅仅将针尖左右摆动丝毫即可,此即神似。可以看出,赤凤迎源手法主要由三才法、提插捻转和飞法组成。各家操作术式比较见表4。

赤凤迎源操作术式不同点相同点陆氏《刺法灸法学》①直刺进针至腧穴深层,再退针至腧穴浅层在腧穴中层操作先直刺入腧穴深层,再退针至腧穴浅层,待针下得气针体自摇,再插入腧穴中层赤凤展翅飞旋②待针下得气,针体自摇,插针至腧穴中层③边提插边捻转④右手拇、食两指呈交互状,拇指头向前,食指头向后,将两指弯曲,由针根部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呈螺旋式捻摩⑤两指一搓一放,力度均匀一致,使指感有如转针,针体不能上提王氏《刺法灸法学》①针直刺入深层,得气后再上提至浅层在天人地三部沿上下左右、前后不同面行圆形轨迹的多向飞旋②候针自摇(得气),再插入中层③使之得气④捻转结合飞法,一捻一放,形如赤凤展翅飞旋,通过手指的操纵,使针身及针尖在天人地三部沿上下左右、前后不同面行圆形轨迹的多向飞旋郑魁山教授①赤凤迎源属平补平泻法在人部操作②行针时将针插至地部,候见感应,复将针提到天部③待针下气至针体摆动,将针插至人部④行提插捻转⑤有针感后,右手拇食二指上下左右快速捻转,一捻一放,似展翅飞扬之状,使针感循经放散传导李毓麟教授①右手持针不动,针体垂直,用针尖控制经气,不得走失右手拇食二指着力于针尖,将针尖向左或向右偏移丝毫②术者全神贯注于针尖,保持针体的垂直,并微微地将针上提,稍停片刻③右手拇食二指着力于针尖,将针尖向左或向右偏移丝毫,使气达病所,如凤凰左右翅的展飞之象

6 总结

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是手法,飞经走气手法是针灸界有代表性的手法,以上是我们对飞经走气的研究所得。《金针赋》4种手法通过形象化的动作描述如摆尾、摇头、探穴、展翅等来表现这些手法的操作要点,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当然,“飞经走气”的理解还有两点需要思考,其一,刺手和押手的配合。如黑龙江张缙教授所讲,首先用左手拇指爪切,然后用速刺法立即在指甲痕上进针,达到所需深度,要“紧握针柄,力贯针中,力在针尖,针伴力入”,此时多可入针后即得气,如未得气,可用催气法[8];其二,针具对手法操作效果的影响。针具粗细材质不同,其手法产生的效应亦不同,这是学习针刺手法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另外,郑教授认为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有补泻之分,但其操作中怎样体现补泻?青龙摆尾在浅层和深层操作、白虎摇头左右摇针和前后摇针等,在效应上有没有区别?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去思考、探索。

[1]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3:81-83.

[2]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5.

[3]陈跃来,郑魁山,张天嵩,等.接气通经针法运用举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6):24-25.

[4]杨子雨.介绍李毓麟老师针刺“行气”手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2,1(00):41-43.

[5]盛燮荪,陈峰.飞经走气针法释义[J].中国针灸,1999,19(4):62-63.

[6]李鼎.谁为金针赋一篇?-《金针赋》的作者及其内容评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28(7):38-40.

[7]许建敏,王彩虹.“飞经走气”四法探微[J].上海针灸杂志,2008, 27(7):46-47.

[8]钟奇,张缙.通经接气针刺手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6):24-26.

Connotations of“Promoting Qi Flow A long M eridians”and Exploration of Its M anipulation Points


YU Nan-nan,CHEN

Ze-lin,GUO Yi.Tianjin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Thisarticleexplores the connotationsof“promoting qi flow alongmeridians”and itsmanipulation points to standardize itsmanipulation.What are stated in themain versions of the textbook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ompared w ith prof. Zheng Kuishan and Prof.Li Yulin’s viewpoints and combined w 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original Ode to Gold Needle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s of“Promoting qi flow along meridians”and its manipulation.“Promoting qi flow along meridians”is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ing qi and guiding qi theories in the Internal Canon ofMedicine.The performance of Green Dragon Wagging Tail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s of“wagging tail”and“like operating rudder”.The performance ofWhite Tiger Shaking Head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s of“square”,“circle”,“shake”and“vib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Green Turtle Exploring Cave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urtle’s act of entering earth,that is,“exploration”,“drilling”and“picking”.The performance of Red Phoenix Winging towards fountain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s of“stretching w ings”,“entering the m iddle again”and“flying all around”.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cooperation between needling hand and pressing hand and the influenceof needling instrumentson theeffectofmanipulation.

Acupuncture;Needlingmethod;Manipulation points;Promoting qi flow alongmeridians

R245.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4.0367

1005-0957(2014)04-0367-04

2013-08-20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EⅫ4016)

余楠楠(1989-),女,2007级7年制学生

陈泽林(1966-),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金针白虎青龙
藏医金针疗法特色探析
为何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
乡村的金针花
青龙
白虎
人与羊
唐白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