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贤辉 涂 珂
2009年7月,《新华日报》图片专版——“影像”应运而生。经过四年的精心耕耘,“影像”专版已出版逾200期,并逐步摸索形成了独特的草根风格,成为报纸的品牌专版,受到读者欢迎。自创办以来,“影像”始终围绕“草根民生”这条主线策划运作,用镜头讲述老百姓的生活,呈现最质朴的“悲喜”与“感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报纸图片专版为追求“悦读”效果,集中关注名山大川、阳春白雪。此类版面虽美轮美奂,但不接地气,与百姓生活相去较远,且缺乏时效性和信息量,很难得到读者认同。
为避免这种情况,《新华日报》根据“影像”版面定位,从源头抓起,从建立作者队伍抓起。创办之初,编辑们就四面出击,组织了一支到基层拍、在基层拍、拍基层的摄影队伍,报社技术部门为他们打造了图片发稿平台和业务交流平台,为每个人建立了专门的发稿账号,使他们坐在家里鼠标一点,就可以上传图片。四年来,这支小而精的作者队伍为“影像”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高质量稿源。以2013年1月至10月为例,“影像”版共推出47个专题,其中来自基层的民生主题30个,记者下基层拍摄20多个,特约摄影队伍拍摄10多个。
“影像”专版的主力军是《新华日报》摄影部记者。为鼓励摄影记者下基层,报社编委会专门出台政策,并将摄影记者“走转改”纳入考核,与收入挂钩。而摄影记者们也都把下基层拍专题当作一个接触基层、体验民生、锻炼业务能力的契机。
聚拢特约摄影队伍
特约摄影队伍是“影像”专版的另一生力军。他们或为地市报摄影骨干,或为酷爱新闻摄影的拍客。他们常年生活在基层,用相机与乡亲打交道,善于从身边生活里捕捉美的瞬间。特约摄影队伍为“影像”版开启了一个全新视角,让读者始终感受到,镜头始终在他们中间。依托特约摄影队伍,“影像”版专门推出了“拍客”“百姓”小板块,力求最及时、最准确地呈现市井中的芸芸众生,刊发大量原生态、生活化的摄影作品。
借力图片机构
除此之外,报社还与中新社、东方IC、CFP等国内主流图片平台建立了长期用稿合作,借助它们丰富的触角,更全面地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主题。春运期间推出的《回家》《一路有你》等图片专题都是这类合作的结晶。
聚焦民生、关注民生、报道民生是《新华日报》“影像”专版重点突出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农民、社区大妈、外来务工人员等越来越多的“小人物”成为“影像”专版的主角。一些平时鲜有关注的柴米油盐等百姓小题材透过图片专题,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大民生”下不同层面的真实生活。
2013年,沪苏浙皖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部分地区迅即出台了停止活禽市场交易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一些活禽经营者损失惨重。他们处于什么状态?他们有怎样的诉求和渴望?我们适时推出专题《为禽所困》(图1),以南京一家种苗场老板的经历为主线,披露了活禽交易暂停给家禽饲养业带来的惨痛损失,以此呼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帮他们度过难关,专题见报后,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困难群体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他们的生存状态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而这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照片往往最有温度、最有力量。“影像”版2013年上半年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困难群体的摄影专题。《爱在,梦就在》聚焦十余年来照顾脑瘫患儿的泰州市海陵区小儿脑瘫康复中心主任王洪湘,父爱如山,感人肺腑;《我的农民工兄弟》关注南京奥体中心周围从事青奥会工程建设的外来务工人员,画面震撼(图2)。
就业一直是百姓关注话题。社会就业取向日益多元化,各层面的人群都面临不同抉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遭遇、困惑、思考令人深思。“影像”版多层面、大纵深地介入就业报道,成为一个亮点。《求职公寓》里,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备尝酸甜苦辣,他们的生活场景如同邻家孩子一样,深刻、真实而亲切(图3);《欢乐店主》报道了一对小夫妻高考落榜后在淘宝开店,苦心经营换来红火的生意……
“影像”版的细节体现了我们对个体的敬重,对读者多元审美情趣的观照。
以普通人心态与感觉选图
人们喜欢的、关心的往往就是那些生活化、有思想、有人情味的图片。因此这类图片是“影像”版的“常客”。这些图片以人为“新闻眼”,突出人的表情、眼神、动作,拒绝简单记录、堆砌生活,注重自然情态的释放。而某些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因画面过于夸张、血腥,超出普通人的心理承受范围,而被“影像”版拒之门外。
弹性化版面设计
“影像”版的设计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照片决定风格、主题决定风格,没有恒定模式。编辑通过对版面的巧思善工,进一步发挥图片合力提炼报道主题,使图片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得到“增值”。版心正文字体纤细不失厚重,艺术感强,给人以亲切感,同时还能很好地衬托照片,不抢风头。此外,为舒缓图片多而带来的视觉压力,“影像”特别强调留白与适度设计,为读者阅读创造喘息与想像的愉悦空间。
注重视文字叙事
图片版要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有趣味,仅靠图片难以完成,因此,文字的补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口语、形象、个性、散文式、人情味等带有“影像”标签特质的文字契合读者的情感诉求,依托画面的视觉冲击形成共鸣。因此,每一期“影像”都注重再编排再创作:与图片作者沟通,了解图片的拍摄背景,进一步深挖图片背后的故事,在充分理解摄影者要表达的东西后,运用文字等手段对专题图片“梳妆打扮”, 以期深入图片人物的心理世界,使画面、文字、标题相得益彰。
细节凸显人性化
一张照片所表达的信息能给版面带来成功,但细节上的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这就需要编辑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注意细节。编辑一期关于脑瘫患儿的图片专题报道时,编辑发现一个问题:脑瘫患儿的面部过于清晰。图片见报后,读者会怎么看?孩子家长会怎么想?要不要打马赛克?一连串的问号拷问的不仅是编辑的处理方式,更是党报的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
咨询熟悉法律的同事,可不打马赛克,在法律上没什么问题。几个编辑经过认真讨论、斟酌,最后决定还是在孩子面部打上马赛克,虽然,这样做使人物表情、画面感染力、版面整体效果都大打折扣,但欣慰的是,处理手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照片见报后,不少读者发来电子邮件,对本报的这一处理举动给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