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玥,章扬安
中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身体健康方面的保证,是保证终身体育实施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搞好中小学体育教学,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是施行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2011年中小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进行了体育教学,那么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效果是否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体育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新课标”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和要求,改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为课程建设部门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研究对象为苏州工业园区10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其实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中1所,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新课标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政策文件;通过期刊、网络等途径检索有关体育课堂教学满意度方面的论文等文献资料近百篇。
1.2.2 访问调查法
为了解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期间对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内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同时走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获取了大量的资料与素材,保证了本论文论证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1.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采用 Likert 五级量表,都为正向题。问卷分别从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师生互动、教学效果6个方面共40个项目进行调查,每一个项目都是采用Likert 5点评分方式,包括满意、较为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赋值均为100、80、60、40和20分。基于此,发放学生问卷1500份,一共收回1489份,其中有效问卷1481份,有效率98.7%;发放教师问卷60份,有效57份,有效率95%,同时用特尔斐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得分为4.512,说明效度情况良好;用内部一致性进行了问卷的效度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81,说明在信度方面效果非常理想,可以进行研究。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体育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1]。
学习满意度是一种对学习活动的感觉或态度,它直接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达到满足的程度。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以用来解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和参与学习的结果。
Landy (1989)认为“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并且它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2]。
本文中满意度的得分计算方式:得分=“满意”×100+“比较满意”×80+“一般”×60+“不太满意”×40+“不满意”×20。
2.1.1 教学内容满意度得分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85.38分)还是教师(85.36分)对教学内容方面是满意的。在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将A5(86.22分)、A6(85.62分)、A2(85.60分)排在满意度的前三名;教师则将A6(88.38分)、A2(86.16)、A1(85.68分)排在前三位。
表1 教学内容满意度得分统计表(N学=1481; N师=57)(单位:分)Table Ⅰ Statistics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Student N=1481 ; Teacher N=57)
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文献调查,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够;教学内容在开放性和现代特征方面也不够;教师较难发挥创造性;内容一直存在“繁、难、偏、旧”的问题。
从表1可以看出,与之前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新课改后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能紧跟课改的脚步,教学内容不再单调乏味,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教材内容连贯,层层递进,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认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
2.1.2 组织形式满意度得分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生(86.93分)和教师(87.83分)对组织形式方面是满意的。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将B4(88.06)、B2(87.90)、B5(87.22)排在满意度的前三名;教师则将B7(92.18)、B4(90.76)、B2(88.88)排在前三位。
表2 组织形式满意度得分统计表(N学=1481; N师=57)(单位:分)Table Ⅱ Statistics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Student N=1481 ; Teacher N=57)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行政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其有利于实施步调一致的教学进度计划;另一种是在性别分组的前提下按自然小组开展教学活动。从组织形式来看,后者虽然优于前者但任然没有离开片面强调服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形式简单、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程教学在组织形式方面颇显单调,也忽视了个体学生在体能上的参差不齐,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另一些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使学校体育教学从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向“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发展观念转变。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呈现友伴分组、性别分组、兴趣分组、体质分组、目标分组等百花齐放的现象,虽然管理难度比传统的组织形式要大,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难度相对比较大的练习项目上因“保护与帮助到位”也可以让学生放心练习;“合理安排场地器材”、“合理安排练习量和强度”能使学生不至于练习密度过大而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或过小没有达到教学要求。
2.1.3 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86.10分)和教师(88.50分)均对教学方法感到满意。在7个项目中,学生将C3(88.32分)排在第一位,C6(86.62分)排第二位,C2(86.26分)排在第三名;教师将C1(90.86分)排在第一名,C3(89.38分)和C4(89.36分)分别排在二三名。
表3 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统计表(NN学=1448811 ; N师=57)(单位:分)TTaabbllee Ⅲ SSttaattiissttiiccss ooff tthhee SSaattiissffaaccttiioonn DDeeggrreeee ooff tthhee TTeeaacchhiinngg MMeetthhooddss ((SSttuuddeenntt NN==11448811;; TTeeaacchheerr NN==5577))
在“旧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方法中,一直强调教师的权威,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运动技术能力的传授放在首位,让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模仿,根本不考虑运动认知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公同活动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有正确的示范、生动的讲解给予学生引导,更因为有了互动能及时的纠正练习中的错误,为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形成减少障碍;通过课改,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体育知识。
2.1.4 教学态度满意度得分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88.66分)和教师(88.38分)对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较高。在教学态度中,D1(89.08分)在学生中排在第一名,D6(89.04分)和D3(88.98分)分列二、三名,在教师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D3(92.50分)、D2(90.80分)、D4和D5(均为88.90分)。
表4 教学态度满意度得分统计表(NN学=1448811 ; N师=57)(单位:分)TTaabbllee Ⅳ SSttaattiissttiiccss ooff tthhee SSaattiissffaaccttiioonn DDeeggrreeee ooff tthhee TTeeaacchhiinngg AAttttiittuuddeess ((SSttuuddeenntt NN==11448811;; TTeeaacchheerr NN==5577))
施行“旧课标”时,体育教师多采用“放羊式”教学,消极上课,责任心不强,教学热情不高,得过且过,体育教师工作的敬业精神总体水平偏低[3]。从表4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与“旧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态度相比,苏州工业园区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非常积极,不仅爱岗敬业按时上下课,而且讲课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有耐心责任心能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积极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1.5 师生互动满意度得分情况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86.86分)和教师(88.39分)对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较高。在教学态度中,E2(88.36分)在学生中排在第一名,E1(88.30)排在第二名,E4(87.34分)排在第三名,在教师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E5(92.06分)、E1(88.66分)、E4和E6(均为87.20分)。
通过表5发现,新课标后师生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课堂师生互动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后,体育教师不再以“唯我独尊”的观念自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之间能充分沟通,教师能听取学生意见并改进教学方法,生生之间也能更好地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运动技能。
表5 师生互动满意度得分统计表(N学=1481;N师=57)(单位:分)Table Ⅴ Statistics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 N=1481 ; Teacher N=57)
2.1.6 教学效果满意度得分情况
依据表6可知,学生(87.46分)和教师(86.87)对教学效果都比较满意。学生满意度的排列是:F6(88.46分)排在第一位,F2(88.18分)排在第二位,排第三的是F1和F3(均为87.30分);教师是F5(88.98分)排在第一位,F2(87.46分)排在第二位,F1(87.08分)排在第三位。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的体育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有的体育教师上课直接“放羊”,有的上课古板严肃,没有创意。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又不愿意上体育课,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低差或一般。在“新课标”背景下,因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方法开始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所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也能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在兴趣、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改观,为教学效果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6 教学效果满意度得分统计表(N学=1481; N师=57)(单位:分)Table Ⅵ Statistics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eaching Effects (Student N=1481 ; Teacher N=57)
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和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各项满意度指标的均值都在85分以上,可以说对教学是满意的。其中,学生排在满意度前三的是:教学态度(88.66分)、教学效果(87.46分)、组织形式(86.93分);体育教学则将教学方法(88.50分)、师生互动(88.39分)、教学态度(88.38分)依次排在前三位。虽然学生和教师对满意度各项指标评价高低不同,但是从表1~6并结合图1可以看出,学生排在满意度前三项的有很多和教师的排名相似且多数项目分值相差不多。
图1 学生和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各项满意度指标Figure 1 Satisfaction Indexes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war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可见,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过程当中,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观已经从“难、烦、偏、旧”的现状,转变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并越来越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的成长。
3.1.1 新课改后,苏州工业园区学校的学生和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各项指标皆为满意。说明课改后中小学生是喜爱参加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对体育课的兴趣较浓。
3.1.2 学生对体育课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和组织形式的满意度较高,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满意度相对偏低。说明教师在体育课上有较强的责任心,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进行的改革,能够与时俱进将新颖独特的练习方式更多地融进体育教学内容中来,教学效果的满意说明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3.1.3 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师生互动方面的满意度较高,但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评定相对偏低。说明新课改后体育教师能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端着自己的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3.2.1 体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为目标
调查表明,和课改前相比,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乐于参与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学生运动参与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学生能够简略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初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2.2 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的需要
面对新时代的中小学生,许多体育教师虽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但是仍有不少教师把竞技运动训练的模式搬到体育课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因素,这势必会出现问题。教学方式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2.3 教学效果的评定方式应灵活多样
研究表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相对其他较低,通过对师生的走访了解到,目前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只注重达标,不注重技术评定,不注重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取得进步。鉴于此,体育教师在新课改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改为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
[1]http://baike.baidu.com/view/1485362.htm?fr=aladdin
[2]谭沃杰,许柳,张留洋.“新课标”背景下深圳市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1):99-103.
[3]陆玉林.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