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摘 要:《孟子》中儒家哲学概念具有模糊性,因此,翻译《孟子》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书中的儒学术语。孟子常论及“仁”、“义”、“利”、“孝”、“善”等观念,这些孟子思想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在英语之中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词语。要想准确理解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所蕴含的思想,首先要明白其中的字义、词义。
关键词: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孟子》;“仁”;“义”
阿瑟·韦利(Arthur Waley)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汉学家,毕生翻译、研究多部中国古代经典。其《孟子》英译本选译了《孟子》部分内容,并重新命名。韦利在书中讨论了孟子的核心思想,如“仁”、“善”、“义利观”等。该书一共再版四次,文字简练,通俗易懂,论述质朴,深受普通读者欢迎。本文将研究分析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涉及的字、词义问题。
第一,“仁”。“仁”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仁政”。“仁”在《孟子》一书中多次出现,不同的翻译家对“仁”字的理解和译法也各不相同。韦利把“仁”译为“goodness”,“goodness”意为“善良”、“美德”、“精华”。在《孟子》中,“仁”具有多个涵义。除了指“仁爱”之外,还可指敬、诚、忠、恕、孝、爱、温、良、恭、俭、让等道德。“仁”的涵义颇为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下一般会表达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的“goodness”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在内涵上并不一致。如果取“goodness”的“善良”之意,“仁”有时可指善良,但并不只有这一个含义,这就会减古书之意义;如果取“goodness”的“美德”之意,“仁”是一种美德,但美德不一定是仁,这就会增古书之意义。理雅各一般将“仁”译为“virtue”,“virtue”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从西方自古以来的传统解释看,virtue指的是人的一切品格因素。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它与汉语中的‘品德一词的内涵是相当的。从逻辑上说,‘品德与‘仁有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仁是‘品德,但‘品德却不是‘仁。”①由此可见,“virtue”也不能准确表达“仁”的内涵。赖发洛把“仁”译为“love”,虽然这可以对应“仁者爱人”之义,但是却不能包含“仁”的其他涵义。大卫·亨顿译为“humanity”,“humanity”意为“人性”、“仁道”、“慈爱”。刘殿爵和赵甄陶译为“benevolence”,“benevolence”意为“善意”、“慈悲”、“善行”。无论是“humanity”还是“benevolence”,都不能如实表达“仁”的内涵。
第二,“义”。同样,对“义”的翻译也出现了上述问题。“义”的最基本含义是做适宜的事情,所谓“义者,宜也”。而根据语境的不同,“适宜”又有不同的含义。孟子认为符合“义”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三个: 符合正确的规律、道理,符合礼仪、礼节,符合道德、仁义。韦利和赖发洛都将“义”译为“right”,意为“权利”、“道理”、“恰当的”、“合理的”。在我看来,这与《孟子》中“义”的含义颇有出入。 虽然,“right”包含“恰当的”、“合理的”之意可以对应在道德意义上的“义”,但却不能体现在规律和礼仪意义上的“义”。而且,“right”在西方世界通常指法律赋予人的做某事或对某事物的权利。而孟子说的“义”是人内心的价值判断的准则,与此不同。因此,把“义”译为“right”减少了其涵义的丰富性。赵甄陶把“义”译为“righteousness”,意为“正当”、“正义”、“正直”。“righteousness”也只是体现了“义”对道德的强调。而且,在英语中它还有“一本正经”的意思,这容易让读者联系到虚伪做作,不真诚。
第三,“折枝”。中国古代经典的语义大多较为复杂,词义并不单一,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含义,还有间接的含义;有表面的含义,还有内在的含义;有字面上的含义,还有情感上的含义。译者需要根据作者的思想学说体系、具体的语境和,对字词的不同意义进行选择。如果撇开孟子的思想学说及时代背景机械翻译,就会误译原文之意。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据焦循《孟子正义》记载,“折枝”古来有三种含义: 其一,赵歧注曰: “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即按摩关节; 其二,《音义》引陆善经云: “折草树枝”; 其三,《文献通考》载陆筠解为“罄折腰肢”,盖犹今拜揖也。我们应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哪种解释更适合。在这里,孟子是要告诉齐宣王不肯做和不能做的事的区别。“为长者折枝”不是不能做的事,而是不肯做的事。显然,“折枝”是一件容易做的事。依我看来,结合孟子的思想学说和《孟子》一书的语言风格对此进行分析之后,取“折草树枝”之意最佳。首先,按摩关节并不是人人都会做的容易的事。如果为别人按摩,目的应该是让人身体舒适。然而,为人按摩肢体绝非轻易之事。按摩者应当略通医理和推拿按摩之术,掌握起码的按摩手法。 否则, 仅凭心力贸然给人按摩,不仅不会让人舒适,还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折枝”在这里不可取“按摩关节”之意。其次,结合孟子的思想学说来看,不难发现,孟子非常重视“礼”。在今天看来,弯腰作揖是非常容易的事,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却并非如此。在等级社会中,礼作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在“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的社会中, 孟子没有理由以此作比, 劝导齐宣王向所有的被统治者作揖。因此,在这里“折枝”不能取“弯腰作揖”之意。最后,《孟子》一书的语言风格简单易懂、朴素自然、深入浅出。这里的“折枝”并非“枝”通“肢”,其意义就是“折草树枝”。韦利把“折枝”译为“crack his joints”,取“按摩关节”之意。赵甄陶将其译为“break a twig”,取“折草树枝”之意,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
第四,“善”。韦利将“善”译为“better feelings”或“good feelings”或“goodness”;把“人性本善”译为“the better feelings are the natural birthright of everyone”,意思是人天生就具有善心。赵甄陶将“性善”翻译为“men are born good”,意为人性本善。理雅各将“性善”翻译为“the nature of man is good”,意为人性是善的。赖发洛和刘殿爵将“性善”直译为“the goodness of our / human nature”,意为人性的善良。从字面意义山看,这几个译本都是说“人性本善”。但是,准确地说,理雅各认为“人性向善”。早在1861年,理雅各就明确指出,孟子主张人性向善与信仰基督教的人必须弃恶从善的思想是相通的。性本善和性向善哪个更符合孟子的人性论的内涵呢?我们可以从《孟子》一书中得出结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可见,孟子所谓的“性善”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是内在的、是不需要通过思考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因而,将“性善”理解为人性本善更准确,而不是理雅各认为的“人性向善”。
走出典籍外译的误区,更加客观、准确地对待原著、追求原样理解,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翻译《孟子》等中国经典时,应弄清字、词、句的含义。第一,译者应通过正确的方法考证其含义,避免望文生义。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上的意义,而忽视其引申的涵义。第二,译者要把字、词、句放在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去考究。第三,译者应尽最大可能避免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现成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简单比附。最后,译者要重视对原始文献的阅读,不要过分相信注释。(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理雅各(James Legge).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M].香港,1861.
[2] 赖发洛(Lyall).孟子(Mencius)[M].伦敦朗曼斯·格林公司,1932.
[3] 陈惠.阿瑟·韦利翻译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4] 李冰梅.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注解:
① 赵甄陶、张文庭、周定之英译,杨伯峻今译:《大中华文库·孟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