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探析

2014-05-30 16:48李洁璐
2014年47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

李洁璐

摘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少数民族的振兴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现代化建设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所以,实现民族团结,从根本上讲要靠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的比东部地区缓慢。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于全国经济来看,其发展规模还很小,发展速度还是很慢,发展总体还是很落后的。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在我国少数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大多都是恶劣的,灾害不断。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地区土质恶劣等等。这些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些地区不会像其他地区一样大面积的生产,即使投入大量的资金也不会有较高的生产率。

(二)历史原因。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上个世纪的40年代末,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文化水平相当不发达,有些地方仍然处在奴隶制时代甚至原始社会的末期。这种经济的落后,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事业的落后,如人才的不足、科学水平的落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的落后,导致整个地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而且受封建思想影响,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上,尤其是在道德、伦理、贫富、对佛教等的尊崇方面。因此,他们很难接受新事物,甚至会带有排斥的情绪抵抗这些新事物。

(三)基礎设施原因。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以西南地区为例,西南地区处于中国地势的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其中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山且地面崎岖不平,而且多山间小盆地;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面积广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四川盆地大多丘陵低山。这样的地势特点,限制了其交通的发展,这里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搞好了,生产所需原料才能低成本购入,产出也能按时输出,这样才能带动整个沿线地区的产业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地方经济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工业以初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而这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正在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

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认真贯彻支持政策措施。针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实际需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多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本着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资金倾斜、培育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例如,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文件。有了支持政策措施,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是要真正把支持政策措施及时、配套、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这样才能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不断创新,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民族地区的改革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吸收外地的好经验,但不能简单地套用;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快慢得当,慎重稳进。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大胆创新,有的方面甚至走在全国前面,只要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改革,就应当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创新创牌,以高端装备和先进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速增效,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突出资金扶持,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大力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出成果;突出载体建设,集聚高层人才创新创业。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加快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一批高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等产业基地,切实执行资源税收共享和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带动当地经济加快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项目审批核准、投资、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应实行差别化政策给予特殊鼓励和支持。

四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加大建设投资力度。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保障作用的铁路、公路、机场、能源、水利、供电、供水等大型项目,力争早见成效。努力帮助民族地区引进国外资金、设备、技术,提供必要的优惠和便利。

民族地区要加强同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结交新伙伴,开拓新市场。要把扩大陆地边境的对外开放,作为我们整个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要选择一些连接国际国内交通干线、条件较好的边境城镇,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双边、多边或转口贸易,具备条件的,还应积极发展出口加工。国家有关部门要在扩大开放,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管理,注意克服消极因素,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睦邻友好,保持边境地区的稳定。(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多文志.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谐社会圭义民族关系[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1)

[2]叶介甫.发展是民族团结的主旋律[J].传承,2012(8)

[3]左振寰等.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述[J].满族研究,2010(3)

[4]陈杰.四川藏区特色经济发展途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2)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论良法之治及对我国现代化的启示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